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农作物种植过程中大量使用农药来进行病虫害防治,但农作物病虫害不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反而越发严重,农作物环境污染形式严峻。笔者从农作物病虫害生态防治的意义出发,深入分析病虫害生态调控防治的重要作用,并结合国内农作物的生长环境提出行之有效的农作物病虫害生态防治措施,为我国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做出贡献。
关键词:农作物;病虫害;生态防治
引言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基础,随着农事活动的加剧,病虫害逐渐成为影响农作物生长与收成的重要因素,近年来随着各式各样强力杀虫剂、杀菌剂在农田活动中大量使用不但使得农作物病虫害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甚至导致病虫害爆发的频率越来越快,另一方面大量杀虫剂、杀菌剂的使用增加农民的生产成本,更使农田环境污染形势不断加剧。现代农作物病虫害生态防治主要利用生物物种的多样性与病虫害自然天敌之间的食物链来控制病虫害,与传统大量使用药物防治相比不仅降低农民的生产成本,更改善了农作物的生长环境,使农作物病虫害得到了有效控制,因此农作物病虫害的生态调控防治对我国农业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
1 农作物病虫害生态防治涵义
农作物病虫害生态防治是采取生态控制、生物多样性控制、物理环境防治、科学使用农药等绿色环保的方式来调控防治病虫害,从而有效减少病虫害治理过程中农药的大量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并有效促进农作物绿色环保种植,大大提高农作物产量的绿色病虫害治理方式。大力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生态防治方式能够有效促进我国农业安全生产工作,保证农产品质量以及农田生态系统安全,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步伐,能够尽快实现绿色环保农田建设与环境友好型的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
2 农作物病虫害生态调控防止的重要意义
农作物病虫害生态控制是控制病虫害、保障农业生产安全以及农产品质量的有效手段。目前国内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大多依靠化学农药预防与治理,大量使用化学农药不仅增加农业生产成本,更有助于增加农业害虫的抗药性增加病虫害治理工作的难度,另一方面还会严重影响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对农作物生长造成不利影响。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生态调控方式有助于保护我国农田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利用生物食物链特性能够实现病虫害科学防治,保证农作物产品的产量与质量,而且农作物病虫害生态防治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标准化与农业现代化。大力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生态防治能够明显降低农业产品的化学农药残留,是保护农业生态系统的有效手段,还可以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增加农民收入,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
步伐。
3 农作物病虫害生态防治措施
3.1 农作物病虫害生物防治 农作物病虫害生物防治方式主要是向农田生态系统引入可控的病虫害天敌生物来控制病虫害的种群数量,并降低病虫害对农作物的危害,即以虫治虫、以菌治虫、以鸟治虫等防治措施,生态防治的优点是安全环保、成本低、效果明显等。
以虫治虫的防治方式主要是向农田科学适量引入一定数量的常见害虫的天敌,来限制农田害虫的数量降低病虫害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农田中普遍使用的害虫天敌是蛇、田娃、七星瓢虫、螳螂、猫头鹰等,害虫天敌的生存一定会使农田害虫的数量得到一定的控制,因此能够有效控制农田病虫害。另外还可以向农田中引入适当数量的病虫微生物如害虫病毒、病虫害寄生细菌、真菌等,比如据科学资料显示利用白僵菌、苏云金杆菌等来防治对农作物危害严重的举肢蛾、盲蝽蟓的幼虫具有非常明显的效果。除此之外还可以向农田中适当引入有益家禽如鸡、鸭等来控制农田病虫害,比如可以利用鸡鸭以病虫害幼虫为食的特性来控制农田中盲蝽蟓等各种以农作物为食的娥类生物。
3.2 农作物病虫害生态控制 农作物病虫害生态控制亦称病虫害生态调控,是现代农业病虫害防治的新观念,生态防治主要是利用农田生态系统中农作物、有害生物与有益生物三者之间生存竞争关系,以农作物为主要对象,以农田生态系统为基础,科学利用生物特定食物链之间的关系来限制农田病虫害,破坏农田有害生物的生存环境,达到促进农作物健康生长的最终目的。除此之外病虫害生态防治对生态环境的要求非常严格,因此引入有益生物即农田害虫的天敌并在保证农作物正常生长的情况下创造出最适合有害生物天敌的生存环境,通过天敌的适量繁殖来限制农田中病虫害的生物集群数量,降低病虫害对农作物生长带来的负面影响。
结语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是我国建设农业现代化过程中面临的关键问题,加强农作物病虫害生态防治体系,现代农作物病虫害生态防治措施能够显著降低农田化学农药使用量、降低农民生产成本、减少农产品化学农药残留等,同时对保护农田生态系统稳定性、保障农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等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胡子宜,易光辉,谢荣辉等。利用生物多样性调控烟田生物灾害的研究初报[J]、中国植保导刊,2005,25(8):5—8、
[2]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果树卷编辑委员会中国农业百科全书一果树卷北京:农业出版社出版,1993.
