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宏观基金的新策略

来源 :新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gb05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种最为人所熟知的对冲基金投资策略,全球宏观策略最近在亚洲十分盛行。
  基于日本实施宽松货币政策而产生的日元贬值预期,
  许多宏观基金经理从“做空日元”的交易之中获益颇丰。
  全球宏观策略 (Global Macro Strategy) 是一种为人所熟知的对冲基金策略。全球最著名的对冲基金经理,包括乔治·索罗斯(George Soros)、路易斯·培根(Louis Bacon)、约翰·保尔森(John Paulson)、阿伦·霍华德(Alan Howard)和杨明章(Danny Yong)等人亦使用这一策略。这些基金经理通常都是投机分子,其目的在于及早把握全球市场趋势,以获取潜在的超额回报。
  市场演进30年
  全球宏观对冲基金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几只成功的股市多/空仓对冲基金—如乔治·索罗斯的量子基金(Quantum Fund)—出现的风格漂移(style drift)。股市多/空仓对冲基金一般是通过对研究不足的小盘公司建仓来获利,因此会受到其基本股票组合流动性的限制。随着这些多/空仓对冲基金的规模不断扩大,它们需要寻找规模更大、流动性更好的市场(如货币市场)来配置手中的大量管理资产,这就标志着全球宏观策略的开始。
  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全球宏观对冲基金因连连收获丰厚回报而广为流行。1992年,索罗斯在欧洲汇率机制(ERM)危机中重仓做空英镑,赚足10亿美元,而全球宏观对冲基金热也随之进入高潮,投资者甚至在二级市场上以很高的溢价购买量子基金的股票。在这个时期,全球宏观对冲基金几乎占对冲基金行业总资产的一半。但随后的惨痛教训让投资者认识到,虽然利润潜力巨大,但由于宏观对冲基金交易组合的集中性,一旦政府政策突然逆转(如1994年美联储提高利率)就很容易出现大幅回挫。如今,虽然全球宏观对冲基金仍然是对冲基金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与早期相比,此类基金在管理资产总额中的占比已大大降低(图1)。
  自上而下投资,
  利用市场失灵获利
  全球宏观基金通常投资于外汇、利率、股票和大宗商品等多种资产类别,涵盖各种不同的流动性工具。由于全球宏观策略是涵盖范围最广的对冲基金策略之一,相关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也因其专业领域的不同而大相径庭。
  全球宏观基金通常都严格遵循自上而下的投资流程,基金经理主要根据宏观经济分析、政府政策的变化以及国家经常账户余额和资金流信息来形成自上而下的投资思路。有些经理还会跟踪其他市场参与者的行为,以便充分利用投资者非理性行为导致的错误定价。一旦发现市场明显失衡,这些经理就会从多种多样的资产类别和金融工具中寻找最佳的投资方式来有效利用这种市场失灵现象。
  全球宏观基金经理是利用市场大趋势来谋求最佳回报的,因此,一旦发现机会,他们通常会在相对集中的投资组合中采用较高的杠杆率。一般而言,他们会使用3倍或以上的杠杆,将所有资产全部投入到一笔交易的情况也并不鲜见。其头寸规模经常会依不同资产类别的波动性进行调整,例如,货币市场的波动往往比股票要小,因此,货币头寸的杠杆率更有可能达到净资产值的100%甚至更多。
  做空日元成交易新潮流
