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称”浅析

来源 :西部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2315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停称”一词,见于《碛砂唐诗序》《屈子章句》《乾隆浯溪新志》《乾隆石屏州志》《竹谱详录》等文献,但各大辞典皆未收录。停,有妥贴、均匀、平均、均等之意。称,有适宜、相当、符合、均等之义。“停”“称”乃同义连文,“停称”乃同义复词,结合文献具体语境,可知其有妥帖、适宜与均匀、匀称之义。因此,《汉语大词典》《辞源》等工具书当增录“停称”词条,以补辞书收录之空白。

关键词:停称;妥贴;适宜;均匀;匀称

中图分类号:H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19)13-0130-03
  清刘梦鹏《屈子章句·湘君》“美要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注曰:“‘宜’之为言称也。修,饰也。宜修,言其修饰停称。皆极言湘君之美,以比贤人也。”注中以“停称”释“宜修”,然“停称”本身是何意?故对其进行考察,发现“停称”还见于《碛砂唐诗序》《乾隆浯溪新志》《乾隆石屏州志》《竹谱详录》等文献,但《尔雅》《广雅》《辞源》《中文大辞典》《汉语大词典》《辞海》等古今辞典均未见收录、解释,因此需要展开具体论证和回答。
  一、单字“停”与“称”
  停,《说文·人部》新附字:“停,止也。从人,亭声。”本义为止住不动,中止,静止,止息。如《孔子家语·致思》曰:“夫树欲静而风不停,子欲养而亲不待。”《论衡·状留》曰:“才微辄停。”《庄子·德充符》曰:“平者,水停止盛也。”成玄英疏曰:“停,止也。”引申为“暂时居住,暂时留住”,如《魏书·王修传》:“负笈求学,身不停家。”《世说新语·雅量》曰:“既当远别,遂停三日共语。”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门不停客,古所贵也。”
  又引申为“放置,存放,泊住”,如《风俗通义·穷通·司徒中山祝恬》:“停柩官舍。”《列仙传·谷春》:“谷春既死,停尸犹温。”《金匮要略方论·果实菜谷禁忌并治》曰:“生米停留多日有损处,食之伤人。”
  因物放妥当才能停住,故又引申为“妥帖”,如《晋书·庾亮传》:“臣等以九月十九日发武昌,以二十四日达夏口,辄简卒搜乘,停当上道。”《朱子语类》:“须要熟看熟思,久久之间,自然见个道理四停八当,而所谓统要者自在其中矣。”《儒林外史》:“当下商议已定,一切办得停妥。”
  均等自然妥当,故又引申为“平均、均匀、匀称”,如《汉书·张汤传》:“平亭疑法。”《酉阳杂俎·诺皋记下》:“常有物与我子停,今何容偏?”李山甫《项羽庙》:“停分天下犹嫌少,可要行人赠纸钱。”停分,即平分。《太平广记·知人一·裴宽》:“泝流停午”,停午,即正午。《东京梦华录》卷四《食店》:“面与肉相停,谓之合羹。”相停,犹言相均、相等。
  又有“总数均分几份中的一分”等义。如《西游记》第四十二回:“膊阔五停”。《红楼梦》第四十八回:“众人唤醒了惜春,揭纱看时,十停方有了三停。”第五十回:“所以天下十停走了有五六停了。”
  称,《说文·禾部》曰:“铨也。从禾爯声。春分而禾生。日夏至,晷景可度。禾有秒,秋分而秒定。律数:十二秒而当一分,十分而寸。其以为重:十二粟为一分,十二分为一铢。故诸程品皆从禾。”段玉裁注:“铨者,衡也。《声类》曰:铨所以称物也。称俗作秤。”[1]330本义为衡量轻重。读chēng。如《周易·谦》:“君子以裒多益寡,称物平施。”《管子·国难》:“有权衡之称者,不可欺负以轻重。”《庄子·胠箧》:“为之权衡以称之,则并与权衡而窃之。”
  由chēng称量又演变出chèn,chèng两种读音。读chèng,引申指称量用的工具,后用“秤”来表示。如《礼记·月令》:“(仲春之月)日夜分,则同度量,钧衡石,角斗甬,正权概。”郑玄注:“称锤曰权;概,平斗斛者。”《荀子·君道》:“衡石称县者,所以为平也。”《管子·君臣上》:“衡石一称。”做重量单位,相当于十五斤。如《小尔雅·广衡》:“二锾、四两,谓之斤。斤十,谓之衡。衡有半,谓之秤。秤二,谓之钧。钧四,谓之石,石四谓之鼓。”
