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治疗肝炎如何突出中医特色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yu1989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前医者治疗肝炎不十分重视中医传统的辨证之法,运用中西药物,只注意退黄降酶作用。以实有舍本之误。观肝炎患者,临床诸症纷杂,实难以简易方法统治之。因此在肝炎治疗中,如何突出中医特色,仍不失为一较为重要的课题,现从以下诸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 肝炎;中医
  1 治病求本与整体观念
  治病求本与整体观念,是中医观察疾病并抓住其中主要矛盾来论治疾病之有效方法。二者并不矛盾,治疗肝炎固然以肝为本,然临床上不能以肝功能检查来完全取代四诊八纲,当从患者整体之虚实,邪正之盛衰,脏腑间相互依存生克关系来观察病况。经云“五脏六腑皆念人咳,非独肺也”,肝炎亦然。病肝者,非肝一脏受之,有表里同病,如肝胆湿热;有子病犯母,如水不涵木。有但见脾证,如温困脾土。有脏气不通;有膀胱湿热。因此如单纯从肝论治,必有所误。比如急性黄疸型肝炎,有以肝胆湿热主论,有以湿浊困脾主治。有兼表邪外袭。亦有腑气壅滞。故临床上亦有偏于泻肝,偏于燥湿,偏于解表,偏于通腑气之别。如龙胆泻肝汤、茵陈平胃散、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味茵陈蒿汤等方,分别论治。再如慢性肝炎,可无明显症状,亦可诸症丛起。在临床上有部分病人因体检而发现肝功能异常,而自觉似无不适,此时医者往往因无症可辨而聚用降酶药物。如联苯双酯之属,以求速效。结果适得其反。其实对于无症患者,亦须在无症中辨本,本在何处?本在体虚,经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所以带肝炎病毒有不发病者,乃因不病者不虚,病者虚。故其本非为病毒,实为体虚。治疗之法,当在补虚。李士材云:“治虚邪者,当先顾正气,正气存则不致于害……世未有正气复而邪不退者,亦未有正气竭而命不倾者”。顾正补虚之药甚多:补气有党参、山药、黄芪;补血有熟地、当归、鸡血藤;补阳有淫羊合、菟丝子、紫河车;滋阴药:沙参、麦冬、山茱萸等。以此调节整体。疗效虽无降酶药品之迅速,然一旦治愈,复发率远比前者低。至于慢性肝炎症状复杂者,更须细察整体,以求其本。决不可胁痛治胁,腹胀治胀,但疗其标,不图治本。此类患者应细细辨之,有血瘀、气滞、痰阻、湿困、气虚、血虚、肝强脾弱、火逆水亏等之分。是以治疗亦须以此立论。予以活血、疏肝、化痰、利湿、补气、养血、柔肝、健脾、清火、溢阳等之法。或专治,或兼治,切勿急于求成。用所谓降酶退浊之“灵药”,图一时之快留下后患。笔者治肝时年,若言治疗慢性肝炎之心得,唯“顺其自然,以柔制刚,勿急勿燥”十二字。至于肝硬化失代偿病人切勿见肝之病,但治其肝,见水为患,唯利其水,当以整体辨之,以察其本。本在何处?曰肝曰脾,曰血曰湿。在肝者多为血瘀气结,在脾者却是脾虚湿生。脾为后天之本,若脾胃衰弱,则何以为生?水湿虽可暂去,可惜接踵又至。故肝硬化之治,宜柔肝、利水、疏肝、活血之外,必兼健脾厚土,以补后天,参苓白术散合五苓、五皮为健脾利水正治之法。
  2 辨证论治与分型论治
  分型治疗为辨证论治之简法,是以治疗之纪家著述多为分型治疗,如归纳为湿热互结、脾为湿困、肝郁气滞、血瘀痰结等型。是以治疗上亦相应配以清热利湿,健脾燥湿,疏肝理气,活血破瘀等法。除湿重于热,湿热并重之外,很少有纯属一型之典型症状,往往各型相互杂夹。虚者无纯虚,实者无孤邪,虚中夹实,实中夹虚,每每可见。且肝病又常兼发他疾,新感旧疾,互相胶着。因此又需变通灵活。如肝硬化肝脾肿大之气滞血瘀型,多以活血化瘀软坚为治,然而又常兼出血,或齿衄,或便血,则为活血破瘀之所戒。不可谓“有故无殒,亦无殒也”。仍以下剂破瘀,必成决堤之势。当先辨证予滋阴降火、益气培土等补其正,或平肝泻木、凉血止血等疗其标,待血止后,活血化瘀以图其本。由于脾肾与肝之关系密切,是以肝病实脾与肝肾同源之说。因此在治肝的同时常以顾及脾土,兼滋肾水,做到有主有佐,因证而异。
  3 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中医治病、察病当整体辨证之外,治疗还需照顾到天时寒暑燥湿之不同;地处高阜之不同;老幼壮羸男女之不同。经云:“春三月,此谓发陈”,且春肝木当令,故肝病春季复发率高于他季。治疗时可酌加疏肝抑木之品,如柴胡,白芍之类。长夏多湿,常以湿邪外侵,脾湿内困,故治疗略加藿、佩为佳。金秋之燥,治肝不宜过用利水耗阴之品,以防劫液伤阴。冬令酷寒,肝血运行为凝逆,可略加温化活血之药。同样治疗亦需因地制宜,如川人喜辣,故若病寒,虽重剂附、桂不以为害。南方多水湿,其气亦温和,故病湿温为多,当以轻剂辛凉化湿为宜。至于地区不同,治疗亦当别。因此,因地、因时、因人制宜,更是医家必知之则。老幼用轻剂,青壮以重剂,大实有赢状,至虚盛侯,都需因人而异,因证而别,不可拘于某型某方,如能获得良好疗效。
其他文献
【摘要】 所谓中医养生,就是以传统中医理论为指导,遵循阴阳五行生化收藏之变化规律,对人体进行科学调养,保持生命健康活力。我国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医养生更是我国一笔宝贵的财富。随着人们物质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自己的身体健康,而中医是我国几千年文化的瑰宝之一,这便使得中医与保健养生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根据调查,很大一部分人会选择中医药养生,然而很多时候,他们缺乏中医药相关知识,致使他们进入中医药
期刊
临床微生物学和微生物学检验是临床检验专业中的重要学科,医学检验专业是建立在科学实验基础上的临床医学专业学科,又称为实验室医学,是实验室科学技术与临床医学相结合的一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依据小儿支气管炎中医证候辨证规范化施治的效果。方法 本次共选择100例小儿支气管炎患儿作研究对象,均为我院儿科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组,就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n=50)依据中医证候辨证规范化治疗(观察组,n=50)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选取病例经统计显示,临床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选取病例经统计显示,临床总有效率为80%,观察组显著高
期刊
退变性脊柱侧凸是指发生于骨髂成熟后的脊柱畸形,多由椎间盘退变、骨质疏松引起的病理骨折及椎间失稳所致.畸形常见于胸腰段和腰段,主要发生于50~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临床表现为
如何使“肝炎病毒”这一章节内容易懂、易记?如何使医学生对此内容有更多感性和理件的认识,从而使他们学以致用?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改革理论和实践总结,用病例导人法、互动绘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采用凉血解毒方对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1年4月——2013年4月期间收治的98例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患者,并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的50例患者采用凉血解毒方进行治疗,对照组的48例患者则采用复方青黛胶囊进行治疗,然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PASI评分变化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6.4%,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1.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