  最近有一种宏观对冲基金交易在亚洲十分盛行,这就是日元做空交易。宏观基金经理早已开始关注日本银行(Bank of Japan)内部的政策变动:2012年9月,日本银行宣布大力扩展货币宽松政策,将资产收购规模从70万亿日元增至80万亿日元,并取消了其回购债券的0.1%收益率保底。同年11月,日本民主党宣布解散议会,主要反对党领袖安倍晋三公开承诺,如当选将大力推行货币宽松政策。因此,日元贬值预期更加强烈,宏观基金经理重仓做空日元的现象不断增加。据媒体报道,卡克斯顿基金(Caxton Associates)、摩尔资本(Moore Capital)和都铎投资(Tudor Investment)等都参与其中。
  除了现金做空日元,宏观基金经理还利用日元货币期权来表达它们看跌日元的预期。有些公司则通过在股票市场购买日经股指期货和期权来参与交易。事实证明,这种做法相当有利可图,因为自2012年11月以来,日元贬值了13%,日经指数跃升 25%(图2)。由于日元迅速贬值,某些宏观基金经理在2012年12月和2013年1月已经开始获利回吐,以锁定收益、防止行情逆转。随着日本通货再膨胀交易进一步发展,我们看到股市多/空对冲基金也纷纷入市买进日本股票和出口企业的股票,个人投资者也将跟风而上。
  这是宏观交易的一个经典范例,体现了基金经理力图及早把握强有力的市场趋势,以期获得丰厚回报。基金经理必须做好短期内无收益的心理准备,持仓只是为了防止损失。以日元交易为例,自2011年以来,有些宏观基金经理一直在寻找做空机会,但在真正的趋势形成前,他们不得不应对短期的波动。宏观基金经理通过动态管理头寸规模来应对这种情况,通常是先少量建仓,趋势明朗时再满仓。除了自上而下的宏观经济分析和密切关注重大政策变化,宏观基金经理还利用技术分析来完善和管理其交易流程。
  风险管理像艺术,而非科学
  与其他的对冲基金策略相似,宏观基金经理会在风险管理中结合使用止损、风险值(VaR)和情景分析等手段。止损既适用于单笔交易,也适用于组合投资,其目的是建立一种交易规范,及时中止错误交易。“风险值”用于衡量一段时间内在市场正常波动的情况下潜在损失的程度,适用于多重资产宏观投资组合。情景分析在各种真实或模拟情景下对投资组合进行分析,以估算预期资金损失。尽管有各种风险管理技术,但这些分析只是基金经理评估投资组合风险的工具。实际的风险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金经理的经验和判断,这更像是艺术,而不是科学。
  最后,虽然全球宏观对冲基金的长期风险回报非常可观,例如1990至2012年HFRI宏观指数的年化收益率为12.1%(图3),标准差为7.6%(附表),但是业绩的波动较大,不同宏观对冲基金之间的业绩差异也十分显著。因此,选对宏观对冲基金经理,是成功管理一项对冲基金方案的关键。
  对于本文内容您有任何评论或补充,
  请发邮件至xincaifu@xcf.cn。
其他文献
要化解货币存量高企的隐患,必须大力发展债市及股市,逐步推动银行的资产证券化,将中国以银行为企业融资核心的金融结构,转变为以债市为主的、更加稳定的结构。  巨大的货币存量必须系统地解决  中国经济以其独特的快速增长方式,在人类经济发展史上创造了很多世界纪录,不幸的是,有很多纪录是负面的、令人担忧的,其中之一就是不断攀升的广义货币(M2)存量。  在改革开放后的30多年里,中国M2存量的增速几乎年年都
期刊
2013年4月,福特公告增持江铃汽车B股1.506%。一纸公告的背后,福特的真实意图是什么?是无心插柳的财务投资,还是意在控股的图谋,或是在长安福特之后强势打造另一个平台的前奏?增持的股份比例看似并不起眼,但2005年的一项协议赋予了福特汽车7%股份的优先购买权。若受让7%的股份,增持前后,福特汽车和江铃集团的持股比例将发生质的变化:江铃汽车的控股结构或将发生改变。  2012年之前,在江铃、长安
期刊
内部创业有助于激发企业内部活力、挖掘新增长点,员工也可依据现成资源轻松启动创业梦,从而达成双赢。王品通过“狮王计划”成功打造多个新品牌,助力企业营收倍增、版图扩张,并储蓄充足高管梯队。相比之下,华为的内部创业则惨遭失败,不仅放养出港湾网络等竞争对手,更经历骨干员工流失之痛。二者成败的经验教训显示,要成功实施内部创业,科学的筛选机制、合理的集权分权模式、配套的制度设计与企业文化体系的打造均不可少。 