  读chèn,由衡量,引申为适合,适宜,相当,符合,如《诗经·曹风·候人》:“惟鹈在梁,不濡其翼;彼其之子,不称其服。”《国语·晋语六》:“称晋之德,諸侯皆叛,国可以少安。”韦昭注:“称,副也,副晋之德尔为之宜。”《荀子·礼论》:“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杨倞注:“称谓各当其宜。”
  由适宜引申为形容词,作合适义:如匀称,对称。进而有了“均等”的含义,如《周礼·考工记·舆人》:“舆人为车,轮崇、车广、衡长,参如一,谓之参称。”郑玄注曰:“称犹等也。”《西游记》中妖王道:“他见孩儿生得五官周正,三停平等,他问我是几年、那月、那日、那时出世。”《周易相学通解》曰:“八大相格,是指头大、面大、耳大、眼大、鼻大、口大、身大、声大。头大要额头耸,面大要城廓明,耳大要轮廓全,眼大要眼神强,鼻大要梁柱高,口大要两角翘,身大要三停称,声大要音韵清,才能大富大贵。”[2]295“三停”指星相家把人的面部分为上、中、下三部分:额(天上停)、鼻(人中停)、下颏(地下停)。此处,“三停平等”“三停称”,指三停均等、匀称,称,即为“等”义。
  又用于成套服装,作量词:如《礼记·丧服大记》:“袍必有表不禅,衣必有裳,谓之一称。”《白虎通德论》“单袷备为一称。”《孔子家语·终记解》:“袭衣十有以称。”《左传·闵公二年》:“归公乘马,祭服五称。”杜预注:“衣单(禅)复具曰称。”
  由上可知,“停”有“妥帖”“平均,均匀,匀称”义,“称”有“适合,适宜,相当,符合”,“均等”义。这些义项,《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辞源》《中华大辞典》等工具书中亦有收录。如《汉语大字典》释“停”之“妥帖”义:如《西游记》第三回:“悟空将金冠、金甲、云履都穿戴停当。”“平均”义:如《敦煌变文集·无常经讲经文》:“送回来,男女闹,为分财物不停愕(懊)恼。”释“称”之“适宜”义,如《孟子公·孙丑下》:“古者棺椁无度,中古棺七寸,椁称之。”《中华大辞典》:“称,等也。”则“停”“称”二字在“妥帖”“适宜”与“平均”“均等”义时可互通。即二字同义。故文献中出现的“停称”一词,乃是连文,即同义并列复合词(同义复词)。此类词语用例诸多,如“停匀”,“停”“匀”一义:均匀平均,如《朱子语类·性理·人物之性气质之性》:“一阴一阳,宜若停匀,则贤不肖宜均”。《续书谱·疏密》:“书以疏为风神,密为老气。如佳之四横,川之三直,鱼之四点,画之九画,必须上笔劲静,疏密停匀为佳。”停匀,即均匀。又如《诗经·小雅·天保》“俾尔单厚”之“单厚”:“单、厚一义”,“当以训‘厚’为正。”[3]139《尚书·无逸》“用咸和万民”之“咸和”:“咸、和,一义也。‘咸’读为‘诚’。咸和即诚和。”[4]139《尚书·多方》“尔何不夹介乂我周王”之“夹介”:“夹、介,一义也。夹介,犹言辅助。”[5]140   二、“停称”的两种含义
  (一)妥贴、适宜
  所见文献及分析如下:
  1.清王谦《碛砂唐诗序》曰:“是故,余与讷夫雅好风骚,博求反约,不敢别有妄设,惟见此集例类有则,裨益吾党,即停称格调,尚未免俗,而世或有好之恶之者,究与他选殊异,而且有用,偶因原本字画舛讹,校仇锲版,并附二人夙昔讨论之辞,亦助伯?、圆至至所未逮云尔。”(清王谦《碛砂唐詩序》)[6]183此处,王谦“停称格调”,谓格调相适宜。
  2.清刘梦鹏《屈子章句·湘君》“美要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注曰:“‘宜’之为言称也。修,饰也。宜修,言其修饰停称。皆极言湘君之美,以比贤人也。(刘梦鹏《屈子章句》卷二)[7]
  刘梦鹏注曰:“‘宜’之为言称也。”宜,有“相称,合适”义。《玉篇·宀部》:“宜,当也。”《诗经·周南·桃夭》:“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郑风·缁衣》:“缁衣之宜兮,敝予又改为兮。”朱熹注:“宜,称。”《吕氏春秋·当赏》:“主之赏罚爵禄之所加者宜,则亲疏远近贤不肖,皆尽其力而以为尽用矣。”高诱注:“宜,犹当也。”则“宜”与“称”均有“适合、适宜”义。又,“宜称”本身是同义复词,属连文,如《新书》:“故身之倨佝,手之高下,颜色声气,各有宜称,所以明尊卑別疏戚也。”此处,刘梦鹏将“宜修”释为“修饰停称”,意即修饰妥当、适宜,形容湘夫人装扮得恰到好处,与其身份相合。
