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河而生

来源 :摄影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bydick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晨5点,已经打渔归来的渔民在洪泽湖当地码头上出售水产品。一名商贩在岸边收鱼。

  京杭大运河并不是孤立的存在,它一直和诸多工业痕迹纠缠在一起,不管是古时还是社会主义建设火热的年代,运河都曾是工业生产链上的传输带,带来原料和能量,运输产品、收纳废料。而如今在运河两岸,这种工业生产和生活痕迹正在逐渐隐去,消失在现代运河城市景观带的改造过程中。这条运河曾是身体里的“血管”,为沿身各个器官带来营养和活力。
  这些照片拍摄于2012年至2014年间,当时我就职于《新京报》,报社推出过大运河系列专题报道,我有幸成为报道组中的一员,从一开始对运河的懵懂状态,到后来对拍摄运河产生了兴趣。每月我会对选出的一个运河沿线城市或乡村进行拍摄,没有具体的拍摄对象,只有沿着运河穿古街、走古道、在曾经繁荣过的地方回望。古遗迹、菜市场、废旧的船厂、盐厂、曾经繁忙的纺织厂、煤厂、打铁铺、轮机修理店、渔具商铺、酿酒厂、被遗弃的公园、节日里依然人声鼎沸的庙宇、湖泊里的渔夫、练习武术的艺人、运河边上的赶羊人等,都是我记录的对象。从人本身到吃穿住行,我竭力用一幅幅有限的画面记载下运河沿线的昔日江湖。
淮安城内的里运河,一名市民在水泥厂附近吹笛子。
总督漕运部院的门口,当地市民坐在门墩上乘凉。
通往窑湾的摆渡船上,一名船员在观看航运情况。
皂河运河岸边,一名工人在焊接新船。
臨清当地最出名的腌菜厂,工人在雪地里露天制作咸菜。
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运河边上,一市民在岸边洗车。
河北省吴桥县郊外的古运河岸边,一名村民带领着一群小尾寒羊进入运河不多的水中洗澡。每周一次,洗去羊身上的灰尘。
其他文献
近半個世纪以来,法国东南部小镇阿尔勒每年7月都会涌入很多访客,大部分人是为一场世界级的摄影活动而来——阿尔勒国际摄影节。2015年,这个摄影艺术盛事来到厦门,与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携手合作,至今已有四年之久。  2018年11月,2018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在依然温暖如春的“海上花园”厦门,如期而至。打破:探寻摄影的边界  “这次获奖也许为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打开了一个新的方向,摄影季不再意味着
期刊
1985年,美能达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性能成熟的自动对焦单反相机a 7000(欧美型号Maxxum7000),开启了单反相机的自动对焦时代。此后10年,单反相机自动对焦技术迅猛发展,尼康、佳能、奥林巴斯、宾得、企诺、适马等厂家纷纷推出各自的自动对焦单反相机,各厂家的自动对焦技术百花齐放,新技术层出不穷。不过,各品牌自动对焦单反相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必须使用与机身匹配的自动对焦镜头才能实现自动对焦。
期刊
古纤道赶集场,1969收工回家的路上,1970  汤德胜,国家一级美术师,常州大学特聘教授、厦门华光摄影艺术学院兼职教授。  自1960年代起,汤德胜就开始用镜头记录京杭大运河全线的历史变迁,积累了2万余幅珍贵的摄影作品。他家世世代代居住在运河岸边,自家的照相馆就开在母亲河边的一个古镇上,在青少年时代,他就关注、拍摄着运河上的大小木船及渔民们的生活。  在交通极不发达的1960年代、1970年代以
期刊
历史上用铁板作为相机感光材料的基材由来已久。在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期,主流摄影法依次为银版法、火棉胶玻璃湿版法、明胶玻璃干版法、胶片和胶卷。以铁板作为感光材料基材的相机,由于价格低廉、拍摄快速的特点,也一直以“非主流”形式存在并发展着。甚至由此催生出了最早的“立拍立现”技术和相机。  以铁板作为感光材料基材的摄影方法和专用相机,在70多年的漫长时间里不断地随着当时的摄影工艺技术、拍摄方法的进步
期刊
早在摄影诞生之初,摄影器材的主要任务就是如实地再现真实的世界。而随着摄影器材日新月异地发展,人们开始不再满足于对客观世界的呈现,还希望利用特殊的视觉效果来表现更为有趣的景与物。一些特殊镜头的诞生,如广角、鱼眼、移轴等镜头,都可以达到一些“超现实”的特殊视觉效果,但这些镜头通常价值不菲,在预算不足的情况下,会给我们的拍摄带来一些负担。  那么,可否通过照片后期的方式,同样获得这种特殊视觉的照片呢?答
期刊
近日,第十二届中国摄影金像奖获奖名单出炉,19位摄影家榜上有名,在19位获奖者中有两位来自浙江杭州。以一城获此荣耀,在全国也属少见。  近年来,杭州摄影人辛勤耕耘、潜心创作,奉献出一批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优秀摄影作品。目前,杭州摄影已形成专业性与群众性有机结合、纪实性与多样性共生发展的态势,摄影前辈光芒四射,中坚力量佳作迭出,新生力量不容小觑。捕捉家乡之灵  杭州,人杰地灵,风光旖旎,为摄影创
期刊
杭州塘栖西横头年轻人在运河边,1996年  40年前,我跟隨父亲来到古运河边的浙江千年古镇——杭州市临平镇,从此,我的生活便与大运河息息相连。我妻子小时候住在大运河边的另一座古镇——杭州市塘栖镇,她的母亲出生在江苏省丹阳,位于江南运河最北端与长江的交汇口。  这些经历使我对大运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拿起相机记录运河的种种。早期作品以运河塘栖段为主,后期扩大到沿上塘河(古运河)的临平、嘉兴海宁、桐
期刊
二位老人在弄堂口欣赏自己培植的微型盆景。2008年5月摄于西中市東园明轩雪景,2008年1月  我生长在上海,1970年代到苏州工作,两地的生活节奏有较大差异,苏州人那种淡定、雅致的慢节奏、慢生活是我的向往。老街、老宅是苏州传统文化的载体,老建筑里的居民是苏州传统文化的传承者。  十多年来,我在这些老街、老宅、老百姓周围反复打转,用敬意记录他们的变迁,记录了一些与历史紧密相关的故事。平江路、葑门横
期刊
铭匠光学推出M卡口21mm F1.5  2019年6月才成立的深圳市铭匠光学科技有限公司(TTArtisan)近日推出第3只M卡口大光圈广角镜头M21mm F1.5,此前推出的是M11mm F2.8鱼眼镜头和M35mm F1.4 ASPH。这次推出的M21mm F1.5同前2只镜头一样都是徕卡M卡口、铝合金镜筒、手动对焦设计,采用了与徕卡M镜头一样的无级光圈,有对焦扳手和光圈环指柄,配有可拆卸遮光
期刊
1993年,苏州太湖上捕银鱼的渔民。1981年,青县兴济镇骡马集市。1981年6月19日,沈兴大(右)、刘世昭(左)即将离开北京踏上骑行京杭大运河的征途。蔡蕃 摄1982年,刘世昭与沈兴大在杭州拱宸桥桥前的合影,杭州是此次运河骑行的终点。1981年,京杭大运河临清渡口。1982年,微山湖上串亲戚的渔家。2016年,河西务经营大油饼生意的杨幼华。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  早、里程最长、工程最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