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增雨在抗旱减灾中的应用

来源 :农业灾害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23456_ga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时代在飞速发展,科技越来越新颖,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已经能够通过高科技手段影响天气。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导致洪涝灾害、旱灾等自然灾害常常出现,人们利用高科技技术影响天气,将人工增雨技术运用到抗旱之中,使得灾情能够迅速缓解。文章阐述人工增雨在抗旱减灾中的应用。
  关键词 人工增雨;抗旱减灾;应用
  中图分类号:P426.61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305(2021)03–0033–02
  全球气温变暖,使得极端灾害现在越来越常见。辽西地区素有“十年九旱”,而且还呈加重的趋势,各级政府针对旱情采用了人工增雨的方法,使得灾情得以缓解。传统的人工增雨手段是运用云和降水物理学的原理,通过向云中撒播催化剂来促使降雨。而现在已经有更高科技的细化增雨手段,例如暖云催化、冷云催化、动力催化等,让增雨效果更加显著。在抗旱减灾工作中实施人工增雨要注意增雨人员对天气的认识,还应该加强完善增雨技术,在实施人工降雨时要注意对降雨时机、位置的选择,合理地进行人工降雨,让旱情尽早得到缓解,促使人工增雨发挥更大的作用。
  1 人工增雨在抗旱减灾中的应用
  人工增雨,是通过一些手段对天气影响的项目之一。因为我国的特殊地域的性质,很多地区还会受到旱情的影响[1]。很多地区看到乌云密布以为会降雨实则雨水还未达到下落的标准,只是乌云遮日并不下雨,让地区政府很是愁苦。在这个情况下,人工增雨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2]。传统的人工增雨利用飞机或者高射炮等将催化剂播撒到云层中,从而达到增雨的效果。国家改善了增雨技术,运用了新的技术手段,不仅可以让降雨量增加,还能在此基础上加速降水,对抗旱减灾起到更大的作用。
  1.1 人工增雨的催化过程
  在我国北方及南方的夏季,天空中大部分存在的是暖云系和混合云系,暖云是降水的重要的资源。如果云层温度高于0℃,想要让云层降雨必须到达到云中存储的云滴足够大。在空中由于有气流的存在,它影响了云层中的云滴的不断流动,在运动的过程中就会发生碰撞,让云滴不断的增大,等到云滴大于0.04 mm时,云滴就会形成雨滴,从而下落成雨水。因此,技术人员就可以通过往空中播撒催化剂,促使云层中的云滴不断的增大,快速地吸收水分形成雨滴降落。暖云催化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向云层散播小的质粒,让凝结核化的云底中的云滴谱加速碰撞产生雨滴;另一种是散播吸湿性核,通过生成大云滴促进自动转化和碰撞过程来急速雨滴的生成[3]。为了暖云催化,我国研发了一种吸湿性焰弹,能够更好地撒播云滴凝结核,促使雨水的降落,从而更好地解决旱灾。
  美国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了干冰和碘化银在冷雾中可以生成大量的冰晶,发现了冷云催化[4]。冰核是目前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中应用的最广泛的催化剂。当云层的温度低于0℃时,就可以利用冷云催化技术降雨。在降雨云层中,云中要达到一定量的冰晶,就会产生高效率的降雨,如果没有达到将不会产生降雨,所以人们采用散播结冰催化剂来促使云层快速结冰,利用碘化银催化降雨,使降水量不断增加。冷云催化的过程中催化剂主要的扩散情况是从冰核化的特点出发,提出把催化云体分为引晶层和增长层,催化主要发生在引晶层中,增长层是为引晶层的下一步催化提供条件,所以要重点关注引晶层。冷云催化的应用范围更广,适应的气候更多,是一种较为常用的人工降雨催化技术,有助于在抗旱时更有效的应用。
  1.2 人工增雨技术作用于前期准备环节
  人工增雨是我国开展最大的人工影响天气的公益活动,这项事业的发展得益于气象科技的进步以及基层气象工作者的常年实践。在冷云进行催化的时候,会在云中会产生大量的冰晶,冰晶凝结会释放出大量的热量,这些热量会对云层的流动产生动力。因为云层中有热量的释放,云层内外温差大,这个温差会形成一定的浮力,促使云层渐渐升高。在这样的云层中,存储着大量的雨滴,要想让这样的雨滴落下,那么就应当利用动力催化,利用火箭、人影高炮等将催化剂等投入云层,使雨滴下落,形成大范围的降雨[5]。
