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成长,不曾忘怀

来源 :少年博览(阅读与写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gzhilin1235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成长的那一站,我始终不曾忘怀。因为那一站的道路永远是九曲十八弯;那一站的风景永远是丰富而多彩;那一站的人与事永远是热情而美好。
  有一幅画面成为了那一站中的别样风景。
  那是六年级的“六一”联欢会,也是属于我们的最后一个“六一”。在那短短的90分钟里,我流了三次泪。
  在隆重的开场白之后,首先迎来的便是张仔韩与大班长的对唱——《EiEi》。接着,便是我们的集体朗诵《再见》,这是一篇特别真实并贴切近况的文章。当最后我们的声音落下时,掌声雷动,同学们一个个泪如雨下。看着他们的面孔,想到我们即将各奔东西,我无法忍耐心中的伤痛,急忙跑去后台,与他們抱头痛哭。
  ——这是第一次落泪,是不舍的泪。
  几个节目过后,我们迎来了第一个大合唱《栀子花开》。教室里响彻着我们清脆的歌声,连老师都被我们感染,一边低声歌唱,一边小声哭泣。一曲唱尽后,我们将前期精心准备的礼物送给各位老师。当我看见老师慈爱的面容时,两行热泪又从我的眼眶里溢出,我很庆幸,能遇到如此和蔼又认真的老师。
  ——这是第二次落泪,是幸福的泪。
  到最后,所有同学不约而同来到了舞台中央,唱着最后一首歌。曲终人未散,突然,正为我们拍照的老师大声地喊着:“同学们,老师爱你们!”话音刚落,“老师,我们爱你!”便伴着眼泪从我们口里喊出。
  ——这是我最后一次落泪,是五味杂陈的泪。
  “栀子花开,so beautiful so white。这是个季节,我们将离开。”人的一生中,会有许多次别离,我们无法阻止,只能坚强面对。但愿下一站,我能破茧成蝶。不过,请相信,我不会忘记这一站的每一张可爱面孔,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
其他文献
开篇简洁。连接了叙事的时间和故事发生的时间,引发了对往事的回忆。  环境描写,既烘托了“我”内心的苦闷,又为下文写“温暖的脚印”作铺垫:因为下雨,更容易留下脚印。  一个“打发”,写出了内心多少怨气,为下文写自己的不满、不甘、迷茫作铺垫。  又为下文写“我”的“折起”“展开”通知书和“迷茫”的心理作铺垫。  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具体而又细致地写出了“我”内心的不平、无奈与迷茫。  “沉默”与“对话
期刊
在书虫小编的日常工作中,常常会用到《现代汉语词典》等工具书,对于不确定的字词的写法、用法,我必须搞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才能放心地将它们印刷出来。然而让书虫感到困惑的是,上学时许多字的“规范读音”现如今竟悄悄变成了“错误读音”;经常被读错的字音,现在已经成为了对的……  被抛弃的韵脚  还记得唐代诗人杜牧的《山行》吗?“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书虫学到这首诗时,语文老师谆谆教诲:“斜”一
期刊
每天每天,我们都在这个城市漫游,但更多的时候,所专注的是心中的欲念,而忘却了身边的美丽……  ——题记  我爱这小城  我是一个骑自行车上下班的人,这不单是因为离家近,也不单是骑自行车可以锻炼身体,更因为骑自行车能让我整个人行走在空气里。行走在空气里,人的视线是开阔的,掠过眼睛的就不只是行人和车辆,不只是楼房和广告牌,还有街两旁的树木和花草;行走在空气里,还可以零距离感受风的粗犷或温柔,感受雨或雪
期刊
新事物在一开始的时候并不完美。但人都是可变的,也是需要引导的,肯定会去调节和适应。以共享单车为代表的“共享经济”已提出这样一个议题:中国人的信用如何从熟人社会走向陌生人社会,怎样从对社会资源的更多占有,到共享、分享,更合理、科学地加以利用。可能不少人此前都还没有准备好,但现在随着共享单车的出现,它已经摆在了我们面前,只有去思考化解的方案,积极地应对,整个社会才能進步。  关于阅读  当下许多同学喜
期刊
各位盲童朋友:  我们是朋友。我也是个残疾人,我的腿从21岁那年开始不能走路了,到现在,我坐着轮椅又已经度过了21年。残疾送给我们的困苦和磨难,我们都心里有数,所以不必说了。以后,毫无疑问,残疾还会一如既往地送给我们困苦和磨难,对此我们得有足够的心理准备。我想,一切外在的艰难和阻碍都不算可怕,只要我们的心理是健康的。  我们残疾人最渴望的是与健全人平等。那怎么办呢?我想,平等不是可以吃或可以穿的身
期刊
恍惚间,听见了风儿的歌声,看见了叶子的舞蹈,闻见了瓜果的芳香。我知道,秋天来了。  ——题记  一切都好像是瞬间到来的样子,那么轻,那么快,昨日似乎还烈日当空,今天却已凉风拂面。这是一个神奇的时节,好像过了一个特定的时间,天气就立马变凉,从炎热烦闷的夏,切换成凉爽轩朗的秋。  阳台上的小花坛里,竟藏着两只小蚱蜢。也不知道它们是从哪儿来的,竟会藏在我们家的花坛里。也许,它们早在春天、当自己还是卵时就
期刊
亲爱的同学们:  自身遭遇的不幸,让史铁生先生一生都在不懈地追寻着生命的意义,追问活下去的根據和理由。1993年,史铁生写下这封给盲童朋友的信。在信中,他以切身的体验向盲童们讲述了自己对于苦难的认知和对残疾处境的思考。  我们每个人先天的条件并不相同,但这并不防碍我们用平等的眼光来对待别人和自己。如果一定要找出对所有人都公平的事物,那么除了阳光雨露,书籍必居其一。书本的大门向世界上的所有人敞开,阅
期刊
不久前,河南省驻马店市西平县一名小学老师的辞职信爆红网络。这位老师是某小学四年级的班主任,他把学生在校默写古诗的成绩和照片发到了家长群里,引发了部分家长的不满,更有甚者威胁说要到教体局投诉。结果,该老师为此事提出辞职……对于这件事,同学,你怎么看?  曹鑫宇(八年级):  公开成绩排名能够鼓励成绩进步的孩子。其次,那些成绩不太理想的同学,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成绩找到不足,改变自己的学习态度,从而对症下
期刊
桃子碎碎念  对于手账玩家来说,写手账更像是一种仪式——郑重地、精心地把自己的想法和创意全都融入方寸间。而在桃子看来,会不会画画、字写得美不美并没有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享受這个想象力爆棚、个性又自由的创作过程。  没有美术天分怎么办?美术功底薄弱的同学们,可以尝试拼贴。利用各种元素的拼贴完成画面构图,达到1+1+1+……>n的效果。  拼贴的素材可以是纸胶带,也可以是身边随处可见的纸品。  1. 可
期刊
山之畅想  一路西行。山,一座又一座,连绵不断。羊,一群又一群,悠然自若。牛,一片又一片,壮丽豪放。青海的山,近看,巍峨壮丽,如天空的脊柱;远看,如一片汪洋大海,好像在掀起巨浪的一瞬间被静止了,那些牛呀,羊呀,就如同海面上翻腾的鱼,在绿油油的海面上嬉戏……  我们坐着汽车在优雅的盘山公路上行驶,山在视线里绵延,而路不像是卧在山中的巨龙,倒像是一位仙女将她最漂亮的丝带放在了壮丽而又充满生机的大地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