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艺术与新静安其迎“创变”

来源 :公共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_men_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在上海,公共艺术已成为构建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10年起,“静安国际雕塑展”以双年展的形式呈现,至今已是第四届。每一届的展览水平、知名度和公众参与度都在不断提高。“静安国际雕塑展”折射出整个上海在城市化进程中的新定位和新追求。
  一、立足新静安的公共艺术面临新挑战
  2016年,上海“撤二建一”成立新“静安区”。“十三五”期间,静安区将聚焦居住、出行与城区面貌等三大短板问题,发起三场“攻坚战”,让“撤二建一”后的新静安大变样。新静安的首个五年规划,实施“一轴三带”发展战略,形成“国际静安、圆梦福地”的“丰”字蓝图。新静安立足上海“四个中心”建设大局,深度融合原两区资源优势,取长补短,串联出活力城区、和谐城区、美丽城区、国际城区、幸福城区的建设,以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作为落脚点。“2016静安国际雕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时期,面临新的任务和挑战,在城市发展的大语境下,融入新静安经济社会发展,助推新静安发展再上新台阶。
  艺术和文化对城市空间的利用激活了城市的创造力,也成为复兴城市文化,重塑城市形象的驱动力,它改变了城市文化的关注力和影响轴心。因此,用艺术去“创变”城市,成为关键路径。今天的“公共艺术”越来越不局限于审美范畴,而是作为当代文化现象代表了艺术与社会、艺术与公众之间的一种新的取向。它不仅塑造了城市的視觉形象和文化品质,更体现了城市的文化创造力和文化竞争力,成为推动城市健康协调发展的积极因素,承担了更多的文化内涵和社会责任。公共艺术应该与上海的城市建设、新静安的城市建设找到内在的呼应。这种呼应是美术建设的呼应,也是共建、共生、共享的呼应。从这个层面来看,新一届的“静安国际雕塑展”,规划得非常出色。比如张智强的装置作品,艺术家组合各种可能性,赋予空间全新的表现形式,提出一种满足最大弹性空间要求的简单设计,即“多小才够大”。其理念是把不可能变为可能,在有限中创造无限和达到灵活变化的效果,以及被“城市”拥塞的居住环境挤迫出来的超凡智慧,它提出充分利用居住城市的特征和资源,这是现代入必须注重的特质,是“人文居住”创变出来的更高层次的美学,这对于像静安区这样的现代城市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新静安公共艺术的创变探索及实践
  在发达国家,公共艺术是国家的公共文化福利,其目的是让民众都能享受艺术化的生活环境,减少城市现代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公共艺术的核心在于“地方重塑”。当城市发展面临更新与转型的关键阶段时,公共艺术在城市规划中的重要性就会显现出来:在之前的发展阶段中,道路、建筑、广场及高架等设施给城市留下了许多粗糙、无奈的灰色空间,这些现象都需要在城市规划中加入公共艺术的概念来改善。近年来,静安区对公共艺术投注了高度的关注和支持,进行了多种方式的探索。去年,在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的倡导下,由静安区规划和土地管理局为主体,举办了“2015静安城市空间艺术季(SUSAS)”系列活动。艺术季不仅面向专业、精英人士,更是渗透到城市日常生活的每个角落,特别强调公众的参与性和实践性。
  作为移民城市,上海拥有独一无二的中西文化结合的产物——石库门弄堂。它是上海人一个世纪以来的生活场所,是上海近代文明的象征,是上海人的根。弄堂本身所代表的大众文化含义是一种不虚伪、不造作,柴米油盐的生活态度和温情待人的处事方式,充满了生活的智慧。但是,“石库门”过去的文化内涵已经不再,上海人特有的邻里相处、特有的弄堂游戏、特有的商业经济,全都在时代的浪潮中不可回溯。对此,“2015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即针对“石库门弄堂”这一典型的海派建筑形式,以当代公共艺术的演绎方式,进行空间审美再造,挑选出三个独具特色的活动地点进行“微审美改造”:“空”斯文里——以代表“石库门保护”典型案例的上海最早具有民国建筑风格的联排石库门片区东斯文里为对象。