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台运动预处理对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区CyclinA和CyclinE蛋白表达的影响

来源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pywps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跑台运动预处理对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空间记忆及海马区CyclinA和CyclinE蛋白表达的影响。

方法

将健康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跑台实验组,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四血管阻断法(Pulsinelli 4VO法)制备,跑台实验组于术前进行2周的跑台运动,分别对术后24 h和48 h两个时间点的大鼠进行水迷宫试验,测定其空间记忆能力,苏木素-伊红染色法(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观察3 h、6 h、24 h、48 h时间点大鼠脑细胞形态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海马区CyclinA和CyclinE蛋白的表达情况。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在各时间点神经元存活率显著降低、水迷宫检测大鼠逃避潜伏期时间延长[24 h:(24.35±3.99)s,48 h(33.08±5.85)s]、穿越平台次数减少[24 h:(6.80±0.79)次,48 h:(4.00±0.67)次]、海马区CyclinA表达增加[(8.40±0.52)个/高倍视野,(11.70±1.06)个/高倍视野,(15.50±0.53)个/高倍视野,(22.40±0.52)个/高倍视野]、海马区CyclinE表达增加[(20.30±0.48)个/高倍视野,(15.20±0.63)个/高倍视野,(10.00±0.82)个/高倍视野,(7.70±0.68)个/高倍视野] (P<0.05);与模型组比较,实验组相应时间点神经元存活率显著升高、水迷宫检测大鼠逃避潜伏期时间缩短[24 h:(13.21±2.73)s,48 h:(24.20±4.66)s]、穿越平台次数增加[24 h:(9.70±0.95)次,48 h:(6.30±1.16)次]、海马区CyclinA表达增加[(10.60±0.84)个/高倍视野,(16.70±0.68)个/高倍视野,(24.50±0.53)个/高倍视野,(36.20±1.40)个/高倍视野]、海马区CyclinE表达增加[(31.60±0.70)个/高倍视野,(24.50±0.70)个/高倍视野,(16.80±0.63)个/高倍视野,(9.10±0.74)个/高倍视野] (P<0.05)。

结论

跑台运动预处理可改善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空间记忆功能,可能通过调控大鼠细胞周期蛋白来实现的,对脑缺血有保护作用。

其他文献
文献已经被MEDLINE数据库收录,这为读者查阅提供了很大的方便.MEDLINE数据库的传播方式主要有光盘形式和因特网上设立Web站点等方式.前者主要在各大机构和图书馆、信息中心通
目的检验心理灵活性在D型人格两个维度消极情感和社交抑制对病理性网络使用预测的中介效应。方法选取华中地区大学生共592名,施测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络使用量表(APIUS)、D型人格问卷(DS14)、接纳与行动问卷第二版(AAQ-Ⅱ)。结果病理性网络使用[(2.56±0.61)分]与消极情感[(1.58±0.78)分]、社交抑制[(1.96±0.61)分]显著正相关(r=0.37,0.25),与心理灵活
目的探讨伴晨重夕轻节律的抑郁发作患者视交叉上核(suprachiasmatic nucleus,SCN)功能连接的改变。方法招募44例伴晨重夕轻节律的抑郁发作患者(节律组)、58例不伴晨重夕轻节律的抑郁发作患者(非节律组)和56位性别、年龄及受教育年限均匹配的健康对照,进行3.0 T静息态磁共振扫描。以SCN为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计算所有被试ROI与全脑的功能
目的探讨神经营养因子3(neurotrophic factor-3,NT-3)及其受体酪氨酸激酶受体C(tyrosine kinase receptors,TrkC)mRNA及蛋白在脑卒中后抑郁(post stroke depression,PSD)模型大鼠额前皮质的表达变化。方法将实验大鼠进行行为学评分(Open-field法),评分相近的大鼠被分为4组:正常组、抑郁组、卒中组及PSD组,每组1
有文献报道,关节软骨外伤或病损的病例有逐年增多的趋势.因此,利用自体组织修复关节软骨缺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我们在动物实验研究获得成功的基础上,采用自体骨膜游离移植
发展行为医学是提高国民健康水平的一种高效益路径,而行为干预是行为医学的核心内容。叙事法、行为-意向法和病人中心式健康评估咨询法已被许多研究证明是行之有效的行为干预方法,心理学中的同质化理论、自我调节理论和问题解决模型为这三种方法的有效性提供了科学解释。涟漪效应放大了行为干预的效果,其心理机制是自我决定论和自我调节论。未来的行为干预及其心理机制研究需要在理论、方法和技术层面获得新的突破。
癔症性眼病是以眼部症状为主而首诊于眼科的心理性疾病.该病多见于成年人,儿童期发病较少,但资料显示儿童癔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1、2].因儿童语言表达能力较差,且癔症性眼病
目的评价带骨瓣的髌腱中1/3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效果.方法 1994年4月~1996年8月,共利用带骨瓣的自体髌腱中1/3重建前交叉韧带8例.结果 8例均获得5个月~3年随访,平均26个月.优4例,
前臂桡侧逆行皮瓣用于手部软组织损伤的修复已很普遍,其血管蒂位于皮下.我们将血管蒂外置的前臂桡侧逆行岛状皮瓣用于1例食指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未见因血管蒂暴露而发生的并发
目的探讨伴不伴睡眠障碍首发抑郁患者韦氏认知测验的差异及影响因素。方法纳入156例首发抑郁患者,依据睡眠情况分为伴睡眠障碍组(77例)和不伴睡眠障碍组(79例),并用韦氏智力测验(WAIS)和韦氏记忆测验(WMS)评估其认知功能,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估其抑郁症状。结果(1)伴睡眠障碍组的言语智商、操作智商、总智商得分[分别为(95.51±16.45)分、(90.94±13.8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