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在小学科学课程中渗透生态课堂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新干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rir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现如今,我国的教育部门和学校不仅重视学生们的文化课水平,也提高了对学生们的科学素质水平的重视程度。而小学科学课程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水平,主要是通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亲身经历科学探究过程的方法。而在小学科学课程中渗透生态课堂指的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们创设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以人为本,把关注学生和老师的生命生长作为课堂的重点,让学生可以展现自己的特点,自由地和同学们进行合作、探究,让学生们自己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让学生们感受到科学的魅力。那么如何才能在小学科学课程中渗透生态课堂呢?本文主要讲解了在小学科学课程中渗透生态课堂的五种方法,帮助老师构建出生态课堂,也让课堂逐步回归到自然,从而促进小学生的全面發展。
  【关键词】
  小学科学课程 生态课堂 渗透
  现如今,我国教育行业一直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在设置课程时依旧存在主科和副科的分别,家长和老师只关心学生们的语数英三科的成绩,极少有家长重视学生的科学课程的学习情况。而且在大多数小学中,科学课程的任课老师比较少,大部分都是由语数英老师来代课,而这些老师对科学课程的知识的掌握情况也很少,也很少花费时间来备课,使得小学科学课程的课堂枯燥乏味,也让小学生失去了想要在课堂上探究科学知识的欲望。而针对小学科学课程的这种课堂状况,许多小学老师从改进小学科学课堂的角度出发,逐步在小学科学课程中渗透生态课堂。
  1.引导学生们开展多样的课前调查研究
  老师在上课之前引导学生们进行调查研究实际上是收集资料的过程,也是学生们探究科学知识的开端。因此,小学科学老师应该指导学生们从自己身边的事物开始,围绕着这节课的主题来让学生们开展课前研究调查,而且可以让学生们通过书籍、网络和影视作品等方法来收集资料。比如说在小学科学课程中有一节课的内容是“观察植物的叶”,老师可以让学生们在课下的时候收集各种各样的叶子,或者在网络上面下载一些自己喜欢的叶子图片,等下节课上课的时候让学生们带到课堂上。这样学生们在上这节课的时候,因为事先进行了课前调查研究,学生们对于植物的叶子也有了大致的了解,也愿意分享自己收集到的叶子,自然也可以形成和谐的课堂氛围。通过这种方法,老师还可以让学生们明白大自然是多么神奇的存在,把课堂回归到自然,有利于打造生态课堂。
  2.帮助学生们创设情境
  老师在教授小学科学课程时要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来考虑,让学生们在他们比较熟悉的情境里面进行学习,明白科学对于生活和学习的重要性。因此要在小学科学课程中渗透生态课堂需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创设出有助于学生进行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们进行探究学习。比如老师在讲述“生活中的静电现象”这部分知识时,可以问问学生们:“在秋天和冬天里比较干燥的时候,大家在晚上脱毛衣的时候,看见过火光吗?”这是激发起学生们的探究欲望,从而和同学进行讨论,最终得出结果:这是因为静电的原因才出现了这种现象。
  3.让学生之间采用合作探究的方法来学习科学知识
  在传统的小学课堂上,老师一般都是以自我为中心,而学生们只扮演着倾听者的角色,很难融入到课堂学习中。而老师则可以让学生们分为多个小组,每个小组四到六名学生,在分配组员的时候要考虑到学生之间的特点和个性,以便让小组成员在探究合作时取长补短。除此之外,要想在小学科学课程中渗透生态课堂还需要扩大学生在课堂上的交流范围,不能只局限在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上,也要让学生们可以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和探讨。而且老师要允许学生们犯错,这样他们才能在课堂上自由、积极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比如说学生们在做实验时,实验结果出现了偏差,这是老师要肯定学生的实事求是精神,再帮助学生分析出现错误的原因,找出学生进行实验时存在的问题,再让学生们重新做一遍实验,来观察实验现象,不要直接批评学生,让学生们失去了对科学课程的兴趣和热情。
  4.注意把课堂学习延展到课外
