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及对策

来源 :信息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jun_x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对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措施,期望能更好的促进建筑工程监督管理对策的提高。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存在问题;对策
  引言
  建筑工程质量是发挥其基础设施作用的重要保障,在投入使用的各种建筑设施当中,由于其质量问题导致的安全事故造成的人们的生命财产损害非常严重,因此加强对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督力度以确保建筑物投入使用后的安全性十分必要。关于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管方面,其建筑管理工作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切实有效的建筑安全管理能够保证整个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建筑材料的质量和施工技术的专业性以及建筑工人的工作态度都在良好的状态当中,从而建建筑安全隐患彻底消除。因此,加大建筑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能够合理对建筑工程的质量进行切实的监管,从而有利于提高建筑企业在质量安全方面的信誉度,并且对公共基础设施和群众的生命财产进行有力的保障。
  一、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概述
  (一)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内涵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就是对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所涉及的各项活动进行监管跟踪,以达到满足使用要求和预期标准。工程质量管理是企业管理工作的核心,建筑工程的质量直接影响以后的使用效果和使用年限,无论从短期目标还是长远发展来看,质量问题都应作为项目进行过程的关键因素引起施工企业重视。加强施工质量管理,不仅保证了使用者的生命安全,对企业的形象和信誉也起到了很好的维护作用,这就要企业和政府二者结合起来,做到自省、自查和监督,共同强化质量管理。从建筑工程开始设计到完成施工,整个过程中各个阶段的隐患是不一样的,所以施工的侧重点也是不一样的,其质量受自然因素影响、整体施工素质、设计、材料、施工技术水平等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建筑工程施工中,有效的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和对施工质量的有效监管能使工程质量达到预期目标,还可以节约成本造价,保证施工质量的提高。
  (二)建筑施工质量的特点
  工程项目自身的特性决定了建筑工程质量的特点,第一个特点是影响因素比较多而且具有不确定性,设计、材料、施工技术水平、整体施工素质以及自然因素影响等等都有可能成为其影响因素,因此,施工时一定要严格按照规范执行,注意各个因素可能引起的质量风险。第二个特点是隐蔽性,因为有些隐患是潜在的,无法直接发现的,当发生了事故隐患才被发现出来,基于建筑施工的这个特点,我们一定要进行事前考虑、事中注意,事后检查,防患于未然。
  二、建筑工程质量控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建筑工程质量方面的设备及技术水平落后
  眾所周知,建筑业长期习惯于粗放式的经营。对于上新项目或者铺摊子比较热衷,但是在科学研究和革新方面的投入就显得过于低。同时,他们还缺少对于先进思想的快速接纳能力,往往不能够对建筑规范、法律、专业技术等标准科学准确的理解,并且在设计及施工的过程中有较强的随意性,这些都会给建筑物未来的质量埋下隐患。
  (二)建筑工程监理单位的经费存在一定问题
  当前我国建筑行业中
  的大多数监理机构都是自负盈亏的,监理工作的费用一般是由建设单位直接支付给监理公司,建设单位为了控制成本,往往不会按照规定支付给监理单位相应的费用,常常会出现要求监理单位在监理费用方面进行优惠的现象,造成监理单位的资金出现紧缩现象,因此在监理人员以及相应的技术人才的配备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最终导致监理工作不能发挥相应的作用,使得工程质量受到很大影响。
  (三)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定位不清
  工程质量监督站是受政府行政委托,对新建、扩建、改建的各类工程实物质量和各方行为实施监督。一方面它虽代表政府履行部分职能,但它又是事业单位,受权限的限制,不能完全行使政府的所有职能;另一方面它也不能代替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开展质量管理工作,它仅是一种监督主体的地位,其监督的关键是对涉及公众安全、公众利益的活动进行监督管理,是从外部提供保证,不是工程的直接参与者、管理者,只能说政府质量监督是间接的保证。然而社会各界却往往把质量监督机构定位于一般质量责任主体,工程质量一旦出现问题,第一反应就是找政府质量监督机构问责,不经意间承担起不公正的压力。
  (四)从业人员素质不高
  我国建筑施工企业里的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除技术管理人员外一线作业的建筑工人大部分是农民工,文化素质相对较低。有些企业的管理人员数量较少,整体素质也不是很高,它们对建筑质量方面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也是一知半解,并没有真正消化运用到实际工作中。由于施工企业门槛较低,经营资质较容易取得,一些私营老板为了一己私利,雇佣廉价劳动力,甚至减少员工培训以节省开支,造成从业人员素质不高。
  三、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方法分析
