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业的海归

来源 :心理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ay112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某,39岁,目前暂时失业在家,毫无经济来源的他和父母一起生活。不过如果回溯到10多年前,可以说他在当地小有名气,因为他曾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国外某所大学,并在毕业后留在国外工作了很长一段时间。像他这种情况的人在他的家乡可谓凤毛麟角,附近的人都将他的事迹广为流传,作为教育子女的榜样。
  两年前,受国外金融风暴的影响,他所在的外企将他裁员,之后,刘某一直未找到合适的工作。在国外,没有收入就意味着没有保障,尤其是生了病却无医疗保险,而自费看病又过于昂贵,光靠他妻子一个人工作无法维系三口之家的生活,思量再三,他决定一个人回国发展,而让妻子留在国外一边工作,一边照料就读于高一的孩子。
  刚回国时,街坊邻里还常请他到家中辅导孩子英语,大家都劝他别着急,说他是金子,早晚都会发光,以后定有好的发展。过了一阵子,他参加了一些大型招聘会,也投过不少简历。由于他在国外的深造背景和工作经历,有好几家大中型企业都通知他去面试,而且在面试后都有意诚聘他做顾问,待遇也很优厚。他精挑细选,选中了其中实力最雄厚的一家,这家公司的高层领导准备对他委以重任。可没想到,工作不到半年,他就因与多名同事关系紧张而待不下去了。刘某原本就自恃清高,对自我严格要求,也容不得别人有不同意见,但总有人不会因为他是“海归”而处处顺着他,自然,争执也免不了。和同事发生点儿争执实属正常,但刘某却认为事情绝非这么简单,刚开始,他觉得只有一两个同事看他的眼神不对,对他充满了敌意,处处针对他,可到了后来,他认为几乎所有的同事都在排挤他。据他推测,一定是有人在背后偷偷捣鬼,中伤他,并煽动所有人都和他过不去,并且认为同事在领导面前中伤他,以致领导也听信他们的谣言,与其他人联合起来欺负他,给他分配难以完成的任务,有意让他难堪,好找个理由开除他。最后,刘某忍无可忍,便主动提出了辞职,在临走之前,他还将单位的所有人骂了个遍。
  刘某的父亲没少听儿子回家唠叨单位的事,开始他也以为是儿子的同事做得太过分了,但他仍教导儿子说:“辞了就再找,此地不留人,自有留人处,凡事能忍则忍。”刘某又先后到几家公司工作,可蹊跷的是,同样的情况接二连三地发生,他一回家就和父母讲自己受人排挤的事,他认为国内的大环境就是这样,人人都嫉贤妒能,同事个个难以相处,使得真正有才能的自己无法立足。最后的结果也都是他把这几家单位给“辞了”。经过刘某几次三番地折腾,他的“美名”让其他单位都望而却步,再也不敢聘用他。
  此后,刘某就一直闲散在家,也不再去找工作。家人劝刘某外出散心,工作可以过段时间碰到合适的再说,可他却说出门不安全。他觉得一出门就有人偷偷在背后跟着他,不管走到哪里,都有人观察他。比如,有次他到某饭馆吃饭,他总觉得有人往他坐的地方看,为此,他很紧张、害怕,匆匆吃完饭便离开这个地方,可当他走到旁边某个公园门口时,又发现有人在用手机拍照。他认为这些事并非偶然,他对此的“合理”解释是他得罪过以前单位的某个厉害人物,这个人分配其手下人对他进行全天的监视、监听,自己和家人随时都有可能有危险。他除了坚持不出门之外,还经常检查电话是否被人监听,不让家人随意接打电话或上网,让家人减少出门次数,如果必须外出也要千万小心。
  刘某的父亲对儿子的说辞深表怀疑,他先后到儿子待过的几家公司多方查问,看看到底儿子是否有像他自己提到的遭遇。到儿子工作过的公司一打听才知道,原来平时大家都对他很尊重,偶尔有意见不合的时候,但也绝非像刘某所说的,所有人都对他不好,而且并没有特殊人物的存在。刘某的父亲这才知道儿子出了问题。回家后,他多次劝儿子去看心理门诊,可儿子却认为没有这个必要,他坚信自己见到的和感受到的都是真的,父亲听到的不过是同事提前编好的说辞。年迈的父亲见劝不动儿子,无奈,只好求助于国外的儿媳,希望她能劝说刘某去医院看看。