通过图片影像、音乐表演、艺术装置等形式,进行艺术互动和文化交流,勾起上海人和新上海人对里弄文化的回忆和新的认知;“乐”里弄音乐——以“旧区改造”的优秀案例、改造后回迁居民最多的生活社区新福康里为对象,活动以亲民艺术进社区的形式受到热烈欢迎;“艺”邻里市集——以代表“设施改造”中的地下泵站结合滨水公共绿地设计最为成功的蝴蝶湾公园为对象,将多种形式的音乐演出与艺术集市相结合,给予市民文化享乐。总之,公共艺术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的概念,它的内在精神与外在形态被时代不断改写、完善。公共艺术已不仅仅是一个艺术作品,它还是公共事件、社会话题、市民互动、媒体传播等等。此次活动,表现出当下中国公共艺术发展的现状和趋势,也可以说是一个比较良好的范本和实践案例。
  三、新静安未来公共艺术的工作重点与思考
  纵观当下中国的艺术发展,经过几十年的文化开放政策,在中国从上至下出现了对艺术不断关注和需要的趋势。但深入分析就会发现,这种艺术需求还处在一种不太成熟的形势之中。公共艺术介入民众生活,是全球公共艺术的整体走势,它是艺术基于实现与公众利益内在关联的一种属性,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由此,它的介入不应高高在上,也不应冷眼旁观,而是应在城市的基本建设中,将审美纳入规划,实施具体的规划和指导,让公共艺术真正成为为市民所设、为市民所用的美学享受。在未来,科学、台理地推进新静安公共艺术发展将成为我们文化工作的重点之一,具体来说,公共艺术建设工作将聚焦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加强公共艺术“社区”建设。“社区”公共艺术有其重要性和必要性——现代化的过程不能以社区的丧失为代价。公共艺术如果没有长期规划的介入,对人民群众会是一种伤害。公共艺术促使居民重新认识自己的社区,唤起他们对社区的感情,通过社区可以让更多的公众了解和参与公共艺术的创作。第二,采取一区域一亮点的规划,逐步推进公共艺术建设。对于正在建设的社区,在规划的时候就考虑融入公共艺术建设。尊重历史,孵化与众不同的城市气质;建设人文,尽显多元文化交融下的时尚新城活力。规划设计要形成呼应感和整体感,在功能上互为补充。第三,加强公共艺术在“公共区域”的建设——即在繁荣社区设立公共艺术示范区域,创造“精神地标”。在此的公共艺术建设,辐射范围较大,影响力不可小觑,因此更应慎重对待。第四,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创出新路。结合静安绿化、规土、文化部门的力量,打组合拳,从形式到行动,在行动中保障部门合作效能,让1+1+1>无穷。具体来说,首先要激发合作的需求,将不同的权责、资源在不同的层级、区域和部门中进行适当的有差别的科学配置。其次,增强合作的认同,在部门日常工作中,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公共服务等普适性价值,逐步实现从竞争到合作的思想转变,最终形成合作共识。再次,规范合作的制度,推动合作常态化,完善监督制度,规范合作运行机制,建立长效机制,以推动合作常态化。综上所述,即以“公共艺术”为契机,通过静安区各部门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促进公共文化设施资源合理配置,创新体制机制,提升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提供的有效性,充分释放社会能量。
  今天的新静安,城市之“创”要有新突破,要营造更加开放、包容、宽松的创新环境,让静安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沃土。静安之“变”,则是在实现“两区融合、一体发展”的任务过程中,以兼具战略性与操作性、传承性与开放性的“一轴三带”战略,延续和放大了两区原有的优势特点,发挥1+1>2的效应。而要建设经济实力更加雄厚、环境更加优美、民主更加健全、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群众更有获得感的“国际静安、圆梦福地”,离不开公共艺术的建设和发展、创新与变革。2016新一届的“静安国际雕塑展”,将在艺术追求上同步于城市的“创新求变”,相信无论是静安的公共艺术,还是静安的城市发展,未来都将更美好!
