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文与戏仿——顾仲彝《三千金》对《李尔王》的改编

来源 :戏剧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bour1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莎士比亚传播史上将莎剧完全中国化的改编构成了莎剧在中国传播的一种形式。20世纪40年代,顾仲彝根据莎士比亚悲剧《李尔王》改编并创作的《三千金》就属于完全中国化的莎剧。《三千金》是一个互文与戏仿并重、改编与创作兼有的中国化的莎士比亚悲剧《李尔王》。从《李尔王》与《三千金》的互文与戏仿中,我们不但看到了形式之间的作用和影响,而且通过互文性与戏仿分析了文本内容的形成过程、转换与置换关系。从《三千金》对《李尔王》的一系列的复述、"归化式互文翻译"和重写中,显示出对源文的创造性的互文与戏仿,并且在互文与戏仿中将莎士比亚悲剧气氛置换为讽刺。
其他文献
本研究对110名本科大学生的上网情况和他们在对他人的信任感、主观幸福感及社会疏离感三方面的社会性发展进行了测评,结果表明,对互联网的依赖显著影响了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
基于信息加工速度理论自编征兵用效字搜索测验,使用该测验对全国15735名应征青年及190名新兵进行了测量,3个月新兵营训练结束时由228上级对1900名士兵的智力相关工作绩效情况进
已有的大量实验证据表明,基于空间和基于物体的注意成分都存在于视觉系统中,两者并不是相互排斥的。然而,过去对基于空间和基于物体的视觉选择的研究是分别在非常不同的实验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