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睡着的真相

来源 :中华家教·幼儿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hnlzh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女儿出生后不久,我和老公就远离家乡,到大城市谋生。每年我们只有春节才回家一趟,女儿就紧紧地跟在我身边。和小朋友玩耍时,她一分钟往家瞄一眼,确定我在,才接着玩,甚至我上洗手间,她都会亦步亦趋地跟着,生怕一不留神,我就再次从她眼前消失。
  最让人揪心的是离别,无论起得多么早,无论动作多么轻,她总会及时地醒来,连我洗脸刷牙她都在旁边看着。出发时,母亲强行抱住女儿,女儿大声哭喊,拼命挣扎,我头也不敢回。
  不知不觉,女儿已经长到了六岁,在电话里,能给我背诗、讲故事,俨然成了小大人。暑假,我回了一趟家,女儿照样是高兴得又蹦又跳,以至于邻居一看就知道了:“你妈妈回来了?”
  可是,无论女儿多么开心,离别还是提上了日程。我买了很早的车票,早上四点多就悄悄起床。我没有开灯,没有说话,生怕吵醒了女儿。一切准备就绪后,我俯下身来,看着女儿熟睡的小脸,想要轻轻地亲一下。母亲在旁边小声制止:“别弄醒她,好不容易这次没醒,赶快走吧。”我心里泛起一阵酸楚。


  到了目的地,我立即迫不及待地打电话回家。电话是女儿接的,聊着聊着,她忽然问:“妈妈,你走的那天为什么不亲我?”“你怎么知道我没亲你?你睡着了,不知道而已。”我不想让女儿留下遗憾,就撒了谎。
  电话那头,女儿沉默了一会儿,小声说:“妈妈,其实我没睡着,你走的时候,我什么都知道。”我惊讶:“那你为什么不起床?”“奶奶说,每次你走的时候,心里都很难过。我不想让你难过,所以就闭上眼睛假装睡着。”
  听着女儿稚声稚气的话,想着这个小不点的良苦用心,离别时没有掉的眼泪,终于在这一刻汹涌而下。
其他文献
NO.1鼓励孩子扮演角色。家长让三五个孩子在一起分角色朗诵莎士比亚的著名片段,朗诵名诗是很常见的,有时还让他们自编自演哑剧、小品和滑稽剧等。  NO.2鼓励孩子做小实验、搞小制作等。许多孩子都有“家庭工具箱”和“实验角”。“小科学迷们”做实验、搞制作、种花、植树、饲养小动物等,许多孩子每年都有新创造发明比赛。  NO.3鼓励孩子自制不花钱的礼物。在孩子需要送别人礼物时,家长鼓励孩子自己制作礼物,而
期刊
没想到,这份简历引来了身边几个朋友的惊叹:一个6 岁的小男孩,竟然学了这么多!你要在他身上耗费多少时间和精力啊?!  但事实恰恰相反,我是个“懒”妈妈:一方面我有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不可能把时间都用在孩子身上。另外,我也不是一个“全面手”,不可能在方方面面都给孩子最好的指导。我的选择是:借助社会上比较成熟的培训机构帮孩子培养各种兴趣爱好。  很多家长认为报兴趣班太苦太累,没有必要给那么小的孩子套上沉
期刊
聪明孩子不是训练出来的  父母应该知道视频上的这些表演与孩子的发展和教育没有一点关系,孩子的表演完全不是智商的表现,这些是不停“训练”的结果。如果你的方法正确,并且能有足够的时间,你也可以训练一个孩子做到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至于孩子到底是不是理解他所做的事情就是另外的问题了,而这个问题的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有个两岁多孩子的父亲,他家的书房里有一张美国地图,他好不容易才教会了小女儿认出美国的五十个
