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686在洋葱茬后直播的播期对产量影响

来源 :棉花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GSKYK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转基因抗病虫早熟棉品种邯686为试验材料,在田间设置4个不同播期处理,研究了洋葱茬后直播早熟棉的种植效果,结果表明:以5月31日播种的籽棉产量最高,为4044.0 kg/hm2,5月26日播种次之,为3948.0 kg/hm2,均比6月5日增产显著、6月10日增产极显著。因此,建议冀中南地区邯686洋葱茬后直播适宜播期是5月26~30日,最晚不应晚于6月5日。
  关键词: 冀中南地区;洋葱;早熟棉;播期;产量
  中图分类号:S562.0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3143(2015)02-0034-03
  DOI:10.3969/j.issn.2095-3143.2015.02.007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Sowing Date on
  the Yield of Han 686 after Onion Reaping
  Han Yongliang,Lu Zhengying, Li Shiyun,Yang Yufeng,Cui Hongyin
  (Hand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Handan 056001, 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effect of early maturing cotton (Han 686) planting after onion reaping, we set up four different sowing dates in the field trial by taking Han 686 as test material, And Han 686 is early maturing transgenic cotton variety that resistant to insect pes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yield of May 31 sowing treatment is the highest which is 4044.0 kg/hm2; the yield of May 26 sowing treatment is the second which is 3948.0 kg/hm2 and both of that is higher June 5 and June treatment significantly. The results also showed that the suitable sowing date of Han 686 in Hebei central and southern regions was between May 26 and May 30, and should not be later than June 5 at the latest.
  Key words: Hebei central and southern regions;Onion; Early-maturing cotton;Sowing date
  0引言
  冀中南地区是粮棉集中产区,人多地少,土地资源有限,粮棉争地矛盾突出,发展麦(菜)棉两熟[1]是缓解粮棉争地矛盾的有效途径。生产上多用紫星洋葱与棉花两熟种植。紫星洋葱为中熟品种,色泽好、耐旱性较高,质地脆嫩,辣味较浓,有甜味,具有高产、稳产、商品性好、广泛的适应性以及安全的耐贮性等多种优点,近来紫皮洋葱已逐渐成为冀南地区的首选品种。以往冀中南棉区多采用棉花与洋葱间套作栽培模式,该模式适于河北南部、山东西部和河南北部等中纬度地区。然而洋葱与棉花间作套种存在30多天的共生期,这将影响洋葱的收获,并且棉田用药对洋葱的商品性存在不利影响,笔者在总结以往早熟棉栽培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洋葱茬后直播早熟棉的栽培模式,并设置了洋葱茬后早熟棉播期试验,旨在获得适宜冀中南地区洋葱茬后早熟棉的适宜播期及品种配套方式,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洋葱茬后直播早熟棉集成配套高产栽培技术提供参考。
  1材料方法
  1.1试验材料
  前茬作物选择紫星1号洋葱进行种植,此品种是由邯郸市蔬菜研究所培育,为紫皮洋葱,具有明显的增产优势和市场竞争优势;棉花品种选用邯郸市农业科学院育成转基因早熟棉品种邯686,该品种2011年通过河南、河北两省审定,生育期107天,高产稳产、抗病抗虫、纤维品质优良,适合麦棉、菜棉两熟配套种植。
  1.2试验设计
  2012年在邯郸市肥乡县西彭固,实施邯686[2]不同时期播种试验,试验地土质为黏土,肥力较好,水利条件好,田间管理及时且一致。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3],处理1~4分别为5月26日、5月31日、6月5日、6月10日播种,密度均为25000株/hm2。小区随机排列重复3次, 4行区,行长10 m,行距0.6 m,小区面积24 m2。9月15日调查各小区的主要农艺性状, 项目包括株高、果枝层数、单株铃数、每小区取50铃进行室内考种, 测定单铃重。
