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充率对有限高度二维光子晶体带隙的影响

来源 :光电子·激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xx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三角晶格空气孔和四方晶格介质柱这两种结构的有限高度二维光子晶体,用平面波展开法计算它们在不同填充率下的带隙结构,分析了带隙特性及填充率对带隙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晶胞中的空气所占的比例较大时,带隙的位置向高频方向移动,带隙宽度则在逐渐增大的同时又受到光锥边界的限制,结构参数为相对介电常数2和12,总高度为3 L1;三角和四方晶格的中间层高度分别为L1=0.6a和L1=1.5a时,填充率r/a分别取0.42和0.19可得到较大的带隙,范围分别是(0.30~0.45)和(0.34~0.45)wa/2πc.
其他文献
利用JG-3型连续可调谐磁场仪搭建实验装置,红外1350nm激光器做光源,测量了偏振光通过磁场作用下BL-009型向列相液晶的透射光强度和旋转角度,详细分析了磁场对液晶透射比和液晶旋
针对传统的ActiveShapeModel(ASM)方法的缺陷与不足,提出了几点改进的方法。传统的ASM方法很难在每个特征点上都得到比较准确的结果,并且,传统的ASM方法的匹配结果受初值的影响非常大。根据人脸的结构特征,把ASM的匹配过程和人脸的部件定位信息以及人脸的边缘信息等相结合,有效地改善了ASM方法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ASM方法在准确性和鲁棒性上有较大提高。
提出一种实现光学图像由纯振幅型转换为相应的钝相位型的新方法.该方法基于2次曝光光折变相移全息干涉,在光学4-f系统中,用振幅型空间光调制器(SLM)输入振幅(或强度)图像,用
针对传统的运维检修方法无法准确定位出故障点的缺点,提出利用机器学习RFID混合模型的运维检修移动作业应用研究。首先,将射频识别技术与决策树算法结合,建立机器学习RFID混合模型;在模型的基础上,采用运维检修移动作业装置中的RFID读写器,通过射频识别技术识别出与运维检修点相对应的标签,完成运维检修点的数据采集;通过去重过滤算法,去除采集到的重复数据;通过监督学习,训练数据,对故障点与非故障点进行精
伴随着电子科学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美军通过不断吸收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持续推动内部建设科学化信息化,尤其是将自动识别技术、人员识别技术、无线通信技术、云计算技
提出了一种基于新的编码方式的频谱编码光码分多址(CDMA)系统.系统采用m序列的反码作为地址码.利用可调谐光纤布拉格光栅(FBG)阵列,实验验证了利用平衡检测法可以消除多址干
利用电子波在阱与垒的界面上的反射及干涉效应,计算了量子阱红外探测器(QWIP)的能带结构,并对其适用性进行了分析和讨论.通过与K-P模型比较发现,本方法对计算较宽势阱(阱宽大
采用4.7、7.6和10.6 ns 3种不同宽度的高压脉冲,对硬币进行了介质阻挡放电照相(DBDP)。结果表明,介质阻挡放电图像的对比度明显与脉冲宽度有关,脉冲宽度越窄,图像的对比度越高;反之,脉冲宽度越宽,图像对比度越差。对DBDP的分析表明,外电压施加在硬币上后,与放电电流脉冲对应的时间滞后与放电间隙有关。采用放电时间滞后的观点,就纳秒脉冲宽度对介质阻挡放电图像对比度的影响进行了合理的解释。
利用双折射光纤环设计了可调功率均衡滤波器,实现了16路16×10.7 Gb/s NRZ码、超过1 600 km常规单模光纤(SMF)的系统传输及性能测试,信道误码率均小于3×10-5(FEC纠
古人云:“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成就任何事业,都需要聚沙成塔,离不开细节的积累,教育更是如此。$$   也许已经熟悉了过多的对教育的宏大叙事,也许
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