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正兴滥觞(一)

来源 :食品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k9465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烧圈子是同治老正兴最早推出来的
民国初年荒芜的紫禁城

  1862年,31岁的咸丰皇帝驾崩,他那只有六七岁的儿子不得不坐上了龙椅,是为同治元年。而实际上掌握国家政治命脉的,是垂帘听政的两宫皇太后。
  幸运的是,这个啥也不懂的小屁孩,却偏偏遇上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在国内处于“太平天国”与“义和团”两次重大社会动荡之间,在国际处于英法联军与八国联军两次入侵之间,这都是那个年代极为难得的大风暴中间的缓冲期。
  而更为幸运的是,傻人有傻福的同治皇帝居然同时拥有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李鸿章、彭玉麟等一大批辅佐他的重量级名臣。暮气沉沉的大清王朝,就这样迎来了回光返照式的“同治中兴”,而随后的洋务运动、实业救国给当时一潭死水的中国带来了勃勃生机。
  而这个中国历史上难得的机遇天窗,恰好把它最灿烂的那一缕阳光照在了开埠还不满20年的上海滩上(1843年上海开埠)。
  同治登基这一年,闯荡上海滩的宁波人祝正本和蔡仁兴正是风华正茂的时候。在当时,闯荡上海滩如同改革开放之初的出国留学一样,是一件让年轻人热血沸腾的事。
  祝正本和蔡仁兴原本就是结拜兄弟。初到上海滩的他们当然也会迷惘,那会儿可没有什么人才招聘会之类的机遇,于是他们合伙开了个杂货摊。
  但充满梦想也充满激情的他们很快就发现,摆个饭摊生意会更好,因为像他们一样来上海闯荡的“乡下人”实在是太多了,这些满世界乱闯的外地人不管在上海找到了什么样的营生,第一件大事,就是要填饱肚皮。
  来上海时,他们当然是带着一点本钱的,但这点本钱显然也是他们最后的血本。而拥有梦想与实现梦想之间是有一段距离的,这中间当然需要决策者的胆识、魄力和勇气,也需要机遇、缘份和巧合。
  无巧不成书的是,他们恰好遇上了一个同样来上海滩闯荡的无锡厨师,而离他们的杂货铺不远的弄堂里恰好也正有一家铺面寻找新租户。于是,一场后来震动上海滩乃至整个中国美食界的大戏拉开了帷幕。
  开饭馆当然需要一个字号,这个不难,哥俩好的祝正本和蔡仁兴各取了他们名字中的一个字合为“正兴馆”,而饭馆经营的菜肴当然要听那位无锡大厨的,这就奠定了他们最早的风格特色——锡帮菜。
  祝正本和蔡仁兴那会儿的经营思路很简单,那就是“货真价实,选料精细”,他们相信前辈生意人千古不变的训导,那就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实实在在地做好一个饭馆本来该做的事——把菜肴做得更好。
  那会儿上海滩生意最好的,要数“人和馆”和“泰和馆”这样的本地风味菜馆,他们的成功诀窍也很简单:本地口味、价廉物美。这一点“正兴馆”不用学就会,因为最好卖的菜无非就是当时最流行的“肠汤线粉”、“咸肉豆腐”、“炒鱼粉皮”、“炒肉百叶”(炒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红烧肉),但如果只有这些菜式,新面孔“正兴馆”显然并不占优。他们必须要拿出属于自己的特色菜肴来,而且同样必须要“价廉物美”,这样才能在市场上站稳脚跟。
  相对于当时的上海风味来说,无锡菜显然更甜了一些,但好在锡帮菜有“太湖船菜”的精细底子,相对于当时还很“土”的本帮乡下风味来说,“正兴馆”握有一张好牌,但好牌也要看怎么打。
  无锡菜的一大特色是河湖鲜,但梁溪脆鳝、脆皮银鱼、红烧甲鱼这样的菜式不是很好卖,而红烧肚档、青鱼划水(尾巴)、奶汤鲫鱼这样更为亲民实惠的菜式显然更受欢迎,只是需要更为雅致、清淡一些才好。
  于是,“正兴馆”的创始人们不得不对传统的无锡风味进行取舍和改良。梁溪脆鳝这样的菜式还是保留,但要减少黄鳝的采购量;甲鱼太贵、银鱼难以保鲜,客人不订不做。而红烧菜青鱼肚档和划水这样的菜式,需要减些甜头,卤汁也要更为红亮和稀薄,这样才能更“上得了台面”。至于奶汤鲫鱼得换个卖相,蛤蜊鲫鱼汤在食客们看来,更为实惠和鲜美。在这个自我完善的过程中,“正兴馆”也推出了“红烧圈子”这样的一些响当当的创新看家菜……
  不知不觉中,起步之初的“正兴馆”做了这样几件事:
  其一,就是主动自觉地向上海口味靠拢。事实上,当时模糊中的所谓“上海口味”也正是糅合了徽、锡、苏、扬、甬等相似的江南风味后的一种“中庸”的产物。换言之,“上海口味”的味道个性必须更有普适性,因为只有更为“广谱”和兼容,才能占有更大的市场!
  其二,“正兴馆”的菜肴风格也为当时的本帮菜馆乃至后来的整套本帮菜系指出了新的发展方向,那就是后来的“浓油赤酱而不失其味,扒烂脱骨而不失其形”。因为新老上海人都已经开始走向富足和安定,这些舌头越来越“刁蛮”的顾客们需要一种既脱胎于家常实惠菜又比普通的家常实惠菜更为精致的一种新风格。
红烧划水