期刊
再三考虑后,我决定采用“哭穷”的方法来教育女儿。周末,我带十多元钱和女儿去超市。买了两斤面条后想去买点肉,经过玩具柜时,女儿吵着要买一个四十多元的玩具熊。我拉开钱包让女儿看,叹着气对她说:“就这么十元钱了,你要买就拿去,今天不买肉了,回家喝西北风吧。”女儿委屈地撅起小嘴巴说:“你就带这么一点钱?”我向她解释,家里已经没钱了。前几天奶奶生病住院用去了一大笔钱,每月我们家有两千多元的房贷,过几天还要交
期刊
10 个小家庭的24 位家庭成员虽然身份、性格、文化、志趣、爱好各不相同,但人人都保持着一颗善良平和、厚道包容的心。陈家之所以能数十年和谐和睦、团结幸福,源自于他们秉承了“当好人,做好事,为社会造福,为家庭造福”的家训,形成了重学向善的良好家风。  “把党小组建在家庭,使党员成为家庭美德建设中的团结核心”是陈先觉老先生率领全家共创和谐的特色之一。陈家共有12 名共产党员。从2000 年起,陈家就利
期刊
我从教二十多年,看到太多的家长想让孩子提早入学,原因有多种:其一,部分家长对孩子的启蒙教育做得比较好,也认为孩子的天赋不错,提前上学不成问题;其二,部分家长为了弥补“晚生晚育的损失”,让孩子早一年上学,将来能早一年走向社会;其三,部分家长将学校当成托儿所,认为将孩子送到学校不但有人看管,还能学到一点知识;其四,个别家长由于家庭比较困难,希望孩子早点就学早点工作,早点赚工资贴补家用;其五,一些家长认
期刊
周末,我带着6岁的儿子到同事小张家做客。小张家有个女儿,和儿子同岁,两个小家伙一见如故,其乐融融。小女孩把自己的宝贝一股脑地拿出来,与儿子分享。  “好家伙,这么多书!”我看着这一摞摞图书:有童话故事,有唐诗三百首,有儿童百科全书,禁不住惊叹,看来小张还真注意孩子的教育啊。  不过,有一件事引起了我的注意,有好多书都是重复的,有的是版本不同,内容大同小异,而有的是一模一样的。尤其是那本《海的女儿》
期刊
一个寻常的夏日午后,阳光明媚,左边邻居茹娜打来电话,让我家大儿子小州帮他们家割草。看天气挺好的,我也领着两个小的来到外边玩。  我一边给花坛拔杂草,一边瞄着小儿子爬滑梯,突然看见右边邻居凯丽家四岁半的卡顿紧张兮兮地从我们两家之间的空地跑了过来,我打招呼他都没注意到,一溜烟儿地从后门跑回家了。  小州割完草回来,看见我劈头就问:“妈妈,你有没有拿信?”我说:“没有,你上午不是已经拿过了吗?”原来茹娜
期刊
每次带儿子回老家,我都会抽出时间带孩子去看望他的太姥姥,看着小家伙和太姥姥有说有笑地度过一段美好的祖孙时光,我也很欣慰。  太姥姥去世时,我的心很平静,觉得老人到另一个世界享福去了。但我担心的是,有一天当儿子问起的时候,我会手足无措。  果然无巧不成书。有一次,在儿子的央求下,我给他买了三条金鱼。小家伙称呼这三条金鱼为“鱼爸爸”“鱼妈妈”“鱼宝宝”,起初总是在鱼缸边看鱼游泳,而且还一个劲儿地问我:
期刊
我母亲识字不多,但她知道识字的好处。我五岁那年,跟着母亲去田里。她让我看田垄,一道道田埂把土地画成方格。母亲说,这个就是“田”字。那天,我用树枝在地上画了许多“田”字,在回家的路上告诉每一个遇到的人:“‘田’字就是许多小方格”。人们都夸我聪明,我对这一点也十分相信,于是乎内心升起很高的学习热情。我希望冰也如此,自己想学习,才不会觉得累。我把露天的阳台开辟成一个菜园,由许多花槽组成。我希望将来有一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