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

来源 :右江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knm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比较Insure技术(PS气管内滴入+鼻塞持续正压通气)与有创机械通气+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2年12月在新生儿科治疗的56例NRDS新生儿。其中31例应用Insure技术(PS气管内滴入+鼻塞持续正压通气)治疗设为观察组,25例应用有创机械通气+PS治疗设为对照组。两组患儿均于出生后6 h内气管内滴入PS,比较出生后12 h胸片的改善、出生后12 h、24 h、48 h的血气变化、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及治愈率、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出生12 h胸片改善总有效率为80.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2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治愈率为935%,对照组临床治愈率为96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12 h、24 h及48 h PO2、PC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为194%,对照组发生率为6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为(17.9±4.6)天,对照组患儿住院时间为(23.7±4.9)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中应用Insure技术(PS气管内滴入+鼻塞持续正压通气)与有创机械通气+PS治疗疗效无明显区别,但能明显降低肺部感染,缩短住院时间。
  【关键词】呼吸窘迫综合征;Insure技术;鼻塞持续正压通气;肺表面活性物质;有创机械通气;新生儿
  中图分类号:R722.1 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4.04.019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是指由肺表面活性物质(PS)生成不足引起的,以出生后早期进行性呼吸困难、呼气呻吟、发绀甚至呼吸衰竭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是早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管理——欧洲共识指南2010版》[1]中提出,NRDS早期应用Insure技术(PS气管内滴入+鼻塞持续正压通气),能够降低有创通气的概率。本研究通过回顾分析Insure技术通气与有创通气治疗新生儿Ⅱ~Ⅲ级RDS的疗效差别,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1资料与方法1.1纳入对象2009年1月~2012年12月本院新生儿科病房收治的56例NRDS早产儿,均在生后6~12 h内有进行性呼吸窘迫;X线检查双肺野呈毛玻璃样改变,支气管充气征,肺容量减少,所有病例均符合《实用新生儿学》第4版NRDS诊断标准[2]。其中男32例,女24例;胎龄28~33周;出生体重980~1800 g;入院日龄1~4 h;Apgar评分1~3分6例,4~7分12例,8~10分38例。2010年12月前应用有创通气+PS治疗者设为对照组(n=25)。2011年1月后应用Insure技术(PS气管内滴入+鼻塞持续正压通气)治疗者设为观察组(n=31)。两组性别、出生胎龄、出生体重、Apgar评分、NRDS首次胸片(均提示Ⅱ~Ⅲ期RDS)严重程度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两组出生6 h内即予气管内滴入PS(固尔苏,意大利凯西制药公司,批号:20080429)单剂量100~200 mg/kg,应用前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并预热到37℃,患儿取仰卧位,经口气管插管后分3次从气管内快速滴入;复苏囊加压给氧5 min后,观察组采用NCPAP(瑞士哈美顿,阿拉丁CPAP-B),其呼气末正压(PEEP)为5~6 cmH2O,流量6~8L/min,对照组患儿使用PS后立即予SIMV模式下有创通气,吸气压峰值(PIP)为18 cmH2O,PEEP为5~6 cmH2O,流量6~8 L/min。
  1.3观察项目比较两组治疗12 h、24 h、48 h 时血气PO2、PCO2及生后12 h胸片的变化、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治愈率及住院时间。
  1.4疗效判断标准
  1.4.1NRDS的分级[2]Ⅰ级:NRDS胸片示两肺野普遍透亮度降低,可见均匀散在的细小颗粒和网状阴影;Ⅱ级:NRDS除Ⅰ级变化加重外,可见支气管充气征,延伸至肺野中外带;Ⅲ级:NRDS病变加重,肺野透亮度更加降低,心缘、膈缘模糊;Ⅳ级:NRDS整个肺野呈白肺,支气管充气征更加明显,似秃叶树枝。
  1.4.2呼吸衰竭判断标准[2]PO2<50 mmHg,或PO2 <50 mmHg且PCO2>50 mmHg。治疗有效标准:治疗12 h后胸片示NRDS逐级下降,血气分析转正常。
  1.4.3治愈标准[3]①出生后72 h呼吸困难缓解,生命体征平稳;②血气分析提示正常;③胸片提示正常。
  1.4.4呼吸机相关肺炎诊断标准[4,5]①机械通气48 h以后发生的医院获得性肺炎;②与机械通气前胸部X线片比较肺内出现浸润影或显示新的炎症病变;③肺部实变体征和/或肺部听诊可闻及湿罗音,并具有下列条件之一者:血WBC>10×109/L或<4×109/L,伴或不伴核左移;发热,体温>37.5℃,呼吸道出现大量脓性分泌物;起病后从支气管分泌物中分离到新的病原菌。
  1.5观察指标出生后12 h胸片的改善、出生后12 h、24 h、48 h的血气变化、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及治愈率、住院时间等。
  1.6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两组患儿生后12 h胸片变化两组新生儿出生12 h均进行胸片检查,其中观察组16例转为正常,9例转为Ⅰ~Ⅱ级RDS,6例未改变,总有效率为80.6%;对照组19例转为正常,4例转为Ⅰ~Ⅱ级RDS,2例未改变,总有效率为92.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1.8672,P=0.0619)。
  2.2两组患儿治疗效果观察组治愈29例,治愈率为93.5%;2例因呼吸困难加重,转为有创通气;对照组治愈24例,治愈率为96.0%,1例并发气胸。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368,P=0.8479)。