  “正兴馆”很快迎来了他们的春天,这种既扎根于市井,又带有太湖水草气息的菜肴让当时的上海食客们觉得很新颖时尚。同样花二三角钱,他们可以吃得更有面子,而如果他们需要请客,这种风味也更加可以让他们在朋友面前“扎台型”(有面子)。
  祝正本和蔡仁兴当然会忙得不亦乐乎,他们一个忙着每天去菜市场挑选最新鲜的食材,而另一个则忙着招呼客人、收银记账。生意做大了,人手明显就不够了,他们自然会招来许多新的学徒来帮手。
  这样的幸福日子持续了近40年,直到祝正本和蔡仁兴二位掌柜开始步入老年。也许是他们太幸福了,他们没有察觉到租界已经越来越成气候,没有察觉到花园里弄一点点变成南京路对他们意味着什么,也没有想到他们的学徒帮手中,也会有许多像他们当年一样的年轻人,也像他们当年一样在等待着新的机遇。
  总之,他们没有想到,如日中天的“正兴馆”会被人从背后捅上一刀;更没有想到,再过若干年上海滩上号为“老正兴”的菜馆会多达120家。当然,他们也不可能会想到这种充满了冷酷和无情的老正兴之争,会催生出一个全新的本帮菜系来。
  这就是上海滩!
其他文献
一直觉得江南的秋季是最惬意的季节,刚刚还是炎炎夏日,两场台风过后,就是再也热不起来的秋天了。但是夏也没有那么快就褪去,江南的秋天是凉爽中带着温热的,不像北方,一入秋就开始落叶,再没几天就是凛冽的冬天。  这点气候上的不同,在吃食上也有体现。北方入秋没多久,就可以开始储存大白菜、芥菜,做各种腌菜,而江南,我们统称腌菜为“冬腌菜”,顾名思义,就是冬天才腌制的。秋天,我们还不忙着腌菜,最爱腌制各种当季海
郁达夫说:“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的确,经历了酷暑炎夏,曾经苦夏的胃口在清凉高爽的空气里渐渐地绽放,显露出最佳姿态迎接秋的馈赠。秋季,物产丰富,是收获的时节,正所谓“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没有的Golden Days”。秋日里,若是做客赴宴,一道道秋日美食下肚,便真是从舌尖到“五脏殿”的熨帖享受了。  入秋以后,田螺愈发肥美,正是佐餐食用的最佳季节。清人竹枝词曰:“拜罢嫦娥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中唐诗人徐凝有诗句“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虽然很想一睹扬州二十四桥明月夜的美景,然而天不遂人愿,连日的瓢泼大雨,明月是看不到了,但扬州的美食却不可再错过。在众多的淮扬美食中,不可或缺的便是扬州的盐水鹅,俗称“老鹅”。  虽说老鹅四季都有,然而秋季里的鹅最是滋养,因鹅肉具有养胃、止渴、补气等功效,还能解五脏之热,故可以解秋燥之邪。淮扬菜有着2 000多年的历史,而扬州老鹅是淮扬菜里一道不
水果入菜,在江南一带并不多见,最出名的恐怕就是一款菠萝咕咾肉了,那甜甜酸酸的菠萝、外脆里嫩的咕咾肉,相配之后口感上佳,好受欢迎。  而在香港就不同了,水果入菜是平常事,样式太多,见怪不怪。柠檬、甜橙、菠萝、芒果、荔枝、龙眼、木瓜、香蕉、草莓、苹果、黄桃、洋桃、奇异果、山竹、石榴,甚至榴莲、蓝莓、无花果、西瓜也都能入菜。似乎只要厨师愿意,在他们的巧思和妙手之下,各种水果都可以变出新鲜的菜式来,并且色
不同于鸡肉性热,鸭肉性偏凉,可滋阴清热、健脾益胃、利水消肿。11月正是鸭子肥美的季节,草鸭们在野地里、河滩边自由嬉戏,吃饱喝足,活跃了整整一个夏季加初秋,也该收心为人民服务了。  过去只有草鸭,南京鸭出名地好吃,据说大多产于安徽芜湖,出生个把月便由鸭贩子带着,由牧鸭犬赶着,一站站地往南京赶。这一路上小鸭子马拉松般地跑,吃河塘里的泥鳅、虾子,洗澡、打盹儿,紧赶慢跑长大,于是肉变得鲜活。这种鸭的长征现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行走茶路15年,编著并出版《绿茶地图》一书。现为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会员、中国(上海)陶瓷艺术家协会副秘书长、世界茶联合会、日本绿茶协会法人会员、上海交通电台访谈类特邀嘉宾。  克里斯(Chris)是我14年前在做茶文化推广时认识的英国老师,为英国做了大半辈子的茶叶拼配研究。10年前认识时他已经66岁,与我算是忘年交。如小伙般壮实的老爷子腰板笔挺,一周还坚持去赛一次马。我问他保持年轻的秘诀,他说了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