高等职业院校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中的定位与作用

来源 :陕西教育·高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p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被称为“阳光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在各地、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明显成效,提高了农民就业技能,加快了农民转移就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地方劳务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发展乡镇企业,壮大县域经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
  “三农”问题长期以来困扰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始终影响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最直接的表象是农民的收入问题,实质是农民的就业问题,根源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因此,解决“三农”问题关键在于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对于我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等职业学校培训的不足
  
  一直以来,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主要承担力量是职业学校、成人学校、广播电视学校等中等职业学校。这些学校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中曾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一是开设多种职业技能培训课程;二是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提高动手操作能力。让学员一边学理论知识,一边到基地实习操作,既激发了学员的学习热情,又提高了学员动手操作能力和就业能力,同时也为学员疏通了就业渠道;三是整合教育资源,提高职业培训质量。许多中等职业学校能满足学员对初中、高中毕业文凭或职业学校的中专文凭的进一步要求。
  但与高等职业学院相比,中等职业学校在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中由于体制和其自身的缺陷,尚存在一些不足。
  一是缺乏长效体系。国家教育资源投入有限,不能同时兼顾学历教育与短期培训。国家虽提倡职业学校、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农民培训工作,由于教育部门对中等职业学校开展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没有稳定的经费投入,各级财政对教育部门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也没有专项经费投入,中等职业学校没有固定经费来源渠道,因此,许多中等职业学校没有设置专职教师承担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学校仍只得以学历教育为主。
  二是缺乏和相应的工作平台。我国现行的二元经济体制严重影响了农民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在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下,城市居民所享受的社会福利农民不能享受,城市居民能享有的国家财政补贴农民不能享有,一些制度设计不仅限制了农民接受劳动力转移培训,更为实施歧视性政策提供了依据。
  三是合格率偏低,培训质量有待提高。目前,我国高级技工、技师缺口很大,高级技工、技师只占技术工人总量的3.5%左右。但大部分中等职业学校只能承担一些层次较低的引导性、初级技能类的培训或以引导性培训和初步技能性培训为主,而且缺乏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影响了农村劳动力就业竞争力和他们的稳定转移。
  四是师资队伍建设相对滞后,师资整体素质偏低。中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师学历达标率不高,师生比例失调直接影响培训质量的提高。教师专业知识比较单一,知识老化问题突出,又缺少专业性的进修。
  五是课改科研滞后。各技校、农村职校课程改革意识薄弱,课程设置缺乏灵敏性,信息闭塞,难以做到有的放矢、定向培训、适销对路。
  六是文凭限制。中等职业学校的职高或中专文凭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对技术人才的知识要求,一些较大规模的企业明显设置了大专的门槛要求。
  
  高等职业院校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中的定位
  
  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特别是新型工业化进程加速推进,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针对中等职业学校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中的不足,高等职业院校在某些方面具有优势,能在一定程度上作出弥补。
  首先,高等职业院校将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培训定位为中、高级技能性培训以及转移后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两方面的培训内容。一方面是引导性培训。引导性培训主要是开展基本权益保护、法律知识、城市生活常识、寻找就业岗位等方面知识的培训,目的在于提高劳动力遵守法律法规和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树立新的就业观念。这方面的培训可以放手由中等职业学校完成;另一方面是职业技能培训。其中家政服务、餐饮、酒店等职业技能培训对知识的要求低,中等职业学校已经驾轻就熟。当前高等职业学院的培训重点是营养保健、化工制药、建筑、制造、数控、模具、西餐、外语、外贸、涉外联合办学等行业。这些行业由于对师生都具备较高的知识要求和熟练的操作技能要求,容易秃显职业院校的培训优势。
  其次,高等职业院校将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培训定位为智力培训与学历培训。调查研究发现,虽然总体上我国青壮年劳动力仍存在过剩的现象,但越来越多的地区农村智力型青壮年剩余劳动力的存量正在被吸纳殆尽。农村劳动力的供求关系正在从长期以来的“供过于求”逐步转向“既过剩,又不足”。从总量上看,农村劳动力仍然是过剩的;从结构上看,智力型熟手劳动力已经出现全面供不应求的现象(韩俊2007:1)。如何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由体力型向智力型熟手转变,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政策课题。在这个历史机遇中,高等职业院校当大有作为。传统上,职业院校利用自己“学习+实训”的培训优势,注重让学生既学到知识又获得技能,培养的学生知识够用、技能够熟,能顶岗操作,既非眼高手低,又非莽汉武夫。另一方面,高等职业院校当力图突破限制,实行灵活的招生与学制模式,尝试一定起点(如高、初中毕业)的夜校或暑期班的学分与学历挂钩,在一定期限内农村劳动力修够规定的学分,完成规定的实训实操,成绩合格,准予其获得相关专业的大专学历,满足其对学历的要求,从而真正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智力支持。
其他文献
简述胜利油田抽油机变速箱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介绍其高压清洗真空抽吸装置的构成和工作原理;应用高压清洗真空抽吸装置后,从根本上解决了多年来抽油机变速箱提前报废、齿轮
文章通过对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和对社区科普教育活动的分析,探究社区科普教育对培养公民科学素质的意义和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社区科普教育发展的建议和策略,希望能对广
提出油田开发系统设备管理中影响设备安全高效运行的几个问题,讨论了采取灵活的维修保养制度、实行设备综合管理、杜绝设计能力过剩、突出精细管理、确定合理的运行工况及使
掌握学习,强调学习的个体主观能动性,更适用于成人学员的有效学习。基于此,在阐明掌握学习的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分析了成人的学习能力及实施掌握学习的可行性,并提出了成人掌握学习
就320kW中频电源加热时透热深度不够,功率器件因过热或打火损坏,两只串联的高频晶闸管及其对应的逆变脉冲变压器和阻容吸收电路经常损坏,KA管均压电路和过电流、过电压故障指
推进新型城镇化是辽宁省年初确定的六个新经济增长点之一,本文从辽宁省城镇化发展进程、实现城镇化建设目标、推进宜居乡村建设、促进产城融合四个立足点出发,深入分析“十三五
提高成人院校远程开放教育的质量,实现网络教育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尤其是合理、充分、有效的优化整合网络教育资源,是形成我国远程网络特色教育优势的重要手段和方法。文章通过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