  即使人工增雨是早就开始研究的技术,但是有人认为通过向云层撒播干冰和碘化银的降雨方式是存在隐患的,毕竟干冰和碘化银是化学物质,人工增雨撒播的范围又不能够良好的控制,所以催化剂可能会飘散到其他地方污染环境。因此科学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发明了一种新型的激光技术。它利用固有的湿度水平和大气条件增雨,这种增雨方式的针对性很强,不会有干冰和碘化银等化学物质危害环境,而且还能够随意的开关激光,便于评估它是否有效。通过更加先进的人工增雨技术,能够让旱情得到尽早的缓解,减少不必要的环境污染,以最环保的手段解决干旱问题。人工增雨催化作业的主要方式有:地面设置作业、地面作业以及空中作业。对于一些高原、山区等地区,受地形的影响较为明显,可以充分的利用有利的地形,在地面设置作业,完成人工增雨催化的前期准备,实现增雨的目标。地面人工增雨作业,主要是采用高射炮和火箭来实施。伴随着科技的发展,用于人工降雨的设备,可以科学地将催化剂选择在适宜的时间。空中作业主要是采用飞机进行催化作业,这种方式的作业范围广,根据云层条件和现实需要,挑选有效的作业方式和作业装置。不断完善人工增雨技术是我国目前的研究重点,激光增雨技术也并不是最佳方案,人工增雨技术还需不断进行研究,以便能更好的、及时的解决旱情。
  1.3 抗旱减灾中正确利用人工增雨技术的保障条件
  在发生旱情的时候人工增雨技术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促使农业能够正常的生产。要想及时地解决旱情,就应当高度重视农业方面的抗旱工作,提高农民对旱情的认识,以科学的手段应对;加大生产力度,在降雨的有利时机,抓紧一切机会种田,稳定粮田面积;加强水利以及气象部門之间的沟通,及时恢复生产;及时发布农业、渔业等生产技术指导,细化技术措施,提高科技抗旱;尽快落实中央抗旱减灾金,将种子、化肥、农药等抗旱补助落实到位;农业部门要积极组织农机服务队深入灾区,开展抗旱救灾工作。   2 人工增雨在抗旱减灾时应用的注意事项
  在实施人工增雨作业时,要选择好作业点,作业点的选择好坏直接影响了是否能快速解决旱情。人工增雨的作业点要设置在旱情地区的正上方,將云向、风速等问题都考虑进去,才能够达到最完美的增雨位置。人工增雨的催化剂反应时间一般在15~20 min,降雨人员计算好云速将会对人工降雨快速实施到旱情点有很大的帮助。人工降雨对技术人员的要求很高,因此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问题发生,一般采取定向作业的方式[6]。这种作业方式对云体有极其严苛的要求,但是却确保了旱情地区的安全。在增雨之前应该综合的考虑各种可能发生的问题,强调每个环节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进行,确保地区人民以及技术人员的安全。旱情地区的云层是比较稀少的,很少能在旱情的天空上看到云层,所以这对人工增雨增加了难度。因此,应当在旱情来临之前就实施人工增雨,防患于未然。建设储水建筑,在旱情之前将雨水储存起来,这样在旱情来临时也不会发生大范围的灾害,大大减少了农民的损失。在抗旱减灾工作中,增雨的时机选择很重要,把握住降雨的时机,才能够将人工降雨所带来的效果达到最大化。在云层较厚并且在持续上升的过程中使用催化增雨会比较容易,向云层投射催化剂,增加云中的冰晶浓度,使云体中的云滴快速的凝结成雨滴,以达到最佳效果的人工增雨。天气是实时变换的,暴雨天气会影响农业,对农业造成重大的灾害。因此,人工降雨要把握好度量,实施恰当的降水量,以免弄巧成拙。在整个增雨作业中,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技术人员不能够只根据理论性知识进行人工增雨,要对旱情地区设身处地的调查,保证在降雨过程中不发声意外。要将安全放在首位,有了安全保障,才能够对人工增雨的时机、作业点等有一个科学合理的选择,达到降雨的最高效益,让旱情能够尽快的缓解[7]。
  3 结束语
  我国地域辽阔,地形结构复杂,很多地区还受到旱情的影响,导致经济滞后,因此国家要注重对气候的充分认识,要不断完善增雨技术手段,开发更多类型的增雨手段,达到高效率增雨。把握好增雨的时机,不需要等到真正的旱季来临才进行人工降雨,要学会防患于未然,灵活运用人工增雨技术,促使人工增雨在抗旱减灾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任娇.祁连山区域人工增雨的适宜条件及影响因素分析[D].兰州:兰州大学,2020.
  [2] 张景红,孟辉,于翠红,等.人工增雨催化响应试验分析[J].干旱气象,2020, 38 (6):1043-1051.
  [3] 郑志太,吴金荣.暖云催化人工增雨技术首次在水电厂成 功应用[J].福建水力发电,2019(2):62-66.
  [4] 吴杰.人工影响天气防灾减灾技术研究及发展思考[J].农村实用技术,2020 (3):172.
  [5] 杨作才.人工增雨作业条件与效果分析[J].低碳世界,2020,10(7):13-14.
