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外国使节来华,咱们都用啥招待?

来源 :畅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ying_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在中国举行的外交活动,大家除了关心涉及国计民生和国际关系的大问题,也关心外宾饮食这样的新闻,尤其是欢迎晚宴上,我们会用什么招待外宾引发了不少人的好奇心。根据新闻媒体报道的菜单,他们吃的菜品有富贵龙虾、菌香牛肉、香草鳕鱼、花好月圆等等,容易找到答案。那么,在中国古代,外国使节来了,咱们都用啥招待?
  家常汤饭招待外宾
  明朝招待外国使节的餐桌上有一道特殊的菜品一一汤饭。对,没错,就是你所认为的那种快餐汤饭,就是你在韩剧里看到他们吃的那种汤饭。但千万不要因为这道菜品太过家常就看不起它,这可是一道见证两地历史友谊的特殊菜品。
  从元朝开始,便与朝鲜半岛的高丽有了联姻传统,据统计,元朝政府共遣使277次赴高丽,高丽也不断向元朝输出女子,元朝末年的顺帝皇后就是高丽人。到了明朝,关系依然密切。据说当时别国的朝贡使节来到中国,只能享受到欢迎晚宴的规格待遇,而如果是朝鲜的使节来了,则还要举办欢送晚宴。别国的朝贡使节在离开中国时,需要接受礼部的检查,以防将违禁品带出境,但朝鲜使节就可以免除检查,因为他们来自“礼义之邦”,因为他们与明朝政府关系好。
  据罗蓁蓁的《明代宫廷饮食研究》,很多朝鲜半岛的饮食,包括汤饭,就是在这种密切交往中传进了中国宫廷。到了明代,这些异域的饮食风尚依然留存了下来,平时的宴会上,汤饭就常常上桌。到了接待朝贡使节的餐桌上,汤饭也是十分重要的一道菜品。当然,它的重要性可能真的不是因为它有多精致、多好吃、多能体现明朝的威仪,而是因为它实在太简单、太方便了,据罗蓁蓁的推测,使臣时间紧迫,吃了饭就得赶紧上路,“食用汤饭迅速,节约时间”。当时的交通可不像今天这般便利,使臣来一趟路途遥远,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路上,因此完成任务就要赶紧返回。
  在明朝,对外国宴的规格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高,因为在当时的历史环境里,明朝的心态是万邦之主,它的外交关系多是“朝贡”,在一个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里,这样的关系几乎也就决定了对外国宴的规格。因此,当外国朝贡使节来到或者离开的时候,上一碗汤饭,配几道小菜,简单方便,又照顾了对方的时间和口味,应该也是贴心的。
  对外国宴上,礼仪比美食重要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使节都招待人家汤饭,明朝皇帝对特别重要的使节也是要隆重设宴款待的。如果使节太多,一次性招待可能有所怠慢,明朝政府就会分两次招待,而且充分尊重各国的饮食风俗。洪武年间的一次对外国宴上,每桌“果子五色,按酒五般,汤三品,小割正饭用羊”,永乐年间的对外国宴上,则是“按酒五品,果子五般,烧碟五般,茶食汤三品,双下大馒头羊肉饭,酒七种”。
  其实,比起明朝对内的一些国宴,对外国宴的菜品实在普通。明朝菜品最丰富、最复杂的宴会应该是进士恩荣宴,宴请的对象都是国家精英人才,是国家未来的主力建设者,必须要向他们表达国家的诚意,让他们感受到国家对他们的重视,激励他们好好工作,为国家多做贡献。
