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椿

来源 :新青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wd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喜欢香椿,单这“椿”字,就讨人喜——木字傍春,一棵树长在春天里,饱含满满的绿意和春天气息,让人瞅一眼就心生欢喜。想来老祖宗是偏爱椿的,天下那么多树,单把这一美名授予了它!
   椿在春分、清明时节开始生发、萌芽,橙赤、红嫩的椿芽倦曲如孩儿的粉拳,后慢慢舒展。但是,局外人并不易见识这一进程,通常,椿的嫩枝丫还没在枝头上踢腾开,就已被纷沓而至的袭扰摧折个净光,人们拗其头、折其脑、采其叶,无所不用其极。结果,兴匆匆赶去采椿的人,见到的永远是一幅光溜溜枝干光溜溜支楞在明媚春光里的景观,与滴翠凝绿的三月形成鲜明反差。
   椿因其美味和极高的营养价值而广受青睐,自古是人们尝春、咬春的野菜之一,可谓风行东西,南北通吃。民间所谓“春八仙”者,其中之一就是香椿,有“一箸入口、三春不忘”的說法。香椿在老北京人爱吃的炸酱面里也扮演重要角色。有一首关于制作炸酱面的歌谣是这样唱的:“青豆嘴儿、香椿芽儿,焯韭菜切成段儿;芹菜末儿、莴笋片儿,狗牙蒜要掰两瓣儿……”金代元好问曰:“溪童相对采椿芽,指似阳坡说种瓜。”古人长大明事理估计要比今人早,两个孩童隔溪采椿芽,竟已在操心种瓜点豆事宜了,说那片朝阳的坡地,用来种瓜正好。“嫩芽味美郁椿香,不比桑椹逊几芳,可笑当年刘秀帝,却将臭树赐为王。”宋代《图经本草》载,“椿木实,而叶香,可啖”。苏东坡也在《春菜》中留下了“岂如吾蜀富冬蔬,霜叶露芽寒更茁”的诗句。史书记载,汉朝的人们曾用香椿、荔枝作为贡品进献皇宫,深受皇上及贵人们的喜爱。
   椿的香颇奇特,类似于香菜或臭豆腐,好之者谓芳香,恶之者闻之掩鼻。这跟口味没关系,更多是习惯。袁枚在《随园食单》中说:“香椿拌豆腐,到处有之,嗜者尤众。”康有为也很喜欢香椿,其诗《咏香椿》曰:“山珍梗肥身无花,叶娇枝嫩多杈芽。长春不老汉王愿,食之竟月香齿颊。”梁实秋也在散文《豆腐》中描述:“香椿就是庄子所说的‘以八千岁为春,以八千岁为秋’的椿。取其吉利,我家后院植有一棵不大不小的椿树,春发嫩芽,绿中微带红色,摘下来用沸水一烫,切成碎末,拌豆腐,有奇香。可是别误摘臭椿,臭椿就是樗,本草李时珍曰:‘其叶臭恶,歉年人或采食。’”汪曾祺也曾在《人间滋味》中写道:“香椿拌豆腐是拌豆腐里的上上品。嫩香椿头,芽叶未舒,颜色紫赤,嗅之香气扑鼻,入开水稍烫,梗叶转为碧绿,捞出,揉以细盐,候冷,切为碎末,与豆腐同拌,下香油数滴。一箸入口,三春不忘。”可见香椿香郁独特,自古至今,还是好之者多。香椿拌豆腐可能是中国菜里面最有人缘的一道,从普通食客、文人到美食家、文化大师,不知有多少人对其心心念念,没齿不忘。究其原由,不是豆腐,还是香椿那卓尔不群的香。
   邻家院子里栽着几棵香椿,几支侧枝隔墙斜逸到我家院子,每年清明前后,叶梗透着鹅黄色的嫩绿,叶尖则呈玛瑙色的淡红,晶莹剔透,煞是好看。母亲总是让大哥踩把凳子上去,把椿芽细细采了,捆成一匝,给邻家送去。可是每次,邻家总是原封不动把椿芽退回来,说伸到你们家的椿芽就是你们的,只管吃了不用客气。过一年,我们两家总又要过一遍有关香椿芽的客套情节。我不解,说送来送去的,多麻烦。母亲道:椿芽发了不及时采,长成枝,遮阳,自家院子太阳会越来越窄;邻家栽的树,邻家的椿芽,长多大,隔多少年都是邻家的,关系再好也不能随便。这是母亲通过椿芽告诉我们兄妹几个一个朴素的做人道理。