其他文献
摘要:西田秀己是一位日本當代艺术家兼建筑师,其公共艺术作品擅长将平常视野下的人造物元素提取出来,把它们当作人与自然交流的媒介,帮助观者转向对当下空间美学的关注与思考,从而引发人在自然环境中的原始体验。本文从西田秀己几件富有代表性的公共艺术作品着手,重点分析了其作品的艺术理念、艺术表现手法以及材料语言的运用。  关键词:公共艺术:自然场所;空间美学  西田秀己(Hidemi Nishida)的作品涉
期刊
意大利公共艺术家爱德华多·特雷索尔蒂(Edoardo Tresoldi)以其融合当地公共空间特点及历史渊源的特定场域装置作品而享巷全球。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包括《思考》(Pensieri,意大利萨普里,2014)、《西旁托教堂》(La Basilica di SiponCo,意大利曼弗雷多尼亚西旁托考古遗址公园,2016)、《合唱》(Corale,意大利卡拉多南方艺术节,2016)、《原型》(Arch
期刊
第三届高山艺术节  2019年2月1日,2019年高山藝术节“海拔1049”(Elevation 1049)在瑞士高山小镇格施塔德拉开帷幕。高山艺术节由卢玛艺术基金会(Luma Foundation)创办于2014年,其名字源自高山小镇所在的海拔高度,旨在通过艺术促进社区与高山地区的交流。今年,第三届高山艺术节由内维尔·韦克菲尔德(Neville Wakefield)和奥林匹亚-斯卡里(Olymp
期刊
摘要:本文围绕弗里斯兰德的社区公共艺术观念进行讨论,其“开放社区”的概念纽带性地将自然、社区、历史与人文精神相连。弗里斯兰德通过公共艺术形式塑造社区文化并打破社区之间的界限,同时以自身独特的地理位置的“水文化”作为切入点,设立了多个与“水”密切相关的公共艺术项目,并邀请当地人参与到创作过程中,使得艺术项目真正与“社区”发生关联。  关键词:欧洲文化之都:公共艺术;开放社区  “欧洲文化之都”(Eu
期刊
杭间,艺术史学者,批评家,资深设计策展人。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美术馆馆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装饰》杂志主编、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系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理论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曾担任“仁:设计的善意——首届北京国际设计三年展”总策展人,“作为启蒙的设计——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包豪斯藏品展”总策展人,中国美术学院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开馆系列展览总策展
期刊
摘要:自获得特纳奖以来,格兰比四街改造更新项目引起了广泛关注,但现有的研究主要以Assemble团队为主要入手点,分析该项目更新方式与意义。本文试图超越Assemble的单一主体和参与年限,更全面地探讨当地居民自下而上的实践和艺术家外来介入的相互关系,并从所有权的角度分析社区土地信托基金会模式对该项目的支撑作用,在此基础上展望其未来的发展可能。  关键词:城市更新;公众参与;公共艺术;住房所有权;
期刊
摘要:本文围绕第三届中国设计大展及公共艺术专题展的“品质空间”板块进行讨论。策展人方晓风从六个关键词入手,在公共性层面上以具体案例对“品质”进行解读,将品质的内涵视为一种内在价值体系的从粗放到精微、从经济到人文、从炫技到关怀的转变。设计通过善意来定义品质,推动“新时代”的“新生活”,向世界传达一个更均衡更全面发展的中国形象。  关键词:品质;公共艺术;公共性;建筑设计  2019年1月11日,经过
期刊
一、低俗文化  低俗文化(Low culture)是一个贬义词,泛指受广大群众追捧的各种流行文化,时下流行的食品外卖、八卦杂志及畅销书均是这种文化的产物。近代的浪漫主义运动是最早重振低俗文化的运动之一、如曾经广受批评的中世纪骑士文学就在浪漫主义运动的推广下重新焕发光彩。当代美国人杰夫·昆斯(Jeff Koons)则是低俗艺术的代表人物,他创作于上个世纪90年代的作品中充斥着低级趣味和色情描绘。  
期刊
摘要:贝内代托·布法利诺是法国当代活跃的青年艺术家,近年来以多产高质、创意独特的公共艺术作品颇受关注。本文通过对布法利诺2007年至今的作品进行梳理,详细分析了其最具知名度的几件作品,并总结出他对工业产品艺术化、公共空间娱乐化等两大创作手段,最终尝试解读布法利诺的创作思路、风格和艺术语言,走进布法利诺与众同乐、玩物有志的艺术世界。  关键词:公共艺术;法国艺术家;贝内代托·布法刹诺;游戏艺术  贝
期刊
何人可教授是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院长、设计引擎(Design Engine)创新联盟发起人、教育部高等学校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学科评议组(设计学组)成员、中国工业设计协会特邀副会长,并担任德国红点设计奖、日本GMARK设计奖评委。他翻译的丹麦建筑师扬·盖尔的著作《新城市空间》《交往与空间》《公共空间·公共生活》,是建筑和城市规划专业以及研究公共艺术、城市公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