  进入收获期按小区收获,并室内考种记载数据。采用SPSS13.0[4] 数据处理系统和Excel 2007 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农艺性状
  从表1可以看出,在5 月26 日至6月10 日, 随着播期的延迟,棉花株高、果枝数、始果枝着生节位、单铃重均呈下降趋势, 这可能与生长季内日平均气温的差异有关;同时随着播期的推迟存在单株成铃数减少的趋势,在5月31日至6月5日之间播种,播期之间差异不大(以处理2显著高于处理1和处理3),但6月10日播种处理单株成铃数大幅降低,与处理1~3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   2.2籽棉产量
  各播期间的籽棉产量存在显著差异,由表1可以看出:以处理2的(5月31日播种)籽棉产量最高,为4044.0 kg/hm2,居第一位;处理1的(5月26日播种)籽棉产量次之,为3948.0 kg/hm2,二者差异不显著,处理3(6月5日播种)的籽棉产量为3691.5 kg/hm2,比处理2和处理1减产显著,处理4(6月10日播种)的籽棉产量为2475.0 kg/hm2,比处理1~3均减产极显著。从试验结果来看:邯686在洋葱茬后直播适宜播期是5月26~30日,最晚不应迟于6月5日。
  3讨论
  在冀中南地区过去经常以洋葱地套种中早熟棉品种的方式提高复种指数[5],达到增产增效的目标,但是这种方式下棉花和洋葱有较长的共生期,一方面不利于棉花的生长[6-7],另一方面不利于洋葱的收获,还会造成洋葱和棉花不同程度的减产,此外共生期防治病虫用药也影响洋葱的商品价值。冀中南地区的生产中洋葱多采用秋季育苗,冬季定植的方式。紫星洋葱于8月20日~9月10日进行育苗,最佳播期为8月25日~9月5日。定植适宜时间在10月下旬到11月上旬,最佳定植时间在10月25日~11月5日。此时定植的洋葱在冬前有10~15 d的生长缓苗期,对洋葱越冬有利。因此早熟棉花收获后可以定植洋葱。
  棉花适当晚播也可带来一些比较有利的效果,一是5月下旬至6月上旬播种时 气温和地温明显升高, 棉花病害较轻;二是由于播种期推迟,棉花现蕾、开花时期相应推迟, 使结铃盛期与冀中南地区棉花的最佳结铃时期一致,增加棉花伏桃和早秋桃比例[8-12];三是选用早熟棉品种适当晚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棉花烂铃,为棉花优质高产创造有利条件。本研究中选用高产早熟棉品种邯686[13-14],该品种具有较强的播期适应性,冀南地区覆膜洋葱一般在5月20日后就可以开始收获,收获期可持续15~20天。因此在5月26日至6月5日之间播种早熟棉是可以实现的,本研究结果表明,在5月31日播种的棉花产量与当地单作棉花无明显区别,而紫星洋葱茬后棉花直播较单作棉花多收一季洋葱,对于棉田增收增效具有一定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 黄骏麒.中国棉作学[M].北京: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8.
  [2] 杨玉枫,李世云,韩永亮,等.抗虫短季棉新品种——邯686 [J]. 中国棉花. 2012 (09):34-35
  [3] 马育华.田间试验统计分析[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5.
  [4] 余建英.数据统计分析与SPSS应用[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5] 毛树春. 中国棉花可持续发展研究[M] .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9, 134-148.
  [6] 喻树迅,宋美珍,范术丽. 我国短季棉遗传育种研究进展[J].棉花学报,2007,9(5) : 331-336.
  [7] 董合忠,李维江, 唐薇, 等.棉花不同熟性品种栽培技术新途径的探讨[J].棉花学报.2000, 12(3): 132-135.
  [8] 李文炳, 潘大陆. 棉花实用新技术[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2, 142-159.
  [9] 房卫平,谢德意,李文,等.不同密度下短季棉成铃时空分布及产量比较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 2011, 40(1): 58-61.
  [10] 董合忠, 尹宗元. 棉花不同栽培途径的比较研究[J] . 山东农业科学, 1996(3) : 12-14.
  [11] 董合忠,李维江,等.完善山东棉区棉花栽培技术体系的几点设想[J].中国棉花, 2000(2) : 3-5.
  [12] 卢合全,赵洪亮,于谦林,等. 鲁西南麦套杂交棉适宜种植密度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 2011(9): 27-29.
  [13] 杨玉枫.抗虫短季棉新品种邯686 洋葱茬直播技术[J].中国种业,2013(9):93.
  [14] 路正营,李世云,韩永亮,等.种植密度对晚春播早熟棉生育动态和产量的影响[J].河北农业科学,2013,17 (1) : 16-18.
