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西地区小杂粮产业现状及发展前景

来源 :农民致富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caohuozi12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近年来,小杂粮因其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保健养生作用备受青睐,人们对小杂粮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借助农业生产结构大调整的契机,辽西地区依据当地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结合实际情况,广泛开展小杂粮种植活动,并逐步向产业化、规模化、科学化方向发展,是实现我国农业生产现代化发展的必然。
  [关键词] 辽西地区 小杂粮 现状 发展前景
  [中图分类号] S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5)08-0042-01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进一步推进,辽西地区的小杂粮产业得到飞速发展,但是在具体的生产实践过程中,还有很多问题存在,所以时下对辽西地区小杂粮产业现状进行深入调查了解,从而制定合理发展计划和高效的解决措施,对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稳步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1 辽西地区小杂粮产业现状
  辽西多属丘陵山区,是典型的半干旱地区,土地资源丰富、气温高降雨少、日照充足等等,为小杂粮农作物生长的提供良好条件。不仅种类繁多、种植广泛,而且品质优良,在全国享有很高的声誉。目前,辽西地区的小杂粮耕种面积数万亩,将近占主要耕地面积的一半。谷子的种植量最大,占小杂粮的80%以上;其次为绿豆、小豆等豆类;黍子、其次是葵花、大豆、芝麻、绿豆等、芝麻、向日葵种植面积较少;向日葵主要以油葵为主。目前,辽西地区最主要的油料来源就是芝麻和向日葵。值得一提的是,如今向日葵食用油得到大力推广和食用。
  2 小杂粮种植的重要经济作用和社会效应
  2.1 小杂粮种植使土地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提高经济效益
  小杂粮种植具有抗干旱耐贫瘠,易于耕种、便于管理的特性,使土地资源利用最大化,提高播种指数,增加经济效益。小杂粮是当地最主要的农作物,在辽西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中作用重大。
  2.2 小杂粮种植为畜牧养殖业发展提供条件
  辽西畜牧养殖业的发展速度很快,无疑需要大量的饲养材料,小杂粮农作物为其提供丰富资源。粮草兼收,大大提升了种植户的经济效益,小杂粮的种植生产为畜牧养殖业的顺利发展提供了保障。
  2.3 具有绿色纯天然品质,易于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因为小杂粮生产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抗逆性,病虫害的发生率很低,实施的管理方式较为粗放,农药的使用量小,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非常有益。比如绿豆具有清热、解毒的重要作用,药用价值很高,是消夏解暑的必备品。
  2.4 独特的生长习性,成为避灾救灾的重要物资
  由于辽西地区常年干旱少雨,自然灾害比较严重。小杂粮生长周期短,小杂粮作物只要在“芒种”之前播种即可成熟。并且投资少、见效快、经济效益高,所以种植小杂粮常常被用作避灾救灾的必备物资,弥补粮食不足,提高经济效率。
  3 辽西地区小杂粮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 多代利用,品种老化
  辽西地区的小杂粮种植多数为农户自产自用,多代种植,品种质量出现严重退化、老化、混杂现象,品种更新换代形势迫切。
  3.2 思想观念陈旧、生产条件落后
  辽西地处偏远地区,经济贫困,新技术和新产品推广应用较慢。农户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对新技术新产品的接受能力差,受传统种植习惯和陈旧小农思想观念的影响,小杂粮种植技术落后,管理模式粗放,导致农作物产量不高,经济收入微薄,小杂粮产品多数为自产自销。
  3.3 缺乏品牌意识和营销理念