   好东西往往是最纯粹的。香椿芽除了拌豆腐,基本就剩炒鸡蛋、凉拌和腌几种吃法,且做法都极简洁:第一步淖水,第二步即进入实质的炒、拌、腌阶段。老北京有种椿鱼儿,就是把淖水后的椿芽儿挂上蛋糊油炸成金黄色,貌似一尾尾小鱼儿。这吃法个人不推崇,想这么嫩生的椿芽儿,要经受热火狂油的煎熬,不是味儿。
   香椿营养丰富,富含钙、磷、钾、钠等微量元素,民间有“常食椿巅(椿芽),百病不沾,万寿无边”的说法,被称为长寿菜。《庄子·逍遥游》载:“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可见椿本身也是种长寿树。所以古时常用带“椿”的词来形容福寿绵延,例如“千椿”形容的就是千岁,将已过耄耋之年的父亲称为“椿庭”,取长寿的美好祝福之意。且椿芽生发极快,欣欣荣荣,古人也把香椿当作吉祥树,种在庭前屋后,既可年年迎春尝春,又寓意家宅兴旺。
   椿年年要为人类奉献几茬春嫩幼芽,成材率极低,我们见到的椿永远是关节暴突扭曲、一身斑疤、一树沧桑样子。但这不妨碍它成为一种优质木材,其木心红褐,略呈金黄,纹理通直花纹美观光润,且清香宜人,被誉为“中国的桃花心木”,并有“辟邪木”“百木之王”之称。
   一棵椿站在春天里,在骀荡的春风里不作声,成全了人们对一棵植物所有的审美和赞许,也成全了人们对自己贪欲的一次次放任。
其他文献
也许,你无法描述他的容颜,   但你会记得那是一张张笑脸。   也许,你记不清他的名字,   但你一定能回味到他们的温暖。   ——致志愿者们   由我校承办的第十二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正在进行,本次活动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怀着一腔热忱和无私奉献的心,协调各方,在诸多环节间架起沟通的桥梁,辛勤耕耘为赛事的顺利开展保驾护航。   他们是这场盛大活动中“最可爱的人”,他
01  没有与学霸相遇过,你就不知道什么是“学习”的最高境界。  学霸往往总像古龙、金庸小说中绝世高手洪七公、周伯通一等一的高手一样,也总是在不经意中,悄然走入你的江湖。  在老爸的威逼(考不上L县一高,就断绝好吃好喝好穿零花钱手机电脑,外加真牛皮皮带抡圆了揍屁股30 )、利诱(考上了L县一高,好吃好喝好穿,外加一部IPhone7)下,已无退路,只有拼了。“梅花香自苦寒来”,这诗句是写给咱的。“两
6月29日上午,由团广东省委、省文化和旅游厅、江门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19年“创青春”广东青年文化和旅游创新创业大赛在开平市正式启动。  据悉,本届“创青春”广东青年文化和旅游创新创业大赛按行业分为城市文旅组、乡村文旅组及地方文化遗产项目设计竞赛组等三个组别。自6月起至10月,大赛将通过初赛、复赛、决赛三重晋级赛制评出优胜项目,并配套举办“创青春”文旅專项资本对接会、文旅产业(广东)发展论坛、
一袭丝绸,一件青衫,本来是用来御寒的,用来保暖的,可是,我们的祖先却穿出了一种婉约,一种美丽,一种飘逸,一种潇洒,行走在竖行文字里,出现在诗词歌赋里,让我们回望来路,赞叹不已,也敬羡不已。   这是因为,穿衣人行为文明,素质高雅。   因为有素质,有文化,古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就显得优雅,显得自然,让人在文字中读到,在画里看到,内心都会产生出一种恰到好处的感觉,产生一种心向往之的感觉。  
