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最低工资标准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 :商场现代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68631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基于福建省1998年-2011年的最低工资标准及若干个经济指标的数据基础上,采用逐步回归和因子分析的分析方法对最低工资标准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以人均GDP、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城镇职工年平均工资、社会劳动生产率、政府财政净收入为代表的收入因子与最低工资标准相关性较大,而城镇登记失业率、劳动年龄人口负担系数等社会保障因子与最低工资标准相关性较小。说明当前社会环境下,区域经济发展和消费水平极大影响到本区域最低工资标准的制定。
  关键词:最低工资 影响因素 逐步回归 因子分析
  一、引言
  最低工资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或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用人单位依法应向其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最低工资标准一般由一个国家或地区通过立法制定。这反映了监管机构维护劳动者取得劳动报酬的合法权益,保障劳动者个人及其家庭成员的基本生活。
  在我国目前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下,整体上仍处于“资强劳弱”的局面,加之劳动力总量过剩,工会失位严重,我国劳动者尤其是底端劳动力工资水平较低,因此实行最低工资标准具有其必要性,目的在于保证劳动者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收入,保障其基本权益。而最低工资能否达到这一目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最低工资标准的制定。
  1994年以来,我国各省市地区先后实行最低工资标准,直到2004年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最低工资规定》,最低工资标准增长缓慢。近些年来,我国地区、城乡、行业、群体间的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大量财富集中在少数群体手中,收入分配失衡愈加明显。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基尼系数为0.477,已超过国际公认的警戒线。因此为构建和谐社会,缓和社会矛盾,继2010年全国各省市陆续调高最低工资标准,2011和2012年再次成为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涨年。其中2011年全国24个省份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平均增幅22%;2012年也有23个地区对最低工资标准进行了调整。
  但在目前学界研究中,学者们对最低工资标准带来的失业效应、就业效应、人力资本投资影响还存在着争议。加之我国不少地区的最低工资标准也是建立在经验基础之上,缺乏科学合理的测算方法。因此,对我国各地区最低工资标准影响因素进行探讨,是制定合理最低工资标准的前提,对各省市最低工资标准的制定具有指导意义。
  二、最低工资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最低工资标准的影响因素很多,根据我国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令(第21号)发布的《最低工资规定》,确定最低工资标准一般考虑城镇居民生活费用支出、职工个人缴纳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职工平均工资、失业率、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可用公式表示为:M=f(C,S,A,U,E,a)。式中,M表示最低工资标准,C为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用,S为职工个人缴纳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A为职工平均工资,U为失业率,E为经济发展水平,a 为调整因素。
  而进一步参考国际上制定最低工资标准参考的相关因素,本研究参考魏章进、韩兆洲等人(2010)提出的影响最低工资标准制定的四大维度,分别是生活费用因素(如劳动者维持自身及其家庭生活基本费用支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社会保险费缴纳、劳动者赡养系数等)、分享与发展因素(如经济发展水平、劳动生产率、职工平均工资)、经济效应因素(如失业率、企业人工成本、产品竞争力)以及企业和政府支付能力因素(如企业利润水平、政府财政收入)。
  从可行性和科学性综合进行考虑后,本文最后选取以下影响指标:(1)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元/年);(2)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元/年);(3)城镇职工年平均工资(元/年);(4)城镇登记失业率(%);(5)劳动年龄人口负担系数(%);(6)社会劳动生产率(元/人);(7)政府财政净收入(万元)。
  三、实证分析
  1.数据收集
  本文从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网站搜集了1998年以来最低工资调整的相关政策,并从《福建省统计年鉴》收集了部分经济指标数据。统计见表1:
  2.描述性统计
  从上表可以看出,社会劳动生产率、人均GDP、城镇职工年平均工资的标准差较大,即从1998年~2011年,社会劳动生产率、人均GDP、城镇职工年平均工资的增长较大。而城镇登记失业率标准差最小,其次是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相差较小。同时,从纵向来看,1998年~2011年月最低工资标准约为610元,方差为216.90,具有一定差异性。
  3.相关分析
  其中最低工资标准用Y表示,人均GDP用 X1表示,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用X2表示,城镇职工年平均工资用X3表示,城镇登记失业率用X4表示,X5表示劳动年龄人口负担系数,X6表示社会劳动生产率,X7表示政府财政净收入。
  从数据质量上看,因绝大部分数据满足正态分布的要求,故采用Pearson系数表示其相关性。从上表可以看出,最低工资水平与人均GDP、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城镇职工年平均工资、社会劳动生产率、政府预算净收入之间相关性很显著,与劳动年龄人口负担系数较显著,与城镇登记失业率相关性不显著。
  4.回归分析
  从表4相关系数矩阵可以看出,各解释变量相互之间的相关系数较高,存在着严重多重共线性。因此采取逐步回归法对最低工资标准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再对各变量进行标准化后,得到模型如下:
  从上表可以看出,在关于最低工资标准影响因素模型的构建中,人均GDP、城镇职工年平均工资、劳动年龄人口负担系数、城镇登记失业率等因素均被剔除,仅剩下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因素、社会劳动生产率和政府财政净收入。这既是因为部分解释变量如城镇登记失业率指标对被解释变量的解释效果不显著,也是解释变量间存在较强相关性所导致。这与相关系数矩阵分析得到的结果基本吻合。   模型调整后的R2=0.990,sig=0.004,统计检验通过。因此写出回归模型为:
  (其中■)
  5.因子分析
  本文按照表1中的最低工资相关指标进行最低工资标准地区差异的因子分析,首先对数据进行了KMO和Bartlett 的检验,结果见表5。从结果可以看出,Bartlett球检验是显著的,说明存在因子结构;另外KMO=0.704,说明较适宜进行因子分析。
  采用方差最大旋转法得出公因子的特征值和贡献率,见表6。
  两个公因子的累计贡献率达到96.437%。因此可以取两个公因子,记作F1和F2作为所选7个指标的代表,它们包含了7个指标中96.437%的信息。由方差最大旋转法得因子载荷矩阵见表7。
  从旋转的因子载荷矩阵可以得出两个主因子:主因子F1与人均GDP、社会劳动生产率、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城镇职工年平均工资关系、政府财政净收入密切,我们将其命名为收入因子;主因子F2与城镇登记失业率、劳动年龄人口负担系数关系密切,将其命名为社会保障因子。从方差贡献率可以看出,全国31个省市最低工资标准的高低主要是由主因子F1即收入因子决定的。它解释了造成差异的70%的原因,而主因子F2只能解释27%的原因,对最低工资标准差异的影响较小。因此,因子分析的结论与相关系数计算得出的结论基本一致。
  计算影响福建省最低工资水平的因子F1与因子F2,并将其作为解释变量,建立因子回归模型如下:
  因子回归模型调整后R2=0.975,sig=0.000.由此可见,模型拟合度较高。从因子分析可以得出,目前我国劳动部门制定的最低工资标准与区域内经济发展及消费支出等有较密切的关联性,而与社会保障等因素相关性较小,这与多元回归分析的结果也是一致的。
  四、分析与结论
  利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本文基于福建省1998-2011年的最低工资标准及若干个经济指标,对最低工资标准差异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在前面实证研究和讨论的基础上,本文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以福建省1998年~2011年为例,当前最低工资水平与人均GDP、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城镇职工年平均工资、社会劳动生产率、政府预算净收入之间相关性很显著,与劳动年龄人口负担系数显著,与城镇登记失业率不显著。说明在当前社会环境下,本区域经济发展和消费水平极大影响到福建省最低工资标准的制定,而失业等因素影响较小。
  第二,由于各解释变量间存在严重多重共线性,本文使用逐步回归分析,从七个解释变量中剔除了四个因素。根据逐步回归的分析结果,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因素、社会劳动生产率和政府财政净收入对最低工资的制定影响较大,模型拟合程度达到0.990。说明目前福建省最低工资标准的制定建立在这三个因素基础上。
  第三,在因子分析中,结果表明以人均GDP、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等指标为代表的收入因子决定了最低工资标准设置的70%,而以劳动年龄人口负担系数、城镇登记失业率为代表的社会保障因子仅能解释20%,说明区域内的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极大地决定了区域最低工资水平。同时,在以后的研究中,不仅可以用该方法对其他省市进行分析,还可以选取更多省市的样本,形成面板数据,对全国最低工资标准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因此本文的方法和模型在以后的研究中都具有很强的推广性。对最低工资影响因素的探讨,对地区制定最低工资标准也很具有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魏章进,韩兆洲,余鹏翼. 最低工资标准影响因素分析[J]. 商业研究,2010,(11).
  [2]新浪新闻,我国基尼系数十年超越国际0.4警戒线[DB/OL].http:
  //news.sina.com.cn/c/2013-01-19/064926072495.shtml,2013-01-19/
  2013-4-13
  [3]新浪财经,四地再提最低工资标准 各地需每两年至少调1次[DB
  /OL].http://finance.sina.com.cn/china/20130105/041714188128.shtml,
  2013-01-05/2013-4-13
  [4]彭仁贤,韩兆洲. 最低工资文献综述[J]. 改革与战略,2011,(1).
  [5]韩兆洲,魏章进,高培. 我国最低工资统计测算模型研究[J]. 统计研究,2007,(8).
  作者简介:刘冬花(1993- ),女(汉族),江西赣州人,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本科,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是大势所趋。但是由于我国经济条件的制约,使得公允价值的适用条件不能满足,不能得到准确有效的会计信息。因此结合相关文献的研究分析,探究公允价值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  关键词:公允价值 可靠性 操作性 策略  我国最新会计准则将公允价值定义为,交易双方在熟悉交易环境的情况下,自愿的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计算。将公允价值引入会计
根据千金藤属植物中所含各种化学结构类型生物碱的分布,结合植物形态学,探讨了属内各类群之间的异同和亲缘关系。
在现代社会中,企业文化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企业文化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企业文化可以增强企业内部员工的凝聚力,提高企业的适应能力,有利于企业实现可持续
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的重要资源,人力资源成本也已成为企业成本费用中的关键成本,对企业人力资源成本的合理控制,提高人力资源成本的效益,是企业成本管理的重要内容。成本性态
目的:探讨影像存档及传输系统(PACS)在医学影像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放射影像科室承担教学的8个班级中随机抽取4个班作为影像存档及传输系统教学实验组,其他4个班级作为对
用杂环金属盐法,通过呋喃碳核苷中间体,合成了哒嗪,哒嗪酮等碳核苷,并讨论了反应机理提高了呋喃汞盐合成碳核苷的收率及立体选择性。
资金是企业发展的血液,是企业生存、发展、能否持续盈利的源泉和动力,是企业生存经营活动的根本。在竞争激烈的今天,企业更应重视资金的有效利用,让资金为企业提供更大的利益。
贸易全球化所带来的信息冲击和竞争压力,使得我国中小企业在信息化管理发展举步维艰。本文在探讨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管理的现状的基础上,对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管理中主要
综述了1994-1996年间在去甲二萜生物碱化学反应方面的研究。
海拔是山地植物物种、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本文对天山南坡巴音布鲁克高寒草地植物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沿海拔梯度(2460~3260m)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