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四线合一”化学高效课堂构建与优化

来源 :南北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四线合一”指由“情景线”“任务线”“知识线”“测评线”组成的教学模式,旨在重构化学课堂教学模式,以真实情景为导入,利用知识储备和情景线索完成任务的方式学习化学知识,通过课堂即测即评的方式立足重难点,聚焦疑难问题,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探讨核心素养视角下中学化学“四线合一”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关键词】四线合一  核心素养  硝酸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5.077
   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主要源于对问题的思考和探索[1]。任务驱动教学方法体现了以任务为明线、以培养学生的知识与技能为暗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基本特征[2]。新课程标准倡导化学课堂通过有意义的、真实的情景进行教学,中学化学高效课堂的构建与优化迫切需要新型的教学模式更新教法。本文介绍了情景—任务—知识—测评为一体的“四线合一”教学模式,从情景出发,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形式学习,并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旨在依托知识,提升化学学科能力,突出培养化学核心素养,丰富化学课堂教学设计与优化的理论基础,推进化学教育改革深入进行。
  一、“四线合一”教学模式概述
   “四线合一”教学模式即融合中学化学教学总的“情景线”“任务线”“知识线”“测评线”四线合一的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综合中学化学学科特点并参考其他理科教学模式,在建构主义的基础上,强调中学化学课堂中的“情景导入”和“测评结合”。
   (一)情景线
   任何化学知识的发展都有其历史渊源和社会环境,“情景线”旨在让学生于故事讲述中进入板块知识的学习,选择自然环境、健康与疾病、环境质量、食品健康、科技前沿等相关真实情景,通过情景导入方式引入化学课堂学习。通过蕴涵化学学科问题、弘扬化学学科价值观的情景素材,引出教学活动,进而达到完成教学目标,将STSE融入化学课堂教学的目的。
   (二)任务线
   通过情景线的介绍创设真实的问题情景后,基于情景,结合所学内容提出学生的探究任务,既能刺激学生的探究欲,又能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任务线”旨在抛给学生一些知识线索,给学生设置相应的任务,使其展开个人或小组探究性学习,真正凸显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及教师的引导功能,培养学生科学解释、科学探究的能力。
   (三)知识线
   “知识线”重在完成课堂教学目标中知识性目标的讲解、纠错和总结,使学生完成对知识的探究、学习的推理总结以及模型建构。学生对学习目标的达成是以阶梯状的、动态的形式呈现的,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不同的体验方式、理解能力、感知状况和看待事物的标准,都会影响学习内容的确定。通过“知识线”的完成程度,教师要初步预判学习者的学科知识掌握程度。并针对板块知识的学习做指导、纠错和总结。
   (四)测评线
   “测评线”的“测”旨在检测学生对已有知识经验准确运用的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中体验“学有所用”,获得成功体验。通过测评习题向学生展示“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引导学生建立认知模型,并能运用模型解释化学现象,揭示化学现象的本质和规律。“评”旨在通过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以及学生互评,引导学生反思和矫正错误的做题思路,强化解决问题的思路,促进“解决化学问题”能力的内化培养,有利于高阶化学核心素养的达成。
   二、“典型的氧化性酸——硝酸”教学设计
   针对“硝酸的性质”进行“四线合一”教学设计,根据2017版化学课程标准中的要求:结合真实情境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硝酸的主要性质,认识硝酸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结合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生学情分析,设计了环环相扣,紧密连接的教学设计,教学程序如图:
  
  
   三、基于“四线合一”教学模式的中学化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一)活用“四线合一”教学模式,重构教学最优方案
   在“四线合一”教学模式中,四线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共同支撑整个教学过程[3],如任务线和知识线在不同类型、不同难度的章节中就可能出现讲解顺序互换的情况,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和知识的内在联系进行四线重构,“四线合一”教学模式的应用要打乱教科书原有的知识编排顺序,应用过程中教师不能根据个人喜好随意编排。一节好的“四线合一”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要充分考虑学情和教学实际[4],更需要教师在充分把握学生的学情和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实际选择恰当的情景素材和评价方式。
   (二)立足大多数学习障碍,聚焦小范围疑难问题
   随着化学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逐渐被推广,探明学生的化学学习起点在教学设计中越来越受到重视[5]。基于“四线合一”教学模式教学时长较长,且教学过程内容丰富的情况,提高课堂参与度是该教学模式成功的根本。“以学定教”尤为重要,课前做好学情分析,教学重点、难点以及学生易出现的学习障碍的教学设计要注重顺序性、逻辑性,充分运用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探明学生已具备的知识结构或知识储备,引导学生大胆猜测和探究的同时,要注意及时纠正错误观点,理清迷思概念。如案例中的“钝化反应”并不是在本节才出现的名词,许多学习者对钝化反应的印象是没有发生化学反应,这属于“大多数学习障碍”,教师要着重强调;而教学过程的丰富化也会使一部分学习者出现一些疑难问题,在“测评线”中教师一定要通过學生的反馈聚焦小范围的疑难问题,明晰学习内容,了解不同学习程度学生的学习差异,注重学生知识体系的建构。
  (三)依托知识,提升学科能力,共筑化学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的培养需从课堂开始,从情景中获得生产生活中的间接经验,从课堂任务、实验实践中获得直接经验,迁移性化学学习情景,其主要功能是通过真实情景下的化学问题解决,为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表现提供机会[6]。根据以往知识储备加情景线和任务线中的知识线索,在知识线中系统学习后,依托知识解决情景线中的实际问题和测评线中的问题。核心素养要求学生具有化学意识,能用化学的视角审视世界,而生活中很多现象都可以通过化学知识解释,教师要做连接生活和化学的发现者、传播者。依靠知识与生活情境的交互,不仅能提升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还能让学生站在化学的角度看待生活中的现象,“四线合一”教学模式相比知识传授,更注重能力的培养,让学习者在探索中发现,基于真实情景的任务更有挑战性,通过测评将课堂情况反馈给教师,也是把反思的机会留给学生,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中学习经验,逐步构建适合学习者自身的学习模式,通过从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知识树立正确的化学观,逐步实现化学素养的培育。
   综上所述,“四线合一”教学模式比较契合新课程标准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当然,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不是万能的,“四线合一”教学模式尽管有诸多优点,但广大一线教师在实施“四线合一”教学模式时应根据学习者情况和现实的差异,灵活地调整教学方案,保证教学模式达到最佳的效果,推进化学教育发展。
  参考文献
   [1]谢静艳.PBL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课堂中的应用[J].中学教学参考,2017(20):71-72.