  3.清宋溶纂修《乾隆浯溪新志》:“《颂》中固有“盛德”字,以补叙文之缺;作文固有停称,庶免复累,此又庐陵之所不识也。”(清宋溶纂修《乾隆浯溪新志》卷二)[8]
  此处“作文固有停称,庶免复累”,意即作文需妥帖,符合行文要求,没有赘语。
  4.清管学宣纂修《乾隆石屏州志》:“启圣祠由祠而进为尊经阁,见其高大深广,规模雄杰,如层峦叠嶂,镇之于后,与前殿堂适相停称,因询其创始何人,则前明守萧公廷对也。”(管学宣纂修《乾隆石屏州志》卷五)[9]
  又:民国袁嘉穀纂修《民国石屏县志》:“由祠而进則为尊经阁,见其高大深广,规模雄杰,如层峦叠嶂,镇之于后,与前殿堂适相停称,因询其创始何人,则前明守萧公廷对也。”(袁嘉穀纂修《民国石屏县志》卷三十四)[10]
  此处“……尊经阁……与前殿堂相停称”,即尊经阁与前殿堂相适宜、匹配,符合整体设计。
  5.贾师古,钱塘人,画院祗候,画人物颇停称,得其闲逸自在之状,他则不闻。(《中国书画全书》)[11]916
  此处“画人物颇停称”,意谓贾师古所画人物非常贴切,符合人物“闲逸自在之状”。
  (二)均匀、匀称
  所见文献及分析如下:
  1.元李衎《竹谱详录》卷一曰:“偏重偏轻者,谓左右枝叶一边偏多一边偏少不停趁者。”(元李衎《竹谱详录》卷一)[12]
  清陈鼎《竹谱》:“偏重偏轻者,谓左右枝叶一边偏多一边偏少不停趁者。”(清陈鼎《竹谱》清昭代丛书本)[13]
  王世襄《中国画论研究(上)》:“所谓偏重偏轻,‘乃左右叶,一边偏多,一边偏少,不停称者’。此病图式,仅一节着叶,有于理不合处。若从是式,则每节之叶,左右必须停称,岂复有竹乎?试以柯九思《晚香高节》一帧为证。一杆之中,自上而下,有叶之节凡五。第一节右多于左,第二节左多于右,第三节右多于左,第四节左多于右,第五节右多于左,无一节为左右停称者,而疏疏落落,自然得势。即以《详录》中所插之偏重偏轻一图言,竹叶右多于左,吾未尝觉其乖而理,其不足为画忌之图式,明矣。”(王世襄《中国画论研究》)[14]141
  李衎言竹叶一边多一边少不“停趁”,意即竹叶不均匀、不相副。王世襄分析衎所言竹之病图式时,亦指出“测息斋之意,盖谓一竿之中,竹叶若干节,倘节节俱向右或向左偏重(雪压风竹不在此例),则为画病矣。是则其图式当有竹叶数节,节节向一方偏重也。当吾四年前草本章时,即疑是式不当,然未敢遽断。后阅北平图书馆《四库》本,并手摹高遁山《竹谱》,悉与吾向所臆断者合,乃知息斋原谱图式,本不如此,而《知不足斋本》以屡经传摹,致有今误也”[15]141,则此处“停称”之意非常明了:指左右竹叶当均匀、对等。
  2.此一节乃字之病。左右大小,欲其相停(称)。‘人’之结字,易于左小而右大,故此与下二节,皆著其病也。(邓散木校释《欧阳结体三十六法诠释》“三四、左小右大”)[16]28
  此处乃是论书法,言字之结构,“左右大小,欲其相停(称)”,意为字之结构需匀称。
  三、结语
  综上所述,“停称”作为同义复词,当有妥贴、适宜与均匀、匀称义。《汉语大词典》《辞源》等工具书当增录为是,条目可列为:
  停称:1.妥贴、适宜。《碛砂唐诗序》曰:“是故,余与讷夫雅好风骚,博求反约,不敢别有妄设,惟见此集例类有则,裨益吾党,即停称格调,尚未免俗,而世或有好之恶之者,究与他选殊异,而且有用,偶因原本字画舛讹,校仇锲版,并附二人夙昔讨论之辞,亦助伯?、圆至至所未逮云尔。”《屈子章句·湘君》“美要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注曰:“‘宜’之为言称也。修,饰也。宜修,言其修饰停称。皆极言湘君之美,以比贤人也。《乾隆浯溪新志》:“《颂》中固有“盛德”字,以补叙文之缺;作文固有停称,庶免复累,此又庐陵之所不识也。”《乾隆石屏州志》:“启圣祠由祠而进为尊经阁,见其高大深广,规模雄杰,如层峦叠嶂,镇之于后,与前殿堂适相停称,因询其创始何人,则前明守萧公廷对也。”
  2.均匀、匀称。《竹谱详录》:“偏重偏轻者,谓左右枝叶一边偏多一边偏少不停趁者。”《欧阳结体三十六法》:“此一节乃字之病。左右大小,欲其相停(称)。‘人’之结字,易于左小而右大,故此与下二节,皆著其病也。

