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江苏淮安市中考优秀作文素材运用解析

来源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rde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真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作文。
  在一次班会课上,老师让每个人用自己的方式从教室的这一头走到那一头。
  第一个是捧着书走过去的,第二个是唱着歌走过去的,第三个是笑着走过去的,然后越来越五花八门;跳着走的、倒着走的、斜着走的、跌跤了爬起来走的……
  最后,每位同学都愉快地从老师那里得到了奖赏。
  其实,走过去就是一种经历。人生正是由无数次经历组成的,每一次经历,都会有别样的收获。
  请以“经历是一种收获”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③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名师题解】
  2016年江苏省淮安市中考作文命题延续了最近几年的作文命题思路,采用了“材料 题目”的题型,维持中考作文的传统命题方式。作文材料紧贴生活,层次清晰,关键词到位,主旨表达文字渐进,内涵不断丰富,考生容易把握,能激发考生审视生活的冲动与激情。
  作文题目“经历是一种收获”,由材料自然引出。关键词是“经历”“收获”。
  “经历”是生活或学习中(为实现一定目标)产生的一次蕴含人生体验的事件或行为,它应该是自己的精心构设,应该体现自己的思考与选择。它可以是成功的体验,也可以是失败的作为,但无论是成功的体验,还是失败的作为,“收获”都应该蕴含在其中;“经历”可以是考生的,也可以是他人的。
  “收获”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层面的。可以是自己的“经历”给别人带来“收获”,从而自己的精神世界也有所获得;也可以是他人的经历给自己带来的“收获”,使自己获得启示、感悟等等。就精神层面而言,“收获”可以是经事看人观物后,或“拨开迷雾”,体悟、拥有的一种真情、一种理趣、一种幸福……或“痛定思痛”,咀嚼到一种教训、寻找到一种出路……
  当然,还要注意“一种”这一数量短语,这是对“收获”的限制,由“经历”得到的“收获”只能是一种,切不可写出有很多的收获。
  1.精挑细选,撷取生活闪光点。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我们的经历是鲜明独特的,那些有意义、令人感动感悟、引人反思的经历,都是可写的素材。仔细回味生活,不难发现在逝去的岁月里流淌着无数温馨,精挑细选,篩选对自己触动最大的素材落笔。比如,第一次见到大海时心情的澎湃,比如对陌生人由防御到信任再到感激这一过程的转变,比如读到郎朗的经历后方才懂得成长的意义等。
  2.充分描写,呈现精彩画面。在记叙事件时,可以运用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等描写方法,再加上适当的修辞,通过鲜活的文字,再现事件发生的过程,给读者身临其境的感觉。比如龙应台的《目送》《孩子,你慢慢来》等篇目中对于母亲心理的细致描绘,比如《红楼梦》中对于宝琴踏雪寻梅的场景描绘,这些细节都值得我们去借鉴。
其他文献
摘要:刘庆邦的《女工绘》聚焦1960、70年代的“革命女性”,作品的叙事重点不在于重现历史女性的革命风采,而是重点表现革命女性的内面特征与情感景观。作家通过对交织在革命女性主体之上的个体/时代、女性/男性等多组关系的艺术处理,塑造了内涵丰富的革命女性群像,为当代文学革命女性叙事提供了新的艺术经验。  关键词:刘庆邦;《女工绘》;“革命女性”;“可见的女性”;历史无意识  在1990年代以陈染、林白
2013年,《北京遇上西雅图》让薛晓路成功跻身5亿票房导演。2016年5月,《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刚上映一周,票房便轻松破5亿,“故事就是讲普通的人怎么成长,渺小的人怎么伟大,普通人的善良、隐忍、自强不息。” 有痛有爱有温暖有思索,这才是薛晓路的爱情片。  做导演前,薛晓路是颇有名气的编剧。处女作《和你在一起》与陈凯歌合作,2002年的电视剧《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以“家庭暴力”这一敏感话题引发
