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天下乌鸦一般黑

来源 :百科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uo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遥远的新疆有一片沙漠名为塔克拉玛干沙漠,居住在沙漠周边的人世代流传一个传说:在沙漠中生活的一种鸟叫“克里尧盖”,跟着它的足迹就可以找到埋藏地下的宝藏。
  “克里尧盖”是维吾尔族语,翻译过来是“奔跑如飞”的意思,这里描述的鸟就是白尾地鸦,是中国特有鸟,其分布局限在新疆南部塔里木盆地中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早在1876~1877年,著名的俄国探险家普热瓦尔斯基在塔里木河至罗布泊考察的路上,曾经目睹并且采集到白尾地鸦的标本,并定名为“塔里木松鸦”。
  白尾地鸦的发现颠覆了人们对乌鸦的传统认知,曾几何时人们认为 “天下乌鸦一般黑”。白尾地鸦却不黑,由于长期在沙漠的环境中生存,白尾地鸦的身上打上了沙漠的烙印,它通体沙褐色,十分接近沙漠的颜色;嘴鼻孔被稠密的羽毛覆盖,极其适应生活在荒漠干旱的环境,翅短而圆,很少长距离飞行;嘴峰较长,并稍向下弯曲,具有挖掘和埋食的功能;跗蹠长而强健,善于在沙漠中奔跑。
  茫茫沙漠中白尾地鸦如何生活,这一谜团不仅困扰着人们,还给它披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当地人流传,白尾地鸦生活在古墓附近,依靠尸体为食。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的马鸣研究员发现白尾地鸦以昆虫为食,包括金龟子、漠王甲、象甲、伪步行虫、金针虫等,繁殖季节以鞘翅目的昆虫为主。这些昆虫大多数在地表活动,统称“甲壳虫”。其他时间也食蝗虫、蜥蜴、植物果实、种子、苇叶、双翅目幼虫及其他昆虫的幼虫等。此外,对白尾地鸦进行胃检查,在其胃中还发现马粪、玉米及甲虫,这说明白尾地鸦不仅取食昆虫,还会寻觅种子,应该属于杂食性鸟类。
  随着横穿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的建成,沙漠中活动的增加,给白尾地鸦的生存带来新的机遇。沙漠公路的临时停车场(垃圾站),或者是人类新建的临时定居点附近(如牧业村、养路段、石油基地、物探队、公路驿站),成为白尾地鸦新的觅食地。马鸣的学生徐峰博士对白尾地鸦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公路附近白尾地鸦的数量比远离公路的多。这是因为道路的边缘尤其是防护林中可以为白尾地鸦提供足够的食物资源和巢区。此外另一些陆生物种,如云雀、地山雀、长嘴百灵等在道路附近的地方,种群丰富度也会偏高。
  虽然白尾地鸦的食物来源比较广泛,可是茫茫沙漠中,它是如何寻觅食物呢?
  马鸣在沙漠中做过一个实验,当把馕(新疆的一种特色食物)的碎片丢弃在路边时,机警的白尾地鸦很快发现了食物。随后神奇的一幕上演了:它们似乎不急于填饱肚子,而是先把食物运走,然后找个地方埋藏起来,它们在最短的时间里清理完现场,不给其他动物或风沙留下太多的机会。
  那么,在狂风肆虐又变幻莫测的茫茫沙海中,白尾地鸦是如何找到储藏的食物的?
  我们知道鸟类的嗅觉退化,不可能像兽类通过嗅觉去找回食物,也不会像啮齿类做标记。那么唯一的方式就是視觉定位,而在沙漠中这种定位是否管用?流动的沙丘,随即搜索无疑是大海捞针!目前,关于鸟类储存食物的研究仍不够深入,在中国国内几乎没有人从事这项研究,仍有许多未解之谜。
  正是由于白尾地鸦埋藏食物的天性,才有了开头的传说。民间根据白尾地鸦埋藏、发掘食物的本领,认为其具有发掘珠宝的能力。此外,造成这种误会的原因还有白尾地鸦喜欢在沙漠古城附近活动,是唯一能引起沙漠行者注意的生灵,成为“偷墓贼”的“指示鸟”。实际上,这并不奇怪。历史上的古城多位于故河道的尾闾,如今依然有着比较丰富的地下水和植被,自然会成为白尾地鸦经常出没的栖息地。
  如今,随着人为活动的加剧,带给白尾地鸦机遇的同时,更大的是挑战。白尾地鸦面临的威胁来自许多方面,比如人口增加所带来的环境恶化、石油开采、猎杀和天敌等。虽然,在白尾地鸦分布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地区人烟稀少,认为破坏相对较小,但50年来周边地区的开发活动日益加重,对沙漠植被、河流、湖泊、地下水位、气候都有深刻的影响。受传统中医的影响和迷信野生动物的特殊滋补作用,人们经常四处寻找“秘方”,以求强身健体,据说白尾地鸦就是被选择的目标之一。特别是白尾地鸦生活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中,其骨肉、血液、脑子被认为有特效,几乎可以包治百病。遗憾的是,白尾地鸦目前的数量已不足7000只,被列为“世界濒危鸟类”和“全球狭布鸟种”,已被收入《亚洲鸟类红皮书》之中。然而,至今白尾地鸦在中国仍未被纳入国家和地区的野生动物保护名录中。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和目的: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是常见的以关节组织慢性炎症病变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变亦可以累及全身组织器官,病程长,病情反复发作,
黄瓜(Cucumis sativus L.)是我国最大的保护地栽培蔬菜作物,也是植物性别发育和维管束运输研究的重要模式植物。黄瓜基因组序列图谱已经构建完成,并且在此基础上又完成了全基
土壤微生物种类和生物量可以反映土壤生态环境所发生的变化。目前对淤地坝地土壤微生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表层土壤,对微生物在土壤剖面中分布规律的研究较少。为了弄清黄土高
采食行为是动物生存、维持生命延续的基础。畜禽早期的采食行为与现代化畜牧业生产密切相关。动物采食行为受中枢下丘脑控制,多种神经传递物质参与其调控,其中神经肽Y(Neuropep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体外受精对小鼠早期生长发育中印迹基因IGF2和H19mRNA表达的影响,借此来研究体外受精是否对小鼠早期生长发育有影响。【方法】将已经获能的ICR小鼠精
目前国内外有关牛ES细胞的培养己取得了相关进展,已分别从体外受精胚胎、胎牛原始生殖嵴、牛鲜胚内细胞团以及核移植胚胎中初步分离获得了牛类ES细胞,但均未建立可稳定传代的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