[3] 济才,张觉晚,袁通政等. 湖南省茶树病虫及天敌调查与区域防治研究综合报道. 茶叶通讯,1995,2:25~27,30.
关键词:农作物;病虫害;生态防治
引言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基础,随着农事活动的加剧,病虫害逐渐成为影响农作物生长与收成的重要因素,近年来随着各式各样强力杀虫剂、杀菌剂在农田活动中大量使用不但使得农作物病虫害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甚至导致病虫害爆发的频率越来越快,另一方面大量杀虫剂、杀菌剂的使用增加农民的生产成本,更使农田环境污染形势不断加剧。现代农作物病虫害生态防治主要利用生物物种的多样性与病虫害自然天敌之间的食物链来控制病虫害,与传统大量使用药物防治相比不仅降低农民的生产成本,更改善了农作物的生长环境,使农作物病虫害得到了有效控制,因此农作物病虫害的生态调控防治对我国农业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
1 农作物病虫害生态防治涵义
农作物病虫害生态防治是采取生态控制、生物多样性控制、物理环境防治、科学使用农药等绿色环保的方式来调控防治病虫害,从而有效减少病虫害治理过程中农药的大量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并有效促进农作物绿色环保种植,大大提高农作物产量的绿色病虫害治理方式。大力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生态防治方式能够有效促进我国农业安全生产工作,保证农产品质量以及农田生态系统安全,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步伐,能够尽快实现绿色环保农田建设与环境友好型的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
2 农作物病虫害生态调控防止的重要意义
农作物病虫害生态控制是控制病虫害、保障农业生产安全以及农产品质量的有效手段。目前国内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大多依靠化学农药预防与治理,大量使用化学农药不仅增加农业生产成本,更有助于增加农业害虫的抗药性增加病虫害治理工作的难度,另一方面还会严重影响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对农作物生长造成不利影响。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生态调控方式有助于保护我国农田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利用生物食物链特性能够实现病虫害科学防治,保证农作物产品的产量与质量,而且农作物病虫害生态防治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标准化与农业现代化。大力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生态防治能够明显降低农业产品的化学农药残留,是保护农业生态系统的有效手段,还可以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增加农民收入,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
步伐。
3 农作物病虫害生态防治措施
3.1 农作物病虫害生物防治 农作物病虫害生物防治方式主要是向农田生态系统引入可控的病虫害天敌生物来控制病虫害的种群数量,并降低病虫害对农作物的危害,即以虫治虫、以菌治虫、以鸟治虫等防治措施,生态防治的优点是安全环保、成本低、效果明显等。
以虫治虫的防治方式主要是向农田科学适量引入一定数量的常见害虫的天敌,来限制农田害虫的数量降低病虫害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农田中普遍使用的害虫天敌是蛇、田娃、七星瓢虫、螳螂、猫头鹰等,害虫天敌的生存一定会使农田害虫的数量得到一定的控制,因此能够有效控制农田病虫害。另外还可以向农田中引入适当数量的病虫微生物如害虫病毒、病虫害寄生细菌、真菌等,比如据科学资料显示利用白僵菌、苏云金杆菌等来防治对农作物危害严重的举肢蛾、盲蝽蟓的幼虫具有非常明显的效果。除此之外还可以向农田中适当引入有益家禽如鸡、鸭等来控制农田病虫害,比如可以利用鸡鸭以病虫害幼虫为食的特性来控制农田中盲蝽蟓等各种以农作物为食的娥类生物。
3.2 农作物病虫害生态控制 农作物病虫害生态控制亦称病虫害生态调控,是现代农业病虫害防治的新观念,生态防治主要是利用农田生态系统中农作物、有害生物与有益生物三者之间生存竞争关系,以农作物为主要对象,以农田生态系统为基础,科学利用生物特定食物链之间的关系来限制农田病虫害,破坏农田有害生物的生存环境,达到促进农作物健康生长的最终目的。除此之外病虫害生态防治对生态环境的要求非常严格,因此引入有益生物即农田害虫的天敌并在保证农作物正常生长的情况下创造出最适合有害生物天敌的生存环境,通过天敌的适量繁殖来限制农田中病虫害的生物集群数量,降低病虫害对农作物生长带来的负面影响。
结语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是我国建设农业现代化过程中面临的关键问题,加强农作物病虫害生态防治体系,现代农作物病虫害生态防治措施能够显著降低农田化学农药使用量、降低农民生产成本、减少农产品化学农药残留等,同时对保护农田生态系统稳定性、保障农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等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胡子宜,易光辉,谢荣辉等。利用生物多样性调控烟田生物灾害的研究初报[J]、中国植保导刊,2005,25(8):5—8、
[2]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果树卷编辑委员会中国农业百科全书一果树卷北京:农业出版社出版,1993.
[3] 济才,张觉晚,袁通政等. 湖南省茶树病虫及天敌调查与区域防治研究综合报道. 茶叶通讯,1995,2:25~2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