参考文献:

[1](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3.

[2]李计忠.周易相学通解[M].北京:团结出版社,2012.

[3][4][5]俞樾等.古书疑义举例五种[M].北京:中华书局,1956.

[6](清)王謙.磧砂唐诗序[M]//陈伯海,李定广.唐诗总集纂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

[7](清)刘梦鹏.屈子章句(卷二)[M].清乾隆二十五年藜青堂刻本.

[8](清)宋溶纂修.乾隆浯溪新志(卷二)[M].清乾隆三十五年刻本.

[9](清)管学宣纂修.乾隆石屏州志(卷五)[M].清乾隆二十四年刊本.

[10](民国)袁嘉谷纂修.民国石屏县志(卷三十四)[M].民国二十七年铅印本.

[11]中国书画全书编纂委员会编.中国书画全书(第二册)[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

[12](元)李衍述,(明)周履靖.竹谱详录[M].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五年.

[13](清)陈鼎.竹谱[M].清昭代丛书本.

[14]王世襄.中国画论研究[M].北京:三联书店,2013.

[15]王世襄.中国画论研究[M].北京:三联书店,2013.
  [16]邓散木校释.欧阳结体三十六法诠释[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53.

其他文献
据报道,2008年北京奥运会国家体育馆工程建设中采用了纳米石材防护液。经过处理的场馆石材具有超强的耐化学性和耐候性、抗紫外线、不吐黄,防护效果可达数年,同时还能增加石
据参加近日举行的第三届中欧先进材料研讨会的专家介绍,镁是具有发展潜力的轻量绿色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也是储存氢的有效材料,镁合金储氢在未来可以推广到汽
据报道,中国科学院长春应化所在一维碲化锑纳米材料合成方法的开发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有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近期的《美国化学会志》上。这一研究成果为获得其它低维碲化物纳米
目前分析氢同位素气体的方法主要有质谱、色谱和拉曼光谱法。其中质谱法定量分析精度较高,是一种比较可靠的分析手段,但也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比如:(1)质谱图中有许多重叠峰导致
据相关媒体报道,日本索尼能源设备公司在不久前召开的“第51届电池研讨会”上,发表了题为“具有高性能陶瓷层的锂离子充电电池用隔膜”的演讲。通过在此前的隔膜——聚烯烃(Poly
磁流变抛光技术利用磁流变抛光液的可控流变特性进行加工,被誉为光学制造界的革命性技术。重大光学工程、光刻机系统以及强激光武器等,对光学平面、球面及非球面元件的超精密加
据有关媒体报导,不久前,国内首款纳米陶瓷弹簧在南京工业大学正式亮相:能大规模应用于工业化生产的陶瓷弹簧模具也同时问世。纳米陶瓷弹簧呈肉色,其他方面和普通弹簧外观上并无异
设计了一种能对试件施加任意正应力大小的层间剪切试验装置,并以层间抗剪强度作为评价指标,通过有压力的直接剪切试验对粘结层的抗剪性能进行研究,得到了不同界面类型、法向
泻下,是荡涤肠胃,泻下浊物,逐邪外出的一种治疗方法,大凡痰食水饮停宿,燥屎内结肠胃,脉见滑实或沉滑,舌苔滑腻或厚腻沉浊者;邪热搏结或痼冷肠间、瘀血,脉见洪大有力或沉实涩
期刊
为了提高高速公路路基沉降的预测精度,考虑到神经网络强大的非线性映射功能,提出了“灰色模型+神经网络”对高速公路路基沉降进行预测分析的组合方法。以湖南省某高速公路路基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