  比如弘治三年的恩荣宴,分了_上桌和中桌,其中仅上桌就有“酒五般、果子五般、宝妆茶食五般、凤鸭一只,小馒头一楪,小银锭笑靥二楪,棒子骨二块,羊背皮一个,花头二个,汤五品,菜四色,大馒头一分,添换羊肉一楪,酒七种”,中桌上还有炸鱼、牛肉饭等。其中,羊背皮是这种人才宴会上的关键菜品,是专门用来招待优秀人才的,进士们吃羊背,其他人只能吃剩下的羊腿。这也是一道沿袭元朝的菜品,其实在今天蒙古族人的生活习惯中,这道美食也多出现在非常隆重的场合中,用来献给长辈和尊贵的客人。
  其实,在古代的外交国宴上,礼仪要比美食繁复得多。比如说在对外交往频繁的唐朝,对外国宴几乎就是一个由一系列规定动作构成的仪式。当唐朝皇帝和外国使节入座后,宴会开始,先是乐队演奏,指挥带着他的歌唱演员和琴瑟演奏人员进入大堂,走到规定的台阶下,然后脱鞋,坐好,开始奏乐演唱。这之后,宴会开始上酒,伴随着典仪人员的严肃唱喊:酒至,兴。下边的人依次如此传递唱喊,形成回音效果,彰显仪式威严和隆重。皇帝举杯,对各国使节表示欢迎。该喝的酒喝完后,开始上菜。典仪又严肃唱喊:食至,兴。皇帝动筷子了,那些使节才动筷子,主菜和主食吃完了,撤盘子,再上酒,以及果品小菜,然后欣赏舞蹈。宴会过程中,使节自然要向皇帝敬酒,但是也得按照典仪的口令来,让敬酒敬酒,让就坐就坐。一切结束后,使节离开座位,集体向皇帝行拜,然后就回四方馆或者鸿胪客馆歇着去了。
  抠抠搜搜的接待风格有损大国威仪
  比起在宴会上要遵循严格礼制,这些使节们在四方馆或者鸿胪寺里就自在多了o四方馆和鸿胪寺是官方接待外国使节或者留学生等所有外国友人的定点招待所。比如在负责接待重要外国友人的鸿胪寺,外国使节们能够获得他们在本国熟悉的日常生活用品,要帐篷有帐篷,要毡毯有毡毯,要席子则有席子,吃的也是熟悉的食材,就连他们带来的牲畜也能得到专人照料,“所乘私畜抽换客舍放牧,仍量给刍粟”。尤其是对使节,鸿胪寺要根据他们的官职大小、其所属国家的国力强弱,以及与唐朝政府的关系等来确定接待规格,稍有不慎,就会引发外交问题。
  皇帝招待的国宴并不常有,更多外国使节的设宴款待工作是由鸿胪寺来办的。有一年,使节来访,鸿胪寺招待的饮食中没有鱼,使节大怒。还有一次,因为饮食中的牛羊瘦小,使节同样不满,认为这是唐朝政府轻视本国才故意提供这样的食物,导致鸿胪寺直接被相关部门调查。调查结果认为,鸿胪寺这种抠抠搜搜的接待风格有损大国威仪。
  其实,古代使节来华,本身也是一种饮食文化交流,在他们带来的“贡品”中,食物占相当大的比重。比如在明朝,东南亚一带的国家每年要派使节送来大量香料,其中单胡椒就达几万斤;清朝时,则带来了大量的辣椒,彻底取代了当时茱萸、花椒在香辛料中的地位,改变了中国香辛料格局。
  回看历史,有些食物远比出现在古代对外国宴上有趣。跟随郑和下西洋的巩珍,后来写了一本《西洋藩国志》,记录他一路上的所见所闻,在苏门答腊岛一带,他见了这样一种水果:“又有—种臭果,藩名都尔乌,状如鸡头,长八九寸,皮生尖刺。及熟有瓣裂开,气如臭牛肉,内有肉十四五块,大如栗,其白如酥,甜美可食。”
  可不就是榴蓮嘛。
其他文献
随着高考录取结果陆续出炉,许多考生已经拿到了梦寐以求的录取通知书。从古至今,“金榜题名”都是每位考生的梦想,“十年寒窗无人间,一举成名天下知”,对他们来说,考试结果的揭晓是人生的重要时刻。如今,考生们可以从网络上查到自己的录取结果,学校也会寄出意义非凡的录取通知书,那么,古代科举考试是采用什么方法来公布结果呢?  每—次放榜,都是—次心跳游戏  古代科举考试的结果主要通过“放榜”的形式公布,这也是
期刊
夏花绚烂,风景宜人,眼下正是出游的好时节。说到史上最牛旅游“大咖”,非徐霞客莫属。放眼今天,如果我们想把他去过的风景再看一遍,其实并非难事,但能够真正读懂“霞客精神”的人其实并不多。那么,就让我们重拾经典,读读这本《徐霞客游记》,学学“霞客精神”,探访祖国大好河山。  打着“游记”旗号的科普巨著  相信每个人在学生时代,都曾写过一篇命题作文——《我的志愿》。  明朝时,一个10岁的男孩在读书时有感