  辽西地区虽然具有小杂粮生产资源优势,但是在加工销售过程中缺乏品牌引领。经营者对品牌营销理念认识不足,品牌经营势力较弱,缺乏专业品牌的深度开发。
  3.4 深加工规模不完善,龙头企业缺失
  小杂粮农产品多为原粮销售,粗加工产品多,深加工设备落后、不足现象严重。虽然目前辽西地区粮食加工企业众多,但是能够带动农户形成产业链的龙头企业犹如凤毛麟角。
  4 辽西地区小杂粮产业发展策略
  4.1 更新思想观念,树立小杂粮产业战略性发展理念
  政府加大宏观调控力度,以科学发展为引导,转变思想,创新发展;重视发展小杂粮生产的作用,调整小杂粮产业发展的地位,制定有利的发展措施;发挥地域优势,优化产品种植结构,建立有效的价格机制,促使辽西地区小杂粮产业发展步入稳固发展的快车道。
  4.2 提高种植水平,优化品种质量
  加大经济投入,培植销售市场好、高产、优质的小杂粮品种,并强化推广种植 ,提高小杂粮种植技术水平,实现小杂粮种植现代化、科学化,确保产品的高产、质优,满足市场需求。
  4.3 加大宣傳力度,促进小杂粮产业现代化发展
  世贸组织的加入,为辽西地区小杂粮产业发展带来了巨大商机,借助有利商机和自身资源优势,科学组织、多方入手,加大宣传力度,扩大辽西地区小杂粮产业的知名度,拓宽产业销售渠道,进一步推进小杂粮生产、开发快速发展。
  4.4 注重品牌建设,构建科学的生产链条
  不断创新发展,加大品牌建设的力度,致力于高端产品、优质产品的生产、开发, 引进先进的加工技术和生产设备,促使小杂粮加工、包装质量和品位的提高,打造独树一帜的品牌产品。
  4.5 发展龙头企业,带动小杂粮产业发展
  辽西地区小杂粮加工销售企业普遍规模小、发展慢、效益低,很难带动产业的发展,对小杂粮种植户的经济收入造成很大影响。目前,小杂粮产业经营优势得以发挥的关键是加大对小杂粮产业的扶持力度,快速提高加工量和销售量。龙头企业的建立是促进小杂粮产业化发展的关键。
  5 辽西地区小杂粮产业发展前景
  温度和光照是小杂粮生长的基础条件,辽西地区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地理条件,成为我国小杂粮生产基地。这里的小杂粮产品绿色自然,籽粒饱满,市场销售形势好。辽西地区小杂粮产品具有较大的市场占有率。种植小杂粮农作物不仅合理利用土地,提高农户经济效益,改善消费者的食品质量,增加了创汇增效能力。由此可见,小杂粮在辽西地区的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可观。
  结束语
  综上所述,辽西地区小杂粮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相关部门应当积极行动起来,合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加强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建立长效机制,对于推动农业经济科学发展发展作用重大。
  参考文献
  [1]郑清理,高瑶琨,陈玉成,孙桂玲.辽宁省小杂粮产业现状及发展前景[J].杂粮作物,2005,02:121.
  [2]李玉勤.杂粮产业发展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
  [3]郭志利.小杂粮利用价值及产业竞争力分析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
其他文献
吉林省是全国重要的大豆生产省份,应用先进的栽培技术对于提高生产产量与大豆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大豆垄上双行种植的高产栽培技术在省内外的推广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大豆产
与石油天然气、给排水等管网工程的不同,采用水平定向钻进敷设电力电缆保护管的非开挖工?程,多具有一次敷设管道数量多、单次穿越距离较短、保护管材质各异等特点,采用现行的
通过使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三维模型,研究内撑式深基坑内被动区坑底加固对基坑变形的影响,讨论基坑坑底满堂、裙边、抽条、格栅等四种不同加固方式对坑底隆起和围护结构侧向
20世纪后期中国美学的民族文化个性本位立场与其强烈的国际认同诉求相矛盾。中国美学不只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人类。中国美学要成为科学,就要以普遍性追求为最高宗旨。走出民族文
香港,一个拥有700万人口,高楼大厦林立,现代化技术遍地的“超级城市”。香港最大移动运营商CSL拥有双制式、三频段、四张网络这样的复杂系统,要想在充分竞争的环境下保持优势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