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改革

来源 :决策与信息·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asdna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型城镇化”这个词条被广大百姓所熟知是在党的十八大以后。当前城乡问题与矛盾依然较为突出,要想真正意义上实现新型城镇化,必须大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改革,让城市流动人口真正融入城市生活。本文分为三大部分,一是:简述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二是:说明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即不足之处。三是:要大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改革。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核心;制度改革
  一、新型城镇化的内涵界定
  (一)新型城镇化更强调“质量”
  从城乡建设角度来看,新型城镇化更加重视“质量”,不再单纯追求速度,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发展新型产业和信息化产业,追求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城镇化道路就是要改变这种状况,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建设新城镇。
  (二)新型城镇化就是新农村建设
  新型城镇化的另一个含义是指新农村建设,就是财政加大力度支持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体系,鼓励支持和引导农民就地转移融入城镇,实现自主式的城镇化,与市民享受均等的公共服务。它强调搞城镇化并不是强迫农民离开土地,抛弃农村,大量涌入城市,而是通过建设农村,使农村繁荣起来,成为嫁接乡村和城市的新城镇。
  (三)新型城镇化就是农民市民化
  在我看来,新型城镇化就是要注重社会和谐发展的城镇化道路,让进城农民享受到城市的优越生活条件,同市民共同享有教育、医疗、卫生、养老、住房、最低生活保障等方面的权利。积极引导他们改变原有意识和生活方式,促进农民尽快适应城市生活,实现进城农民的市民化。
  二、新型城镇化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中国的城镇化没有先例,再加上我国又是一个农业人口占多数的国家,因此在城镇化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城乡二元体制”问题
  城乡二元体制指城市和乡村两种管理制度,地区划分为城市型和区域型行政区域,人口划分为农业和非农业人口,这就形成了我国的“城中村”。它们在土地权属、户籍制度、行政管理上仍然保持农村模式,保留一定的独立性。因为在城乡二元管理体制和土地二元所有制结构影响下,农民可以低价甚至无偿获得土地使用权,集体将宅基地按户分拨,获得尽可能多的租金。这种现象严重影响城镇化进程,因此必须加快推进土地制度改革。
  (二)第三产业基础薄弱,城镇发展后劲不足
  城镇化需要带动农村人口充分就业,扩大内需,从而促进城乡统筹发展。而当前我国的第三产业发展并不乐观,长期滞后于第一、第二产业,吸纳劳动力的功能发挥不到位,不利于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阻碍了城镇化进程。因此推进城镇化向前发展,走中國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需要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提升第三产业发展水平,把推动服务业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
  (三)农村人口转移中市民化进城缓慢
  城镇化进程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农村转移人口还没有完全转化为市民,尽管放宽了对进城农民的落户条件,却不能与城市居民享受同等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待遇。我国固有的二元户籍制度将身份与资源权力相结合,形成了农民和市民的身份等级差别,使得他们依然没有获得“市民”身份,也就在社会地位、公民权利以及其他发展机会都无法与城镇居民比拟。因此要加快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必须改革我国的户籍管理制度。
  三、大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改革
  在一个超过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搞城镇化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那么如何走出一条符合国情,造福人民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思考的一个重大课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瞻远瞩,提出全面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一)加快推进土地制度改革打破城乡二元结构
  在城中村区域,很多村民出于利益的诱惑,寻找各种可以利用土地得到利益的渠道,严重制约了城镇化的健康发展,阻碍了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因此必须统筹推进土地制度改革。一是探索建立进城农民工承包地和宅基地、住房等土地资源的自由处置权,允许农民依法对土地出租、转让、置换、入股等方式流转,为进城农民提供更多的生活来源。二是改革用地市场,促进农地入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今年两会期间,人大代表“十三五”规划草案又提出,对于进城农民可以继续保留农村权益,特别是承包地,给农民留点后路让他们放心进城。
  (二)提升产业结构实现高质量城镇化
  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就是要追求更高质量的城镇化,实现高质量城镇化,产业是龙头,必须把发展产业作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任务抓实抓好。各城镇要依托资源禀赋、产业基础,以示范工业园区和农业产业园区为载体,建设一批高水平项目,使产业园、商贸区成为吸引人口集聚、带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的平台,实现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同时在城镇化进程中必须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的干扰和损害,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控制开发强度,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城镇化各方面和全过程。
  (三)推行“人地钱挂钩”政策有序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当前实现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首要任务就是有序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有序解决已经进城就业、居住的农业转移人口的城镇落户问题。而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仍然较为明显,农村转移人口的落户问题依然是解决城乡一体化的难点与重点。他们在教育、医疗、住房、就业、养老等方面都未能享受到与当地人口同样的待遇。这些问题不解决,城镇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会受到影响,因此必须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对城镇常住人口全覆盖,使他们对居住的城镇更有归属感和认同感,协同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参考文献
  [1]李楠.以人为本的中国型新城镇化建设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5年第八期.
  [2]田富强;刘鸿明.城乡统筹的土地资源配置战略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2015年第二期.
其他文献
营改增是我国税制体制改革的重大政策部署,实施营改增最终的目的就是降低企业税负.本课题以建筑安装企业作为研究对象,从税负、会计核算等方面分析了营改增政策对建筑安装企
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与IpaC相互作用的真核细胞蛋白.首先将IpaC全长基因克隆到诱饵蛋白载体pGBKT7中,以构建的pGBKT-IpaC为靶蛋白质粒,筛选人HeLa细胞cDNA文库.在2×106个
近年来,我国汽车生产企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当前,汽车生产企业加强固定资产管理,能有效增强自身的经济效益,并有效提升生产运营水平,实现良好发展.本文简述了汽车生产企
【摘要】“一带一路”的建设,是新时期中国为推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而提出的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模式。当下,“一带一路”战略深化面临复杂地缘政治阻碍“一带一路”战略良性发展;我国经济增长放缓,地方债务问题加剧,债务风险严重制约“一带一路”国内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大国间经济政治博弈日益激烈,为“一带一路”战略落实带来严峻考验三个重要挑战。如何在战略深化过程中,认识问题、创新战略、应对挑战,已经愈发重要。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通过管理制度创新摸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组建企业工程项目经济稽查大队,形成一套有效的管理体系,超前监督和预警及时发现与纠正项目经营及执行过程中存在的经济问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