   [2]郭绍青.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内涵[J].中国电化教育,2006(07):57-59.
   [3]张凤英,刘子忠.化学史融入中学化学课程“四线式”教学模式的构建[J].化学教育(中英文),2019,40(17):50-57.
   [4]方佳丽,王世存,王后雄.“四線合一”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设计——以“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一课为例[J].教师教育论坛,2019,32(02):49-52.
   [5]皇甫倩,王后雄.基于变易理论的化学课堂教学设计与优化——以“盐类的水解”为例[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20,21(03):19-23.
   [6]郑长龙.2017年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重大变化及解析[J].化学教育(中英文),2018,39(09):41-47.
其他文献
他“起跑”很早,4岁时就拿起了画笔;他成名很早,25岁便红遍宝岛;他的漫画创下了台湾漫画连载时间之最,他就是被人们称为“爱情先知”“城市先知”的著名漫画——朱德庸。   朱德庸曾在一个节目中说过,如果有时光机,他想回到过去,抱一抱小时候的自己,说一声“谢谢,辛苦你了”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感慨,是因为朱德庸在自己“抢跑”的童年里过得并不轻松,他在那些坚持画画的日子里付出了很多努力。   小时候的朱德庸并
期刊
我的眼睛很大很大  装得下高山  装得下大海  装得下蓝天  装得下整个世界  我的眼睛很小很小  有时遇到心事  就连两行眼淚  也装不下
期刊
啊,怎样的灿烂,怎样的芬芳!   啊,看草原如何的笑!   啊,大清早上,怎样的音乐!  ——通俗民谣   一天早上,在睡眼惺忪之中,我让喋喋不休的孩子们吵得无法安宁。到了最后,简直无法睡下去,便苦恼地从床上跳起来。我打窗口向田野望去,便晓得那喧闹的罪过是属于雀鸟们的。   我走出果园,感谢上帝给我这蔚蓝的一天。千千万万无法抑制的乐曲在清润的喉间流淌!燕子反复的啼啭(zhuàn),缭绕向水井的深处
期刊
【摘 要】初中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核心在于“爱”,只有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怀和足够的德育思想教育,才能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进而让每个学生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关键词】初中学生 德育工作 教学探讨  中图分类号:G4 文獻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8.198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则认为:“班主任是孩子的第二任父母”
期刊
【摘 要】本文以教学改革与核心素养为论题,以吸收与传播文化品格核心素养在英语教学中的继承与转变为研究对象,重塑母文化自信,在虚心学习外来文化的同时,了解本土文化。在培养学生的文化品格核心素养时,英语教学与方法长期以来以引入为主,不传播自身特有的中华文明,其问题的根源在于以引入为大的导向。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文化品格核心素养应该从两个角度来诠释:一是尊重外来文化,二是对本土文化感到非常骄傲。在英语
期刊
【摘 要】互联网+时代给我国高校教育工作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对于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来说,毕业生在就业的时候面临着很大的难度与压力,为了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高校需要引入全新的教育理念,采用科学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方式,借助互联网丰富课程内容,实现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本文将互联网+时代下高校创新创业的有效教学模式作为主要的研究内容,从下述几个不同的方面加以论述,从而有效提升互联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如何提高教学有效性成为教师们积极探讨的一个话题。教师个人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其教育教学质量。因此,本文结合我个人的数学教学经验总结与反思了几点教学方法:1.认真做好课前准备工作;2.提高学生兴趣,让学生爱上数学;3.深化高效课堂课改,培养学生的探究合作意识;4.运用“三天两头复习法”。期望通过采用这些教学方法,能够提升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与教学能力,同时促进学生学
期刊
【摘 要】 《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积极探索以初中毕业为起点,五年制学前教育专科学历的教师培养模式。随着这种新的培养模式的诞生,相关研究大量产生。笔者通过检索相关文献发现,针对学前教育改革背景下的五年制专科师范生的心理状态和情绪表征方面的研究很少。他们作为学前师资的主要来源,面对改革的心理反应和情绪状态关乎着众多孩子的安全和幸福感,是值得引起关注和研究的。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职业道德课程是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的重要课程和途径之一,本文就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道德观、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我校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育实践等方面提出几点建议,力图培养出素质全面、能力突出的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幼教师资力量。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 职业道德 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
期刊
【摘 要】小学语文线上教学效果欠佳,原因之一是缺乏充分、科学的课前预习;学科组开展线上微聊式研讨,群策群力列预习提示单,进行预习对比实验是提高线上教学效果的良方。  【关键词】微聊式研讨 加强预习 提高实效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5.198   线上教学将近两周的时候,我们发现部分学生起初那股劲头渐渐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