人的一生都在啼哭,都在谩骂,都在戏谑,都在寻找,都在不停地说话。白天说白话,夜晚说些黑话。与别人说,与自己说。   话语滔滔不绝,总怕埋没了。   话语什么时候开始增多的,连自己也不知道。   所有心理,所有行为,所有表情,都成为生动的话语,一种彰显和标榜自己的话语。   一群研究语言的学生把自己说过的话录了音,分析自己的语言,惊奇地发现,他在一段时间里所说的话90%都是废话,只有1%的有
久闻皖南的塔川秋色在国内很有名气,这次皖南采风发现,确实是很漂亮,用句毫不夸张的话来说,真是“塔川秋色甲天下!”塔川位于皖南山区的安徽省黟县,有“中国画里乡村”之称。每当秋季时节,树木、田野和村庄构成风景如画、独具特色的秋季美景。  美丽的塔川   塔川村位于安徽省黟县东北部,始建于南宋绍熙年间(公元1131年),至今800余年。它背倚黄山余脉,云蒸霞蔚,恰似山水长卷,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一体
研究表明,孩子三岁以前的词汇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成年后表达上的差距。如何使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讲故事无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生活中,许多年轻的爸妈要么没时间难以坚持,要么故事讲得平淡不能坚持。90后女孩廖思琦创立的“读个小故事”APP,可以解决这些烦恼。平台汇集了大量优质的改编故事可供选择,特别酷的是还有录音播放和美化功能,家长和孩子可以自己创作和录制故事,普通人也可以变身故事大王。  宝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城里兴起了共享单车。黄色的自行车随处可见,方便又实用,低碳又环保,深受人们的喜爱。  周末,顺应新潮流,骑着单车去郊外,爬坡时弓着腰,左一脚,右一脚,用尽了气力,身上好似洗了桑拿,细汗淋漓的,好在有上坡路的艰辛,就有下坡路的闲适。下坡路时,可以在单车上毫不费力气的享受骑单车的快意,尽情欣赏路边的风景。  许是久缺乏锻炼,回家后,双腿开始酸疼,不禁笑道:“怪不得共享单车盛行,这是锻
澄澈湖水静拥翠缎的植被,路边凝稠野蔷薇的香味。  她停车搜寻野蔷薇,拍照,深嗅倾醉。艳黄的罩衣吸引蜜蜂绕她飞。她惊吓,逃离,蔷薇的刺拽住衣背。  “救命呀!”刺耳的呼叫,他跑来,举起手中的葫芦,口哨一吹,蜜蜂瞬间退飞解了她的围。  “谢谢你救我。”  自此,他的身影融入她心扉。“鄉下穷小子,你跟着他一辈子会受累。”妈妈的话时常在耳边轰响如雷。  她暗地里支援他土地流转,共谋大面积种植玫瑰,观赏,采
春寒料峭,一丝丝细雨无声地洒入青青的竹园。  在一夜之间,破土而出的你从根的部位,从一点小小的毛孔里,以一腔热情的执着,燃起了一支坚定的绿焰。从此,无论是风吹雨打还是寒流捆身,你依旧以上为方向,以直為道路,穿一身翠绿的裙摆,挑起生命中一个又一个永青的年轮。  在锋利的刀刃之下,你忍受住虔诚的雕刻,借助长歌作一次次动情的表达。浪迹天涯的游子曾多少次为你垂泪?江河湖海曾多少次为你奔放豪情?就连那个终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