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平江路,市中心的历史古迹!

来源 :中国科学探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wei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背景
  平江路是位于苏州市姑苏区的一条历史老街,自南宋时期开始平江路格局初现,保留至今已有六、七百年的历史,是苏州最为完整的古街区。平江路南起干将东路,北至白塔东路,沿河而建,巷弄交错,多达数几十。从南至北可见,建新巷、钮家巷、邾长巷、肖家巷、中张家巷、大儒巷、大柳枝巷、丁香巷等。纵横交织,小桥流水低柳扶枝,石路旧弄花叶斑驳,便是对平江路最好的描述。
  平江路延续了唐宋以来的街坊格局,直路沿河,四散巷支。富庶江南,天堂苏杭,水运发达的平江路依然留存著当年商贾云集、繁荣热闹的景象,那些古老的富人老宅见证着时间流水的飞逝却依旧带不走平江路的年华不朽。
  居住现状
  去过丽江、凤凰甚至古老苗寨,可是平江路的味道却是谁都不能替代的。即使沿街商铺林立却依旧带不走街坊邻里的生活气息。在如今经济飞速发展的苏州城市,平江路仿佛与世隔绝般的宁静。去海岛、去山间过与世隔绝的桃源生活,不如来到这里,你飞驰的脚步会不经意地慢下,焦躁不安会立刻消逝。
  你看到一户狭窄巷弄的人家,坐在院子里乘凉,蒲扇“啪嗒,啪嗒”地拍着,爷爷对峙象棋旁若无人,邻居家窗户上的凌霄花藤爬过了隔壁的围墙,巷子口听到街坊自行车的响铃,这一切让人感到时间的凝固,儿时生活的影像如电影放映般闪过脑海,这不就是生活该有的样子吗?
  戴望舒《雨巷》中“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描绘的便是平江路悠长的巷弄,巷子具有狭窄、幽深的特点,沿着小弄是庭院,方寸间打理得井井有条。虽然诗句中描绘得过于哀怨,但是烟雨江南老旧巷弄,撑着油纸伞你我擦肩而过的场景确是如此真实的存在。
  许多年轻人受不了老房子的局促和连绵阴雨天后潮湿陈旧的环境,纷纷搬离了老街道,如今只剩下老一辈和外来工作者,有利有弊就是这样吧,你想要安逸,想要悠长巷弄的诗情画意,想要街坊邻里的热情熟络,那么必然也要承受一些生活不便之处,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不是?
  商用店铺
  平江路的商铺最受游人的喜爱,这里老房子的独特调性,经过改造成为时尚的个性小店,你可以看到一扇半开着的老窗子,掩映鲜花爬藤,里面却是艺术感的时髦陈列;又或则一个挑高的大户门堂内,烹饪着各类苏式菜肴,一个长衫老者为你引路;还有站在桥上河对岸,一家闪着微光的手工旗袍店。精致的生活,需要慢下脚步,一扇门面的设计,一个盆景的摆设,一朵鲜花的绽放,都是在用心装扮这条老街不朽的魅力。
  老苏州的味道
  苏式点心最负盛名,灌汤包、松子糕、桂花糕、烧麦小笼这些都是平江街区拿手的小吃,点心不是用于充饥的,它本身的意义就是用于享受,如同一份英式下午茶,讲究的无非是个仪式感,而苏式点心也是如此精益求精,每一种口味的点心都能做出不同的花样,小船、玫瑰、蘑菇、年年有余,这些喜庆的老街坊点心,价格实在,滋味诱人,在平江路的小巷街道随处可见。
  再来就是苏州的名菜桂花糯米藕、清蒸太白鱼、蟹黄豆腐等,当然久居江南,这些菜色自然也不仅仅是苏州的独家菜谱,苏州菜色偏甜,清淡,符合我们江南人的口味,北方来的小伙伴因为点了一碗小馄饨,就认为原来江南的小馄饨是没有馅的,其实这就是小馄饨的精髓,一丁点肉沫是为了提鲜,小馄饨的皮薄而滑,与一点肉沫相结合,一碗清汤,拌上猪油、葱花就是最地道的吃法。
  姑苏评弹
  评弹又称苏州评弹、说书或南词,是苏州评话和弹词的总称。二人评弹,乐器为二胡、琵琶,以幽默的叙述加评论讲述老百姓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凄婉爱情以及英雄事迹。来到苏州不可不听评弹,说唱者衣着旗袍或长衫,古典气质,弹拨琵琶,评论历史,优雅不失逗趣,当然是用苏州话表现的,听不懂的建议提前了解下评弹的内容。
  在平江路上随处可见饮茶听评弹的茶室、餐厅,点上一壶茶就能够一饱耳福。当然也有本地老人最爱去的专注评弹的茶室,那里往往价格更公道,位于大儒巷中的茶室就是如此,一杯龙井20茶座,可以听上3个小时,这里鲜有游客,大多是本地的老爷爷,很奇怪的是很少有老妇人来听评弹,也许是跟古老的历史传统有关系吧。
  苏州市的平江路不仅仅是一条老街,更是为了保护古迹,传承悠久的历史文化。它完整地保留了人们真实的生活痕迹,没有经过新时代的搬迁动土,就顺着其最自然的态势发展,小小的街区融汇的是百年来人们点点滴滴的生活影像。没有摩天大厦的气派,不食山珍海味,每日清晨的小桥流水、豆浆小笼和傍晚清酒一壶都是生活有滋有味的真谛。
其他文献
在我国新疆,有片地区因其独特的风光,2010年上榜“最中国旅游城市”。  2000多年厚重的历史底蕴下,加上古丝绸之路要冲的优越地理位置,让这里成为新疆唯一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它就是喀什!  悠久的历史  灿烂的文化  浓郁的民族风情  富饶的物产  独一无二的风光  ......  让这里享有“喀什旅游,世间独有”的美誉  雪山、沙漠、湖泊、草滩  种种最极致自然风光的融合  古建、寺庙、古
