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丙酸倍氯米松鼻部应用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临床和实验观察

来源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taozhy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笔者介绍摇头试验的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对60名健康者及300例眩晕、头晕和平衡障碍息者作摇头试验。患者组摇头眼震出现率高,出现垂直或斜行眼震者具有定位诊断价值。本方法可作为临床神经耳科学眩晕患者的一项重要检查方法。
期刊
期刊
对10例全喉切除术后已行气管-食管造瘘术并安装发音管的患者,进行X线检查,观察咽食管段在吞咽、堵气管造口发音、不堵气管造口发音的表现,结果①多数患者咽食管段椎前有一软组织隆起,位于C5~6水平,隆起前方可见气柱影。②堵气管造口发音时咽食管段椎前软组织在钡剂经过时变薄。③不堵气管造口发音时X线表现提示气体未上升入咽。有椎前隆起者发音良好;无椎前隆起者发音一般。
本文观察了20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听性脑干反应的改变。发现波I、V潜伏期及波III~V间期延长,波I~III间期缩短,波Ⅲ潜伏期和波I~V间期未见有统计学意义的改变。在悬雍垂腭咽成形术后1~2个月重复测试16例,除反应阈降诋外,其他参数未见有意义的改变。这些结果提示了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对耳蜗和听觉脑干结构都存在影响,但对各部位的影响不尽相同;尽管悬雍垂腭咽成形术后1~2个月三个主要
期刊
以几种不同的测试参量测试了正常豚鼠的AP调谐曲线(AP-TC),旨在探明与AP-TC结果有关的测试技术因素。总体上看,测试音的频率越高,AP-TC越锐利(Q10dB越大)。同一组动物在相同测试条件下记录的AP-TC,其形态及各参量(Q10dB, CF阈值)在两次测试之间十分相近。用三种不同测试声级(阈上10、30、50dB)引出的AP-TC的形态大致相同,但其Q10dB值则随测试声级的提高而缓慢减
期刊
期刊
笔者观察了豚鼠声损伤后耳蜗内、外毛细胞静纤毛的形态变化与AP调谐曲线(AP-TC)某些参量变化间的关系。声损伤所用的暴露声为2kHz和6kHz纯音,声强为120dBSPL,暴露30分钟。结果表明,声暴露后与耳蜗毛细胞静纤毛受损部位相对应频率测试的AP-TC均有改变,进一步证明毛细胞静纤毛的功能状态与耳蜗的频率选择性密切相关。此外,观察到声损伤后AP-TC的特性频率(CF)移位,此现象在AP-TC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