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用于治疗踝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价值分析

来源 :世界复合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zhan20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究踝关节骨折患者治疗中,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8年3月—2020年1月期间收治踝关节骨折患者数名,其中118例患者自愿参与该研究,平均分两组,分别实施常规治疗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结局.结果 对照组踝关节骨折患者行走评分(14.37±1.25)分、跑步评分(15.15±1.14)分、疼痛评分(14.51±1.03)分、工作能力(16.32±1.58)分、踝关节稳定性评分(14.37±1.38)分;观察组踝关节骨折患者行走评分(18.50±1.32)分、跑步评分(19.22±0.65)分、疼痛评分(18.36±1.25)分、工作能力(19.56±1.57)分、踝关节稳定性评分(18.32±1.57)分;观察组踝关节骨折患者行走评分、跑步评分、疼痛评分、工作能力、踝关节稳定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450、23.823、18.258、11.173、14.515,P<0.05);对照组、观察组优良率分别为72.88%、96.61%,观察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849,P<0.05).观察组踝关节骨折患者骨折愈合时间(46.12±3.11)d、住院天数(11.69±4.13)d、关节功能恢复时间(50.55±6.65)周均短于对照组(58.29±3.49)d、(17.81±5.35)d以及(64.25±8.25)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踝关节骨折患者治疗中,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能快速改善其踝关节功能,加快关节愈合.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于甲状腺肿瘤患者生化免疫检验中应用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19年4月—2020年4月期间于该院就诊的甲状腺肿瘤患者中抽取74例作为研究对象,并依据入院时间顺序为其进行平均分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检验准备干预,在此基础上,为对照组患者应用放射免疫测定技术开展生物免疫检验,为观察组患者应用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开展生物免疫检验。对比两种检验方法的诊断准确性、特异度及灵敏度,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检验后的甲状腺功能相关指标数值。结果观察组检验方法的诊断准确性(94.6%)、特异度(97.3%)及灵
目的分析盐酸哌甲酯控释片及静灵口服液治疗小儿多动症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2018年2月—2020年4月对儿科的68例小儿多动症患儿进行观察,按照入院时间顺序分成两组,对照组以盐酸哌甲酯控释片治疗,观察组联合静灵口服液治疗,对比两组的疗效、症状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是97.06%(33例),高于对照组的73.53%(25例),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03,P<0.05);观察组注意力不集中评分(1.32±0.23)分,情绪波动大评分(1.29±0.16
目的研究无痛分娩技术在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以及对缩短产妇产程时间的影响。方法在该院2019年8月—2020年8月期间收治产妇中,随机选出200名自然分娩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表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100)和研究组(n=100),两组产妇分别安排应用传统自然分娩和无痛分娩技术,比较其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产妇产后2 h出血量、产后24 h血清泌乳素、会阴裂伤程度以及产程时间差异。结果研究组产后2 h出血量(94.05±16.68)mL低于对照组(120.02±18.84)mL,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