期刊
第九届新财富金牌董秘榜单变动率达35%,为9年来最高。其中,中小板和创业板上榜率有较大幅度提升。“金牌”和“优秀”公司盈利和募资能力更加凸显,股东回报也更为丰厚。这一出色表现也受到投资者肯定,九成“金牌”公司被机构重仓。本年度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金牌董秘”的高学历背景,统计显示,“金牌董秘”平均年龄与上市公司均值相当,但学历水平远超上市公司均值。  榜单变动率历年最高  新财富金牌董秘评选至今
期刊
城市化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回顾上一轮城市化的特点,可以说明我们今天讨论人的城市化的意义。也只有在理解了上一轮城市化特点及其不可持续的性质之后,对于如何纠正土地城市化的片面性,及如何将人的城市化放到更高的位置,我们才会有更清醒的认识和把握。既然我们的认识已经从土地城市化转到了核心是人的城市化,那么,人的城市化,在今天,它的本质就是农民工的市民化。邱继成对于农民工市民化的市场潜力与农民身份变迁的机会成
期刊
九龙山股份,这个投资人和研究机构眼中曾经与华侨城类似的优质公司,何以因两大股东方的争斗不断而滑向退市边缘?从制衣大王到资本玩家,李勤夫经历过怎样的商海沉浮?8年实业利润不及一次短线交易的收益,李勤夫被什么而改变?当李勤夫的“快钱思维”渗透至公司运营,九龙山股份在经历了理财投机失败、资产贱卖疑云、屡屡被套现等系列风波后,最终因控股股东的易主之争驶入今天的命运中。  2013年8-9月,两个月之内*S
期刊
无论是在IPO或是上市后的增发配股等融资过程中,董秘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融资能力也成为考察董秘工作的一项重要指标。据统计,本届150家“金牌”公司上市以来的募资金额合计8477.4亿元,占市场融资总额的16%,远远高出150家“优秀”公司及整体市场的融资能力。此外,“金牌”公司为2.38次,高于全部上市公司平均水平2次。同时,“金牌”公司的派现融资比均值为0.61,高于“优秀”公司的0.
期刊
90只股票背后的故事  中国股票型基金自诞生以来,既领略了2006和2007年股市连续翻番的神奇,也经历了此后数年的落寞。十年风雨带给了中国基金业三类迷思。  首先,国际上的一些普遍性规律和结论是否适用于中国,譬如主动型基金能在多大程度上战胜市场指数?有多少基金经理能够稳定地创造超额收益?业绩好与差的基金是否分别具有某些共性特质?这些特点与海外基金是否有相似之处?  其次,很多主动型基金都在大力宣
期刊
美国零售业在经过了金融危机的洗礼后跨入了一个成熟期。社会两极分化更为突出,高科技全面渗透零售业,而作为消费主力军的“婴儿潮”一代生活方式的改变正在逼迫着零售商从市郊购物中心向城市商店转型。唯一不变的恰恰是零售业的精髓:把产品从生产者送到终端消费者手中。  美国经济全面复苏已成定局,其最显著的标志当属房地产业的复苏、失业率的持续下降和令全世界都羡慕的股市表现。金融危机以来,笔者一直用“躺在急诊室里”
期刊
2006年6月,随着2500万美元风险投资的注入,王岱宗作为3i集团对小肥羊项目的主要负责人,进入小肥羊董事会,担任非执行董事。此外,汉堡王前副总裁尼什·坎基瓦拉和肯德基香港公司行政总裁杨耀强,亦作为3i代表,成为小肥羊独董。2007年10月,王岱宗从3i离职,正式担任小肥羊执行董事兼首席财务官,主要负责财务、战略规划以及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在他的主导下,小肥羊成立了战略规划中心,发布了《投资和融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