期刊
8月4日,巴西圣保罗,巴西劳工党举行大会。当日,巴西劳工党主席宣布,前总统卢拉被确认为该党总统候选人。卢拉此前因被指控贪腐和洗钱罪获刑12年零1个月,并于今年4月入獄服刑,此次并未到场,但会场内,2000名支持者头戴卢拉面具,高呼卢拉的名字,表示坚定支持。
期刊
7月31日,印度新德里,印度总理莫迪出席人民党议會委员会会议,庆祝度过不信任动议危机,获人民党主席阿米特·沙阿喂糖吃。
期刊
9月10日,马云发出公开信称,将于2019年9月10日卸任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的职务,届时集团现任CEO张勇将接任,组织过渡准备工作即日开始。2019年,是阿里成立20周年,这家公司曾表示“至少活102年”。  马云在他54岁生日这一天宣布了上述决定。他在信中称,“想回归教育”。1988年大学毕业后,马云曾在杭州电子工业学院任教。后于1995年创办中国黄页,1999年二次创业成立阿里巴巴。  马
期刊
8月7日,哥倫比亚新当选总统杜克的就职典礼在波哥大举行,来自多个国家的元首和代表团冒雨出席。
期刊
英国新任外交大臣杰里米·亨特7月30号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并参加第九次中英战略对话,在接受央视记者专访时亨特表示,英中合作日益密切,愿意与中方共同努力,开启英中关系“黄金时代”新篇章。  执掌英国卫生部近6年的亨特7月9日被英国首相特蕾莎·梅任命为新的外交大臣,接替当天因“脱欧”立场分歧辞职的鲍里斯·约翰逊。值得注意的是,亨特不仅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政治家,还很有经商头脑,多次创业后身家达千万,且他的妻
期刊
6月9日至10日,上合青岛峰会召开,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观察员国领导人汇聚一堂,共商合作大计。在此前的6月6日,习近平主席举行仪式,欢迎吉尔吉斯斯坦总统热恩别科夫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从途经天安门广场的外宾主车抵达路线,到55名女兵组成的单独方阵,再到换装的军乐团行进队列、重新编排的吹奏表演队形,国事访问欢迎仪式的一系列改革令人眼前一亮,彰显新时代中国外交的与时俱进和雍容气度。  回顾党的十八大以来
期刊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第十八次元首峰会在青岛胜利闭幕,碧海明月见证新时代中国主场外交的又一次精彩演绎。  置身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风云时代,立足上合组织承前启后的关键节点,团结务实的盛会,留下太多动人瞬间,带给世界深刻启迪。人们感受到习近平主席亲力亲为、运筹谋划.为构建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注入澎湃动力;人们聆听着8个成员国发出团结协作、共谋发展的时代强音,唱响扩员后上合组织的光明未来。落实的决心,行动的
期刊
8月7日,韓国首尔,当地持续高温天气让人苦不堪言,首尔市市长朴元淳(右)赴各个居民区慰问市民,亲自在街头洒水,并向市民分发冰镇西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