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竹林免耕施肥技术试验研究

来源 :竹子研究汇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ress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地形复杂、坡度较陡、大雨频繁的毛竹林区,采用免耕施肥技术,既不造成水土流失,又能达到增产的效果。经试验,每年施碳铵70~80kg/亩、尿素15kg/亩的试验区比对照区竹笋增产69.88%,竹材增产34.94%,毛料增产30.93%;每年施碳铵40kg/亩和尿素20kg/亩的示范区比示范前竹笋增产669.2%,竹材增产131.82%,毛料增产97.54%。本研究免耕施肥方法有:开水平沟、竹蒲头打洞和每竹眉形沟施三种,均有明显效果,但三种方法之间无显著差异。
其他文献
笔者在安吉县对主要竹林害虫进行了发生类型区划研究。按害虫的发生频次高低对常灾区、偶灾区、安全区的概念作了明确阐述并制定了划分标准,然后以竹区村为单位根据毛竹、杂
本文论述了福建主要经济竹种资源及其分布特点、经营利用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竹种开发利用与竹业经济的发展对策。
本文以王朗1985年大熊猫主食竹类引种试验以来,筛选出的四个适应性最强的种:石棉玉山竹(Yushania lineolata)、青川箭竹(Fargesia rufa)、糙花箭竹(Fargesia scabrida)和冷箭
本文发表了产于云南昭通地区的竹子7新种和1新变型:少刺方竹Chimonobambusa paucispinosa,荆竹Qiongzhuea montig-ena,棱纹玉山竹Yushania grummata,亮绿玉山竹Yushanialaete
根据不同种源不同竹种所呈现的不同产笋期,结合景宁县气候、土壤等状况,进行综合分析,选用雷竹、黄甜竹、云和哺鸡竹、高节竹、角竹、四方竹、吊丝单竹、毛竹,按这些竹种各自
拐棍竹是大熊猫的主食竹种之一。通过对拐棍竹年发笋规律、种群密度及种群年龄结构的研究,其结果是:①拐棍竹发笋总数与二年生竹数量关系,y_1=5.1266+0.3822x_2;②竹笋成活数
<正> 合江方竹系1981年南京林业大学赵奇僧、朱政德二位教授在毗邻的四川省合江县发现的新种。1984年4月,赤水全市合江方竹大面积开花结实,6月份种子成熟,我们将采集的鲜种及
<正> 秆高3—5米,直径1—1.5厘米,节间长15—27厘米,分枝节间扁平,幼秆绿色无毛,无白粉,秆环隆起,箨环明显,节内长2—3毫米。秆箨箨鞘外表面新鲜时绿色,后淡黄棕色,被脱落性
本文对18种散生竹的黄酮化合物进行了初步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黄酮成分对散生竹的分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同时还反映出这些竹类的黄酮成分与禾本科其它种类具有相当的一致性
笔者于1988~1991年在安吉县通过对竹虫发生类型区划、主要竹虫测报技术和在高虫口为害时推广以竹腔注射甲胺磷原液为主的化学防治并协调其他多种防治措施(包括营林技术、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