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学批评实践和文学理论的研究总是互释、互证的。王士祯秉承以"神韵"为核心的诗学观念,在《聊斋志异》评点中沿用了中国古代传统诗论审美印象式的批评模式。而但明伦继承金圣叹的"细读法",并借鉴古文章法,探求文言小说的表意结构,在方法论意义上,更贴近小说文体特征,代表了清朝晚期小说批评和理论的"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