其他文献
旅美女画家虞曾富美不愧为当代画坛奇女子,她的成功在于她有自觉的美学追求,致力于独树一帜的审美创新。她的作品具有气象万千的自然之美、蓬蓬勃勃的生命之力,并彼此融合和互动,原因在于她有十分可贵的生态环保意识,从而提升了审美境界,形成了鲜明的艺术风格和特色。  一、画坛奇女子的审美创新  不久前,笔者有幸在纽约长岛参加了虞曾富美的家庭派对,并惊喜交集地参观了她1.5万平方英尺的家庭画室陈列的恢弘之作。惊
期刊
摘要:自我主题的贯注是文人画约定俗成的传统,包含“兼济天下”的宏观自我主题和“自娱自悟”个体微观自我主题两方面,关乎画家的品格成熟与否。张大千《西园雅集图》前后两个版本的创作实践告诉我们,自我主题是艺术家一生的阅历与省悟,只有把握住文化的主脉,开放地感悟时代潮流,才能孕育创造出具有独创品质,意蕴深厚的艺术作品。  关键词:自我主题 张大千 西园雅集图 审美意识  在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的认识中,自我
期刊
刘建新,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油画学会会员,新疆美术教育研究会会员,新疆美术家协会理事,新疆美术家协会油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新疆美术》油画专刊执行编辑,新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绘画系主任。  刘建新是新疆师范大学教授,也是当代知名油画家。刘建新油画作品展现的内容有边疆的自然风物、风土人情和维吾尔人形象。由景及人,他在写实的基础上造境,不仅展示了维吾尔人民的生活和忧郁的气质,达到了
期刊
摘要:以萘二甲酸酐作解毒剂,分别添加赤霉酸、复硝钾、尿素+磷酸二氢钾、芸苔素内酯对硝磺草酮中毒棉花进行灌根处理。试验结果表明:灌根处理能有效减少棉花枯叶率和蕾铃脱落率,进而显著补救棉花产量损失,其中萘二甲酸酐+芸苔素内酯效果最好,药后60天的枯叶率和蕾铃脱落率分别比对照减少23.1和32.6个百分点,籽棉产量比对照增加112.3%,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棉花;硝磺草酮;药害;补救措施
期刊
基金项目:湖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湘农业联[2012]278号)。  作者简介:诸凤丹(1984-),女,湖南常德人,农艺师,从事棉花栽培与病虫害防控技术研究工作。  E-mail:y8x8200cn@126.com。  通讯作者:杨鸿,E-mail:cdnyyh @126.com。  (常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湖南省棉花产业体系常德试验站,湖南常德415000)  摘要:为探索常德市棉花轻简化
期刊
摘要:组合CD135是由W53×Q10杂交配组选育而成,其母本选自优质陆地棉C1×海岛棉35×97中间材料(回交多年)选系材料W53,其父本为自选的高品质、抗逆性强、丰产性好品系Q10。2011年选配出强优势杂交棉新品种(组合)CD135。经品比及多点大面积生产示范,并经枯萎病、黄萎病重病田圃鉴定及农业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3年检测分析,表现出高品质、丰产性强、适应性广、抗逆性强、抗枯萎病、耐
期刊
摘要:2008~2014年江苏省东台市连续7年实施棉花高产创建项目,取得了创建区内7年平均皮棉单产1780.5 kg/hm2,比全市大面积平均单产高585 kg/hm2,增产48.9%。作者总结了项目实施的主要技术措施和灾后应变管理措施,并浅述了实施体会。为今后棉花生产提供经验。  关键词:江苏;东台;棉花;高产创建;措施;体会  中图分类号:S562.048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2095
期刊
摘要:通过在江西北部的湖口县丘陵棉区,进行马铃薯与棉花连作模式的示范,结果表明:马铃薯与棉花连作可以解决棉田冬季闲置问题,其效益是油棉连作模式的近两倍。是湖口县棉区农业高产高效发展好路子,值得在棉区推广应用,以确保棉田增收增效。  关键词:江西;湖口;马铃薯;棉花;高效  中图分类号:S562.0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2095-3143(2015)02-0054-03  DOI:10.
期刊
摘要:通过在棉花上应用乐卫地3种不同配方含氧生物降解膜与普通地膜比较,研究其对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生物降解膜比普通地膜增温、保温效果好,保苗效果好,棉花生育期缩短1~3d,对棉花单铃重、衣分和产量的影响差异不大。  关键词:新疆;棉花;降解膜;生长发育;产量  中图分类号:S562.048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2095-3143(2015)02-0040-04  DOI
期刊
摘要:为筛选出鄱阳湖棉区适于机械化采收的最佳密度,于2014年设119625株/hm2、101220株/hm2、87720株/hm2和77400株/hm24个处理,分别对其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始果枝着生节位及高度、衣分和纤维品质等性状不同密度间差异不大,单株成铃数随着密度的升高逐渐降低,产量随密度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综合分析表明鄱阳湖棉区棉花适于机械化采收较适宜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