姥爷的新房子在一座辽西小城的小村子里。村名叫路杖子,四面环山,在那里生活有一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境。  秋天的路杖子总是别有一番风味。  就说那枣树吧,一枝枝被红灯笼压弯的枝条,格外显眼。站在墙头,拿着铁钩,把带枣的枝儿拽过来,不一会就能摘一兜。一棵树上,有脆的也有软的。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口——呀!鸟儿和小虫捷足先登了!如果能碰上没有被咬的好枣,肯定是皮薄肉厚,令你吃得欲罢不能。  早上
我在瑞典上学的时候,有一年冬天,在图书馆的自习室写完作业,突发奇想要在黑板上写一首诗,拿着黑色马克笔在黑板前停了一会儿,不自觉就写下了这一首: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写完之后,我怔怔地看着这首词,周围的外国朋友们问我这是什么意思,我摇摇头,擦掉了,说,只不过是一首怀古伤今的抒情诗罢了。  有关乡愁的一切,都难以一言蔽之
虽然这包裹我们的丝茧  隔绝了外面的声音,  我们久久地睡眠在春天,  好像是一群静止了的生命。  但是我们并没有死去,  我们是在等待着咳醒。  夏季,我们便会有一对翅膀,  可以到处翩翩地飞行。  那时,六月的风那么欢畅,  天空发光而且轻盈,  它的下面  是海洋愉悦的波浪,  和广大绿色欣欣的森林。  白桦  你在你的第一封信中,  说过你是一棵白桦,  一棵孤独的白桦,  那是寒冷地带的
提到陈晓卿,就会条件反射般地想起两个字:舌尖。不错,这位纪录片制作者、美食专栏作家,至今让全国观众记住他的,就是2012年的那部在央视播出并引发广泛关注的《舌尖上的中国》。江湖上,陈晓卿有很多传说。比如,他的脑子里有一张现成的京城美食地图,在北京六环以内找不到吃饭的地方时,只要把地址发给他,不出5分钟,一条餐馆推荐短信就会来到身边。因对各种食物不加挑剔的热爱,且热衷搜寻平民美食,朋友戏称陈晓卿为“
月上毓园柳梢头。  我静静地立于杂草之间,嘴角含笑地仰望着那一轮明月。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月中恬淡而温和的黄色,伴着缕缕光晕,带给我安然的感觉。月色由中间向两边舒展开来,逐渐变淡,到边缘时凝成一圈不可捉摸的雾,自然地契合于茫茫黑夜之中。情不自禁地伸手,指尖仿佛沾湿了什么。心,似乎沉默着逐月而去,柔软得要化开了。  远处,漫漫月华无边,如霜如雪,轻笼着周身的静谧。月色,无疑是孤独夜空最好的嫁衣了。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仓央嘉措  要说,你的一生,是否传奇呢?  三百多年前,在那个卑微的小家庭,你出生了。是时,天降祥云,佛光高照,别人都说这是莫大的祥瑞之兆。  经年辗转,你十四岁,正是和别家孩子肆意欢畅的好年纪。可是就在这天,一大队人马从远方低吟着向你缓缓走来——低沉晦涩的古老梵文,五彩飘扬的经幡,暗红肃穆的藏袍,一切仿佛那么遥远,却倏地一下子来到你的面前。你一定不知所措吧
要说这世上的花成百上千,各有各的姿态,各有各的芳香。曾经我独爱百合,因为她优雅大方,总独自温柔地开放,芳香四溢。可直到那年春天,我才发觉竟有比百合还要芳香美丽得多的花。  初春的夜晚,还残留着不尽寒凉。我走到阳台上,寒气一阵阵袭来,冷风拼命钻入我的袖口,我不禁打了个寒颤。此时,一阵幽香飘来,我微微一嗅,鼻尖似深入花海般,被那温柔的香味抚摸着,甜蜜蜜的。是什么能飘来如此芳香呢?我好奇地寻找,可阳台上
摘要:“重返八十年代”文学史课堂是一个敞开的空间,大家彼此坦诚地交流探讨文章的长短处,为论文的打磨进步群策群力,也相互学习研究路径与经验教训。本文选取的四篇论文,其价值或在于走出预设观念,重回复杂的历史语境打开浩然研究;或长于逻辑思辨,在胡风与柳青间看见现代文学到当代文学的现实主义谱系内在传承;或去蔽式分析勾勒了新时期文学中“自我”的兴起、变异和发展;或有一种可贵的意识,偶然性与非理性使历史生发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