期刊
你能想象吗?利用大数据可以让加工的羊肉变得更加美味,一个智能化无人生产车间居然可以包出传统的手工饺子,而一台小小的便携式仪器则可以迅速地检测出花生的品质……在北京举行的2018年中农科“营养健康”食品科技投资路演发布会上,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的专家们向公众发布展示的12项营养健康与食品智能制造的最新技术,让人们看到了未来餐桌上可能发生的变化。  据介绍,这12项营养健康与食品智能制造最新
期刊
摘要:目前人们的社会意识已经与传统的社会意识有着巨大的差别,并在此基础上产生了极大程度的进步。而较为先进的社会意识也使得环境检测工作面临着更加艰巨的现实性挑战。在对生态环境检测过程中运用具有较高创新程度的环保技术,能够使其检测范围及检测结果更加精准,而环保技术的进一步创新与升级也将为人类的可持续性发展起到极具现实意义的环保型助力。而在目前的环境检测及环保技术的应用过程中,仍存在着诸多层面的问题。本
期刊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旅游需求呈现出上升趋势,基于此,我国旅游产业拥有较好的发展前景。目前我国正处于体验经济时代,通俗地讲,体验经济就是服务经济的延续,属于第四种经济类型。在体验经济时代,顾客的心理感受是服务质量的衡量标准,基于此,为了保证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不受影响,从业人员应该对现行的景区管理制度进行优化,本文对此进行了深入讨论,供从业人员参考使用。  关键词:体验经济;旅游;景
期刊
除了高级的丝织品,绝大多数不是棉花,而是麻,因為中国最早接触的棉花(草棉)发源于非洲南部,经过一路传递,在战国时进入中国南方,但是在全境普及已经是公元12世纪时候的事情了。  那么所谓的麻又是什么呢?在西方故事中,有众多用荨麻编织的事情。这些草本身有很多刺毛,可以让人手上起水泡。《野天鹅》中的艾丽莎就曾采荨麻为她的哥哥编织衣物。想想都有些刺痛。  中国人穿的麻布衣服,不是从荨麻而来,而是从苎麻而来
期刊
每年的“双11”电商销售都会创下新纪录,但因物流产生的塑料包装品大规模使用,是否也刺激到你的神经?  现在,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在整个海洋、湖泊、土壤甚至空气中,都潜伏着微小的降解塑料。从浮游生物到蚯蚓,从鱼类到人类,都逃脱不了吞食微塑料的命运,整个生态系统都受到严重的健康威胁。  英国伦敦动物学会和国家地理研究院的科尔·德威说:“肯定没有单一的解决方案。”《科学美国人》杂志日前撰文称,材料科学家
期刊
摘要:煤矿井下煤炭生产的采集深度逐年递增,这带来了一系列技术、安全问题,巷道过断层施工是其中一项,急需我们提高开采技术,增强管理能力,以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本文主要分析了煤矿井下过断层的技术方法,介绍了调整割煤高度、割顶底煤过断层、沿断层走向掘进巷道等技术方法,同时分析了超前探测等技术对采区地面探查和物探钻探一体化方法的探查研究,通过该方法来更好地确定断层结构状态,对于过断层作业来说具有指导性意义
期刊
据外媒报道,剑桥大学的研究团队发表在《自然·材料》(Nature Materials)上的一项研究指出,目前一种由化石燃料生产的天然气,可以由仅使用阳光、二氧化碳和水的“人工树叶”制成,这或可用于开发可持续的液态燃料替代汽油。  研究人员受到光合作用的启发。在人造叶子上,两种类似于植物中吸收阳光的分子的光吸收剂与一种由天然丰富的钴元素制成的催化剂结合在一起。  当装置浸入水中时,一个光吸收器利用催
期刊
勤洗手、戴口罩、不扎堆……新冠疫情让人们的行为习惯发生了很多变化,可是你知道吗?这不是人类的独特行为,为了防止疾病流行,很多群居性动物都会采取“社交隔离”,有的做得比人类还要“自觉”。  很多社会性动物都会改变行为以遏制疾病传播  即使有时候事关生死,社交隔离对于像人类这样的社会性动物也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否则就不会有那么多人刚在家待了几天,就嚷嚷着“宅”不住了。  为了生存而与自己的同类保持距离,
期刊
中、奥、加等国的古生物学家在維也纳宣布,他们在一枚距今约一亿年的白垩纪琥珀中首次发现介形类,这是一种非常特别的甲壳动物。  该研究是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万晓樵教授、席党鹏副教授、邢立达副教授,维也纳大学本杰明·詹姆士(Benjamin Sames)博士和加拿大萨斯喀彻温省皇家博物馆瑞安·麦凯勒(Ryan C. McKellar)教授等学者共同承担的。  介形类属于甲壳类,也被称为种子虾或介形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