  2.3两组患儿治疗12 h、24 h及48 h时血气分析治疗前后不同时间PO2、PC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调查美沙酮维持治疗吸毒人员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状况,并分析导致吸毒人员感染HIV的高危因素。  方法选择2009年5月至2012年5月来宾市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收治的230例接受美沙酮维持治疗的药物依赖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采集血样检测HIV抗体等方式收集相关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HIV抗体阳性27例,感染率为11.74%,共用注射器者32例,有输血、血制品史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肾功能指标联合检测在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伤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择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高血压组,60例体检正常者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尿微量清蛋白(mAlb)、尿酸(UA)、尿N乙酰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血清胱抑素C(Cys C)、尿β2微球蛋白(β2MG)等指标。  结果高血压组患者的mAlb、UA、NAG、Cys C、β2MG等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P110 mmHg)
期刊
【摘要】目的通过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社区干预,观察其对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为临床治疗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供帮助。  方法将上海某社区2011年1月~2012年3月的104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及胰岛素治疗,干预组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社区干预治疗,包括健康教育、运动指导、饮食、心理和定期遵医行为及病情监测等。12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多
期刊
【关键词】 伦理查房;党建工作;实践;体会  中图分类号:R-052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4.06.029  医学伦理查房是医院伦理委员会介入医疗过程,通过其监督、指导、协调、审查等功能,以规范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保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协调医患关系的活动[1]。2010年7月开始,我院党委开始推行伦理查房活动,经过四年的不懈努力,临床医务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穿刺造瘘术(Ultrasoundguided percutaneous nephrostomy,UGPCN)的临床价值。  方法将2013年1~12月收治的106例进行微造瘘经皮肾镜吸引取石术(PCNL)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在X线引导下行PCNL,观察组采用UGPCN,比较两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加强老年心血管病患者护理安全管理的意义。  方法 选取2014年1~6月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给予护理安全管理,即全面安全风险评估,加强护理人员安全管理意识,针对性指导患者,重视重点时段、重要环节管理,密切观察临床指标,落实护理安全管理。选取2013年1~6月100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满意、不良事件发生率、治疗配合情况及护理
期刊
【摘要】目的探析脑动脉瘤破裂应用早期显微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脑动脉瘤破裂患者50例,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 观察组25例行早期显微手术疗法,对照组25例行常规手术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临床各项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2.0%、6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住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容积再现(Volume rending,VR)及多平面重建(Multiple planner reconstruction,MPR)图像重组技术在肺结节良恶性胸膜凹陷征(pleural indentation,PI)中的鉴别价值。  方法根据手术病理及临床随访资料,将48例伴PI的肺结节分为良性组(18例)和恶性组(30例)。所有结节均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后行图像薄层重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单纯Epley手法复位和手法联合药物治疗后半规管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posterior semicircularcanal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PSCBPPV)患者的短期疗效。方法将2011年3月~2013年6月收治的102例PSCBPPV患者随机分为单纯Epley手法复位组(治疗组,n=50)和联合治疗组(对照组,n=52)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16层螺旋CT及低张水充盈对胃癌TNM分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38例可疑胃癌患者,在肌注6542及口服含2.5%等渗甘露醇的温水充盈胃肠道后采用16层螺旋CT行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后经手术病理证实所有患者均为胃癌。结果16层螺旋CT结合低张水充盈对胃癌T分期的准确率达73.91%,对N分期的准确率较低,为36.23%,对远处转移的敏感性达84.21%。结论 16层螺旋CT及低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