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原位节段小肠移植模型的改进

来源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en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建立一种简便、稳定的大鼠原位节段小肠移植模型.方法 供、受体均为雄性SD大鼠,各40只,采用供体肠系膜上动脉-腹主动脉漏斗状袖片与受体肾下腹主动脉端侧吻合,供体门静脉与受体左肾静脉Cuff套管袖套吻合.切除受体大部分小肠,供体小肠近、远端分别与受体残留小肠近、远端行端端吻合.结果 供体手术时间(40 ±5)min,受体手术时间(50 ±8) min.热缺血时间(5±2)min,冷缺血时间(15±5) min.动脉吻合时间(5±2)min,静脉吻合时间(4 ±2)min.90.0% (36/40)的大鼠术后存活时间>10d.结论 该模型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模型成活率高,稳定性好。

其他文献
1 临床资料患者女,49岁.因远端脾肾分流术(Warren术)后2年、鼻衄齿龈出血2周于2010年6月14日入院.2年前该患者因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行Warren术,术前胃镜检查示食管下段重度静脉曲张伴红色征;B超检查示脾脏大小15.5 cm×4.5 cm,血常规检查:WBC 2.4×109/L,Hb 105 g/L,PLT 64×109/L.术后第14天复查血常规:WBC 3.3×109/L,Hb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区域型肝胆管结石病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至2011年3月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行腹腔镜手术治疗81例区域型肝胆管结石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符合2007年《肝胆管结石病诊断治疗指南》分类标准和开腹手术指征的患者,在完善术前检查后根据结石部位采用腹腔镜下肝切除术切除病变肝叶(段),最大限度清除含有结石、狭窄及扩张的病变胆管,联合使用术中纤维或电子胆道镜对剩余肝叶(段
目的 探讨cT4bM0期原发直肠癌外科治疗策略及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53例cT4bM0期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肿瘤整块切除原则选择联合脏器整块切除术作为外科治疗策略,术后辅以化疗,分析直肠癌患者的生存情况及影响其预后的危险因素.本组患者采用门诊、电话、信访等方式进行随访.随访时间截至2012年12月.采用Kaplan-Mei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被认为是一位成熟消化外科医师应该掌握的最复杂和最具挑战性的手术.基于对患者术前影像学资料的精细评估,我们倡用一种称为G路径的新型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程式.G路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可以标准化手术步骤、简化手术流程、节约手术时间,按照精细的术前规划达到R0切除,避免了传统手术操作中的反复探查和分离,降低了医源性肿瘤转移的风险.本文以1例胰头癌并梗阻性黄疸患者为例,介绍G路径胰十二
目的 应用虚拟肝脏手术规划系统测量肝癌肝切除术后剩余肝脏体积,评估剩余肝脏体积比(STELR)在预测术后肝功能损害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4月至2011年10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7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利用虚拟肝脏手术规划系统进行虚拟肝切除,测量剩余肝脏体积.应用ROC曲线计算STELR的临界值,利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各危险因素对术后肝功能损
目的 探讨不同胰体尾切除方式对术后胰瘘发生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6月至2011年8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5例行胰体尾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切除脾脏将患者分为保脾组(29例)和切脾组(36例);根据术中胰腺断端闭合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手工组(32例)、闭合器组(11例)和联合组(22例),比较不同组别间胰瘘发生的差异.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或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x
目的 探讨胆道镜钬激光热凝术治疗肝内胆管出血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至2011年8月成都军区总医院采用胆道镜钬激光热凝术治疗55例肝内胆管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胆道镜检查证实患者胆道出血后,从胆道镜器械孔插入钬激光光导纤维,使其顶端接近出血区域,直视下激发激光止血.如出血量多,影响出血区域的观察,加用肝门阻断带临时阻断肝门,同时配合使用胆道镜加压注液袋;对于胆管狭窄且远端出血者,先
胰十二指肠根治性切除术是可能治愈胰头癌和壶腹周围癌的惟一有效方法.早期明确肠系膜上动脉(SMA)是否受侵犯及其侵犯程度,对术中术式决策及判断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基于肿瘤的手术切除应遵循无瘤、足够的切除范围、安全的切缘、充分的淋巴结清扫等原则.采用肿瘤无接触、肿瘤整块切除及肿瘤供应血管优先处理等技术,笔者提出经肠系膜入路的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哈尔滨医科
目的 探讨影响内镜黏膜切除术(EMR)治疗早期结直肠癌患者效果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2年6月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收治的140例行EMR治疗的早期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早期结直肠癌肿瘤直径< 20 mm的隆起型和直径<5 mm的凹陷型选择EMR;当早期结直肠癌肿瘤直径≥30 mm难以一次切除时行内镜下分块黏膜切除术.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部位、数目、直径、形
1 临床资料患者男,83岁.因无痛性进行性黄疸3周于2012年3月14日入院.体格检查:皮肤及巩膜黄染,有散在抓痕,未触及淋巴结肿大.脊柱严重后凸畸形,Cobb法测量其角度为60°.桶状胸,心肺听诊无异常.腹上区触压不适,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肋下未触及,肝肾区无叩击痛.实验室检查:CEA11.1 μg/L,CA19-9 162.7 U/ml,TP 68.5 g/L,Alb 34.0 g/L,I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