  在新课标中说明老师不应该把上课铃声当作学生们学习的开始,也不能把下课铃声当做学习的结束。所以说,小学科学老师也要如此,不能把课堂仅仅局限在上课的时间里,还可以利用课下时间,因时因地采取材料,制作一些小实验。而且把课堂教学延展到课外,有利于让学生们在探究中发现问题,逐渐把课堂和生活联系起来,明白科学的重要性,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5.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来评价学生
  小学科学课程是不在小学期末、期中考试的考试科目里面的,所以有一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并不认真听讲,也会影响到一些想要好好学习的学生。因此老师应该采取一些方法来评价学生,让学生们在小学科学课程上认真听讲。而且老师在选取评价方法时也要考虑到小学科学课程渗透生态课堂的特点,要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而评价内容则主要包括学生们对于科学的理解、与别人分享和合作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等内容。而评价方法则主要包括自评、小组成员的评价和老师评价,而且这三种评价之间可以按照2:4:4的比例来给学生们得出一个最终的评价分数,帮助学生们认识到自己在这一学期的科学课程的表现情况。
  总而言之,要在小学科学课程中渗透生态课堂对于学生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也需要老师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因此,小学科学老师要跟随时代的发展,逐渐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把生态课堂完全渗透到小学科学课程中。
  【参考文献】
  【1】邵玲.让小学科学课堂充满生命力——六模块建构式生态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3(1)
  【2】黄金清.构建小学科学课的生态课堂【J】.贵州教育,2011(18)
  【3】吴文诗.小学科学生态课堂教学初探【J】.学周刊,2015(36)
其他文献
“放音乐!”只听一声令下,空中响起了动听的流水般的乐曲,突然,一个球体凭空而出,自由自在地飘荡在空中。“加大声音分贝!”再一声令下,只见那个球体逐渐改变形状,最后变成
期刊
期刊
一、调查目的rn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是具体影响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推行学前创造教育,就应首先从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两方面搞清楚幼儿教师的实际水平和存在的问
中职学校在实行“学分制”的过程中,要处理好“学分制”与“学年制”的关系;必修与选修的关系;超前与滞后的关系.
纵观职业教育课程发展历程可以看出,职业教育在课程改革方面主要呈现出课程开发注重现实性,课堂设计注重基础性,课程实施注重实践性,课程体系注重灵活性等特点和课程观的多元
作文,一直是教师和学生又憎又恨却又孜孜以求的.教师花费大量时间精心设计、详尽讲解、仔细批阅,力求形式多样,潜移默化;学生也总是循着轨迹、小心翼翼、煞费苦心、力求变着
【摘 要】  对于小学生理解能力有限,快速阅读不能使学生们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及深刻含义。对于文本中没有写出来的深层次教育意义也不会有很明白的了解。细读使学生们在慢的过程中去发现去体会文章内容的深刻含义。  【关键词】  小学语文 细读书  细读文本能够让学生准确细致地发现文本的语言特点、表达方式和文章的中心思想,能够正确理解作者的表达意图,领悟语言美、行为美、祖国美等,让小学语文真正入脑入心
很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都很重视具有“社会执业资格”教师的培养,但目前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急需解决:对什么是具有“社会执业资格”的教师认识不清,界定范围不科学,造成培养目标
目前高职教育中存在着“双师”迷信,“双师”的作用被高估了.本文从提出背景、概念、实际标准的退化三方面分析了“双师”存在的问题,指出必须破除“双师”迷信,树立全新的“
【摘 要】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在阐述渗透传统文化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基础上,说明了当前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程度,并且提出了深入挖掘语文课本教材、了解文章作者的情况和改变传统的语文教学思维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  高中语文 语文教学 传统文化 渗透  高中语文是中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和高中生的基础素质水平和语言应用能力密切相关,因此,学校、老师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