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丹参酮类化合物生源途径的丹参质量标志物研究思路探讨

来源 :中国中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ww2752459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研究基于中药质量标志物(Q-marker)理论以丹参为研究对象,对丹参毛状根进行诱导实验,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毛状根中SmCPS,SmKSL,CYP76AH13条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分别采用UPLC和GC-MS技术检测毛状根与药材中丹参酮ⅡA、隐丹参酮、丹参酮Ⅰ、1,2-二氢丹参酮、铁锈醇以及次丹参酮二烯的含量;统计学分析表明:丹参毛状根中次丹参酮二烯与铁锈醇的含量与下游丹参酮类化合物的含量存在正相关,且丹参酮类化合物生源途径上重要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丹参酮类化合物的含量;在多省份丹参药材中,初步发现铁锈醇与丹参酮类化合物的含量也存在正相关.该研究从丹参毛状根体系可控实验入手,结合丹参药材,以丹参中特有指标性成分丹参酮类化合物的生源途径为研究基础,突出了生源途径上游基因、中游中间体化合物与下游丹参酮类化合物含量之间的重要关系,进而为从生源途径方面理解和研究丹参质量标志物(Q-marker)提供了可能的研究思路,以期建立多元、完整的中药丹参的质量控制体系.
其他文献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全球发展迅速,影响严重.该研究挖掘蒙古族药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组方用药规律.以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蒙医
中医药专利能够及时体现该学科最新的科研成果,该研究提取并分析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疫专利信息共享平台的中药专利,旨在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预防和治疗提供证据参考.通
应用U HPLC-LTQ-Orbitrap-MS技术分析清肺排毒汤中的化学成分,明确其物质基础.采用ACQUITY UPLC HSS T3(2.1 mm× 100 mm,1.8 μm)色谱柱和0.1%甲酸水溶液(B)-乙腈(A)流动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