  (一)加强对工程质量监督人才的培养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水平的高低与人才的能力高低有很大关系,当前建筑工程质量监督过程中的人才缺乏、现有的人员综合能力不高是工程质量监督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为此要不断加强对监督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素质的培养。一方面加强监督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的培训,加强先进的监理技术的应用,以提高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水平。另一方面要加强监督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的培训,加强其责任意识以及质量意识的培养,促使相应的监管人员在工作中发挥积极性。同时要加强对综合性人才的吸纳,不断壮大当前的工程质量监督人才队伍。
  (二)建立双重监督机制
  尽管政府管理社会事务主要表现在管理其行为,但是对工程实物质量的监督也是不容忽视的,应该做到行为监督与实物监督并重的良好局面。行为监督要根据国家及地方的有关法律、法规对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建设各方主体的质量行为进行监督检查,重点核查资质及有关人员的资格、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责任制落实情况,检查有关质量文件、技术资料是否齐全并符合规定,以此来提高各方质量责任意识。实物监督则要学会转变,一是抛弃现阶段采取的被动的、事先通知的“三方到场”模式,采取主动的、随机的动态巡查;二是为了保证监督的权威性,抛弃过去“敲、打、看、摸、问”的落后检查方法,采取现代先进的、科学的检查方法;三是过去监督主要是以施工现场对承包商的监督为主,要想保证工程质量,应向全面、全过程监督转变。只有把行为监督与实物监督这两种监督机制结合起来,才能使政府监督机构的监督作用更加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使各建设主体真正依法主动承担起自身的质量安全责任。
  (三)明确施工质量管理的工作任务分工
  制定项目质量管理任务分
  工表,首先应对项目实施的各阶段的管理控制任务其他管理任务进行详细的分解,然后在项目管理任务的分解基础之上,再确定项目经理和成本控制、安全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等主管部门活主管人员的主要工作任务。在项目管理任务分工前,应结合项目特点,对项目各主管部门的人员和主要工作任务进行集中的磋商和制定,然后再编制质量管理工作任务分工表。
  结束语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对项目工程进行质量监管的活动工作量大、涉及面广,工作内容繁杂,这就要求我国各级政府部门和企业能够进行良好的合作,积极进行协调配合,将项目工作开展好。强化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不仅能给企业带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还可以保证国民生命安全不受损害,使企业的形象和信誉度得以提升。因此,各建筑企业理应按照严格按照国家规章制度,对每一个环节认真把关,推动建筑工程监管事业的发展建设。
  参考文献:
  [1]任春刚,朱士灿,谢阿明.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及对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4:171.
  [2]洪也.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领域信息化系统建设[D].浙江工业大学,2007.
  [3]郑雪龙.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及对策[J].科技与企业,2015,03:37.
  [4]刘芳.对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思考[J].价值工程,2015,01:79-80.
其他文献
郭沫若先生1958年视察河北张家口时。写过一诗:“口蘑之名满天下,不知缘何叫‘口蘑’?原来产在张家口,口上蘑菇好且多。”诗人不仅高度赞扬了口蘑,而且道出了口蘑这名字的来历。  其实,口蘑的分布并不限在张家口,它的生长地域,以广阔的大草原为主,可由东北草原,循内蒙古向西到新疆、青海、西藏等地,山西、宁夏和甘肃的许多地方也有出产,而以张家口产的名播遐迩。明代天启、崇祯年问,张家口就有数十家加工口蘑的作
期刊
期刊
期刊
一张张看似为条形码的标签越来越多的进入到民众的视线之中,而就是这一张张小小的标签,将商品亦或物件与互联网相连,记录相关信号,实现硬件与系统间的非接触的信息传递,使之运用到物联网当中,这就是RFID技术。RFID是物联网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对RFID工作原理及其在物联网中的应用做了探讨,并就RFID中间件的数据过滤、数据聚合以及信息传递等关键技术做了分析和研究。
期刊
期刊
一、人为什么要吃油?    答:食用油脂在有机化学分类中被归入“酯类”,是一分子甘油(丙三醇)同三个脂肪酸分子结合的产物。它是人们生长发育中不可缺少的物质,是为人体提供热量的最重要物质之一。人们食用油脂,除了因其能供给热量,还为了摄取其中所含的脂肪酸,它们可分为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后一类中的亚麻酸、亚油酸以及花生四烯酸是人体的“必需脂肪酸”,人类只能从油脂中摄取,而不能通过其他物质在体
在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课程对小学生们的学习也有着一定的影响,新课程的改革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以学生们为主体,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