  [6] 李喆,宛霞.人工影响天气的安全风险分析[J].安全,2020,41(8):9-12.
  [7] 巫凌寒,周振华.人工增雨在厦门2017年抗旱减灾中的应用[J].农业灾害研究,2018,8(6):70-72.
  责任编辑:黄艳飞
其他文献
基于三峡库区巫溪县的农业环境及农业发展基本情况,提出未来区域农业现代化发展转型模式.在充分分析了区域农村农业发展环境、农业生产基本现状的基础上,总结提出了农民专业
摘要 茶树生长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选取独山县1989—2019年气温、降水、日照时数等观测数据,应用气候统计法、线性趋势分析法等研究独山县主要气候特点及其变化特征对茶树生长影响。得出结论:近31 a独山县气温升高、降水增多,日照时数减少,光热水资源利于提高茶叶生产产量及品质。由于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加上对产量的追求增大,以及气候变化极易导致病虫害多发等,其中炭疽病、白星病、黑刺粉虱、假眼小绿叶蝉、蚧
摘要 对茶花的主要病虫害进行了研究,针对具体的病害制定了有效的防治措施,以期有效提高茶花的生长质量和生长效率。  关键词 山茶花;常见病虫害;防治对策  中图分类号:S716.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305(2021)03–0018–02  茶花是世界名花,原产于我国,是传统名贵花卉之一,品种繁多,花色多样。花期较漫长,每年的10月到隔年的5月都是开放期,每年的盛花期是1~3月。
2016—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连续6a提出要稳步推进“保险+期货”模式试点,“保险+期货”模式旨在帮助农户缓解农业生产与销售过程中所面临的市场风险,为农户解决后顾之忧,为服务乡村产业、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贵州省在“保险+期货”模式试点过程中仍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农产品期货市场发展缓慢、农业保险产品创新不足、农户配合积极性较差以及参与主体之间合作交流机制不完善等。本文通过分析以上问题提出要加快贵州省农产品期货市场建设、创新农业保险产品,提升农户参与积极性和完善参与主体之间的合
根据城市环境与当地气候等多种因素,建立相应的园林景观,能够有效净化城市空气,美化城市风景,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维护当地生态发展,因此园林景观设计在我国城市发展建设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位置。然而,目前我国城市园林设计与园林植物保护方面还存在诸多欠缺,使其无法真正发挥出城市园林应有的作用。为提高城市园林建设对城市发展的正面影响力,设计者应从园林植物方面入手,不断优化设计方案,确保植物种类的多样性,根据本地地质等外界环境特点,对植物种类进行筛选,最终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按照设计方案进行种植,为园林植物提供适合的生
摘要 科学合理的种植技术和适时的病虫害防治是提高油菜产量与品质的关键,本文就油菜种植技术与常见病虫害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等进行分析阐述,为提高油菜产量和品质提供了有利依据。  关键词 油菜;病虫害;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S435.65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305(2021)03–0010–02  油菜为十字花科芸薹属植物,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对促进农业产业发展、改善人民生活等
摘要 玉米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作物,其种植及产销状况对农业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为此,通过对我国玉米的种植现状进行研究,分析了玉米病虫害的一般表现及与之相对应的防治方法,指出了绿色防治技术在玉米实际种植中的价值与作用,以期有效地防治玉米虫害,增加玉米年产量,促进我国农业科技的进步与长远发展。  关键词 玉米种植;病虫害防治;绿色防控技术  中图分类号:S435.1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編号:2
摘要 比较单盐引发和混盐引发处理方式对黄花草木樨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引发方式均不同程度地增加了黄花草木樨幼苗生长、生物量积累,混合盐溶液引发的效果略优于单一盐溶液引发的方式。  关键词 引发胁迫;单盐溶液;混盐溶液  中图分类号:Q914.8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305(2021)03–0016–02  引发处理能提高作物种子的出苗速率,使得出苗率高且整齐,可节约种子
摘要 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產物,种植范围广、产量大,加强对玉米病虫害的防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不断加强病虫害防治技术,保证玉米产量稳步提升,从而提升农民的生活水平。基于此,对玉米生长各时期的特点进行分析,并提出病虫害防治方法,希望对广大农民群众和技术人员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 玉米;种植;病虫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S435.1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305(2021)03–0
摘要 野生山参在我国广泛分布于辽宁东部和吉林东半部,一般生长于海拔数百米的落叶阔叶林或针叶混交林下。人参的肉质根是有名的强壮滋补药,适用于调整血压、恢复心脏功能、缓解神经衰弱及身体虚弱等症,也有祛痰、健胃、利尿、兴奋等功效。人参的栽培技术是人们一直以来不断探索的问题,人参的栽培管理技术主要包括土壤条件、种子的处理、搭棚处理、中耕除草、水分及肥料的管理、人参病虫防害的措施等几方面,高效栽培管理 和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