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星、庄福星在早春小麦、油菜上的应用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sch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08年10月下旬以来,安徽全省降水偏少。合肥以北地区降水量比常年少5成以上,淮北地区已连续90多天没有有效降雨,沿淮淮北中西部地区少8成以上,旱情达到50年一遇。加之12月份连续发生2次寒潮,旱、冻叠加,小麦苗情发生逆转。尤其是旋耕整地、镇压不实、播种过深、播种过晚的田块,根系由于得不到水分供应而逐渐干枯死亡,个体瘦弱,群体不足,甚至发生点片死苗。江淮油菜主产区,油菜受冻的田块叶片发黄干枯,个体瘦弱,生长缓慢,苗情差异较大。但凡是使用美洲星的小麦、油菜均没有受到干旱、冻害的影响。
  针对2009年灾情和目前小麦、油菜苗情,为把灾害造成的损失减小到最低限度,近日,安徽省农技推广总站印发了《小麦、油菜早春田管技术意见》,科学指导各地抗旱保苗工作。意见中明确指出将使用“美洲星”、“庄福星”作为2009年抗旱保苗的一项具体措施。其中在小麦田管技术意见中指出:受旱、受冻的麦田以及针对我省淮北及沿淮地区3~4月份常出现的寒流天气,可结合病虫草害防治喷施叶面肥,可用美洲星或庄福星900mL/hm2对水375kg进行压面喷施,隔10d可再喷施1遍,可加快灾后恢复和防止春霜冻害,且以上午10时前,下午4时后效果为佳。
  除此以外,小麦拔节期是小麦从单纯的营养生长向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的关键时期。小麦拔节期用美洲星900mL/hm2对水300~500倍均匀喷于小麦叶面,可迅速补充小麦生长所需营养,增加有效分蘖数,抵抗春冻,尤其对前期冻旱造成的弱苗黄苗田块可适当增加美洲星施用量,效果显著。
  小麦孕穗期用美洲星900mL/hm2对水300~500倍喷施叶面,可增加小麦有效穗数和穗粒数,加快小麦生长速度,且对小麦病害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增强小麦抗逆能力。
  在小麦扬花10%~90%结合防治赤霉病用美洲星900mL/hm2对水300~500倍叶面喷施,可增加防治赤霉病的效果,有效抵抗干热风,加快小麦灌浆速度,可以提前4~5d成熟,并能防治小麦后期早衰,增加千粒重。使用后的小麦籽粒饱满,晶莹透亮,腹沟浅,蛋白质含量明显提高。特别是对于高产新品种,可有效协调小麦源、库、流配套,增产效果尤其显著。此次施用亦可延止小麦灌浆初期。
  在早春油菜田管技术意见中指出:喷施美洲星叶面肥能够促进油菜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变,补偿缺素,增强油菜的抗旱、抗冻、耐渍和抗倒伏能力。可用美洲星、庄福星900mL/hm2对水375kg叶面喷施,间隔10d左右再喷施1次。
  此外,油菜进入抽薹期至初花期以后,均可用美洲星900mL/hm2对水300~500倍叶面喷施,可使油菜角果层厚,角稠、长、粗、籽粒饱满,顶端“老鼠尾巴”短甚至没有,早熟且防早衰,成熟时油菜荚呈金黄色,叶片仍为青色,油菜潜叶蝇危害轻,抗倒伏、抗病、抗早春低温、抗旱耐渍,产量高,品质好。喷施1次即可有效果,喷施2次效果更佳。
其他文献
从挖掘、包装、修剪、吊运、栽植、养护管理等方面介绍大树夏季移植关键技术,从而为大树的夏季移植提供参考。
通过对果蔗种植与气象条件观测调查分析,得出了果蔗优质高产的温、光条件和影响产量、质量的不利气象条件,并提出了上犹县种植果蔗的建议,为发展果蔗生产提供了气象科学依据
以草坪新种源——根茎为实验材料,通过对草坪根茎贮存试验分析,初步探讨了草坪根茎贮存保鲜技术。
分析农业行政执法体系现状,阐述建设农业行政执法体系的基本思路,并提出主要措施,以为农业行政执法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介绍了南方桑枝反季节栽培秀珍菇技术,包括品种选择、培养料配制、接种发菌、出菇管理、虫害防治等内容,以供种植户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