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北方大豆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来源 :新农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tter_d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豆是北方农业种植中的主要作物,关于大豆的种植质量需要在病虫害防治技术中取得突破,才能从实际种植生产中有效的预防相关病虫害问题对大豆产量造成的影响。本文从北方大豆种植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深入研究了关于大豆种植的病虫害防治技术,旨在为农业生产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北方;大豆种植;病虫害防治技术
  0  引言
  由于我国北方地区的气候相对寒冷,与南方地区的气候存在现实差异。在北方的大豆种植中,许多气候因素对大豆作物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农业生产者可以采用不同的种植方法培育大豆作物,或是选择轮作的方式搭配耕种。大豆是常见的经济作物,是一些食品的主要原料,所以其具有粮食作物的价值,对人们的生活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1  北方大豆种植技术的内容
  1.1  大豆生长条件
  大豆属于一种普通的农作物,在我国东北地区具有较大的生长空间,而东北地区可以为大豆的种植提供良好的环境。如我国黑龙江省等地,土地较为肥沃,适合大豆作物的营养需求,短光照的环境可以促进大豆开花成熟,有利的自然条件能够满足大豆作物的生长要求。而纬度较高的区域实际光照时间长,会延长大豆的成熟时间。
  1.2  选择适宜品种
  目前市面上的大豆品种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农业生产者在种植大豆时,要选择抗病能力强的大豆品种,使其能够充分的适应当地的生长环境,初步保证大豆作物的出芽率,再进一步安排之后的种植工作。大豆种植的产量会影响农业生产的效益,初期的发芽率与后期的最终产量息息相关,所以在大豆种植的初期对品种进行把关非常重要,充分发挥品种性能的优势,符合农业种植的实际要求。
  1.3  充分整地
  在大豆种植的过程中,农业生产者应合理的进行整地工作,对大豆品种的生长与发育起到促进作用。合理整地可以有效的降低病虫害对农作物生长的威胁,减少土地中的杂草,改善土壤中的养分结构,保证其出芽率。整地要彻底,通过翻耕土壤将深层的土壤暴露在阳光下,利用阳光中的紫外线杀死土壤中的病菌,为大豆作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大豆作物在生长的过程中,其根系会在土壤中形成上虚下实的状态,需要农业生产者进行合理翻耕,才会促进作物的良好生长,实现提高产量的目的。
  2  大豆病虫害防治技术
  2.1  农业防治工作
  在防治大豆病虫害的工作中,农业生产者可以考虑从病虫害的来源进行防治,如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抗病害性强的种子,种子自身的抵抗能力较强,那么抗病虫害的效果也会非常出色。如果大豆作物在生长的过程中出现杂草问题,农业生产者要重视对杂草的清除,降低虫害的发生几率。如果出现病虫害,首先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分析病虫害的源头,将已经出现病虫害的植株清除,排查田间的病虫害发生情况,制定防治方案。
  2.2  选择适宜农药
  农业生产者在种植大豆作物时,需要从农业管理的角度完善防治工作的内容,在开展病虫害防治的过程中,首先从病虫害的源头最大限度的避免病虫害发生,虽不能完全达到预期的效果,但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危害,之后再采取人为的措施加以防治。施用农药是常见的病虫害防治方法,对于农药的选择十分重要,农业生产者应该尽可能的选择低毒、低残留的农药,根据施药的标准进行用药,用药的次数不宜过多,可以根据大豆作物的生长态势来制定施药的方案。农药防治作为一种直接处理病虫害的方法,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得到了普遍的应用,为大豆植株生长起到保护作用,预先掌握大豆病虫害的信息是开展防治工作的关键,大豆作物容易出现的病虫害有多种类型,农业生产者可以通过观察判断其病虫害的所属类型再进行防治,方可取到良好的效果。如采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农业生产者需要严格控制农药的用量,避免农药对大豆的健康生长造成不良影响,可以通过喷洒、雾化等多种形式进行防治工作,将病虫害对作物的影响降到最低,保证作物产量。
  2.3  综合防治病虫害
  对于大豆作物在生长周期中可能出现的病虫害问题,农业生产者不应选择单一的防治方法,结合农业防治方法、生物防治方法及化学防治方法,发挥其综合性的优势,更容易取得明显的防治效果。如对大豆作物中常见的蚜虫,采用农业防治方法,通过翻耕等方式杀死蚜虫的虫卵并不彻底,再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在田间放出蚜虫的天敌昆虫,利用生物链捕杀蚜虫,可以有效减轻蚜虫对大豆作物生长的危害,之后再适当的施用化学药物清理农业防治方法與生物防治方法遗留的害虫,最大程度的降低虫害对大豆作物的影响。
  3  结语
  北方地区的气候条件适合大豆作物的生长,但在种植大豆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病虫害的问题,农业种植者对于大豆作物的病虫害问题要采用综合防治的方法,详细分析大豆作物的种植条件,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提出合理的种植建议,减轻病虫害的发生几率与影响范围。从大豆作物的选种阶段开始,农业生产者就应保持科学的态度开展相关工作,在播种及作物生长周期的防治工作中,树立绿色防治的理念,加强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意识与力度,积极做好病虫害防治的辅助工作。
  参考文献
  [1] 张博.北方大豆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J].种子科技,2020,38(11):48,50.
  [2] 张佰文.北方大豆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J].农家参谋,2019(8):62.
其他文献
摘要:伴随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农业生产发展的步伐也越来越快。本篇文章就将深入研究棉花田间管理工作的具体方案,以及提升病虫害防治技术的战略措施,希望能够给相关工作者一些启迪和帮助。  关键词:棉花种植区;田间管理工作;病虫害防治技术  1 在田间管理棉花时的具体要求  1.1 严格把控棉花种植的密度  棉花的种植密度直接关系到棉花枝干的生长情况、棉花的总体产量以及种植棉花
摘要: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之一,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都有种植。但是在进行种植玉米的过程中,往往会受到玉米病蟲害的危害,造成玉米出现产量降低质量下降等问题,严重的影响广大玉米种植户的经济收入,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随着我国农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玉米病虫害的防治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本文通过在玉米的生长过程中所遇见的病虫害情况进行分析,通过采取相应的方法来进行有效的防治,为当前的
山西沿黄有数量众多文化内涵丰富的传统村落,但旅游经济发展滞后。分析山西沿黄旅游带传统村落富含的文化旅游资源,提出发展文化旅游需加大村落的保护与开发,发展沿黄文化体
介绍了2020年拖拉机市场销售情况,并结合市场环境分析,对2021年拖拉机市场走势提出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