  不想,在刘某的妻子劝说过之后,情况反而越来越糟,刘某竟然连妻子也开始怀疑,他认为妻子已经被那个人控制或收买了,表面上是劝说他去看病,其实是试图以他有病为理由,把他送至某个地方,慢慢折磨他。不管妻子如何解释,刘某始终不信。可刘某却坚信不疑,经常时不时就打电话查问妻子的行踪,一旦觉得有任何不对头的地方,就一遍遍质问妻子到底去哪儿了、见了什么人,等等。刘某自始至终不认为自己有问题,一直拒绝看病。
  家人见刘某言语越来越怪异,只好在警察的协助下,将刘某送至当地的精神科专科医院门诊。根据病情和细致的检查,医生考虑患者患上了持久性妄想障碍。该病的发病原因至今尚不明确,可能是遗传因素、个性特征和社会环境因素等综合作用的结果。患病个体可能有一定的家族遗传病史,多数人在没得病之前可能就有一定的性格缺陷,如遇事过于敏感、对事物判断太绝对、以自我为中心等。由于这些个性特点,使得他们在遭遇挫折或打击后更易曲解事实,加以个人片面的理解,长此以往渐渐形成某种歪曲的推理和判断,在外部的冲突和内在个性的共同作用下,妄想有可能得到进一步的强化。
其他文献
一海老师:  我有个高中闺蜜,她经常在我面前议论别人,今天说这个,明天说那个,而且全是中伤他人的话。起初我有些信,后来发现那些被她嚼舌头的人不是比她漂亮,就是比她学习好、有能力,我想她可能是出于嫉妒才这么做的。我善意地提醒过她几次,要她嘴下留情,可她依然我行我素,弄得我都不想和她做朋友了。  广西都安:于静  于静同学:  爱嚼舌头的女孩子确实不怎么讨人喜欢。心理学研究表明,爱嚼舌头的人渴望被人关
《东南亚的区域合作》 本书是国家教委“八五规划国际问题专项基金”重点资助课题的最终研究成果,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曹云华著,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 全书分绪论、上
1、在这个理性的时代里,惟一能表现人野蛮的念头,就是爱情,而婚姻则是钳制这种念头的一种文明。2、爱情是陈词滥调,听多了会烦;婚姻是粗茶淡饭,吃多了会腻。3、对保守人士而
期刊
云计算作为现代IT中一种重要的信息化技术,从其诞生之初就受到较高的关注,并且这种关注持续升温。全世界主要的IT服务商、硬件厂商和软件厂商以及开源社区都持续为云计算进行
读者的问题: 我丈夫是个作家,平常很关心女儿,对女儿也很温和。在所有的事情中,他最关心的是女儿的学习。前几天,女儿考试只得了76分。没想到,我丈夫知道后对她大发脾气,还
过去新娘都是坐着花轿从娘家到婆家的,上轿是结婚仪式的开始,也是女人生命的转折点,以后花轿逐渐从婚礼中消失,传统婚礼发生了革命性转变。 In the past, the bride sat in
学者曹锦清先生日前发表演讲 ,回顾与展望了改革二十年 ,其中谈到社会转型时期的根在哪里的问题。曹先生说 :我们中华民族原有的体制 ,在近百年间不断修改 ,但是 ,基本框架不
当前我国科技期刊状况宋培元根据1995年11月底统计,我国现有正式科技期刊4386种。《科学技术期刊管理办法》规定,我国科技期刊依据报道内容及其功能分为五大类,即指导(综合)类、学术类、技术
古希腊人在2000多年以前就开始利用梦境来治病。心脏功能障碍常见的梦境:心脏方面有问题通常会伴随血管堵塞、血液循环不良或者呼吸困难等症状。因此梦境中可能出现被亡灵、
前不久我去书店时随口问10岁的儿子要买什么书,以往他总说不知道,可这一次却有着明确的需求——郑渊洁的“十二生肖童话”,因为他从同学那儿看了这套书的其中一本,认为非常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