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来源 :中学生导报·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ssiexs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德育包含的内容较多,且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方面提出较多的要求。学校教育侧重点在于学习,这就需要教师在德育中加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学习效率,而且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初中生应具备的良好学习习惯有自主学习的习惯、专心听课的学习习惯、运用知识的良好习惯、运用知识的良好习惯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基于此,初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中教师应明确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加强思辨教学,提高学生思考能力;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学以致用习惯;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习惯。
  关键词:学习习惯;培养研究;初中德育
  习惯不仅仅是指行为习惯,还指思想观念上的习惯。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有利于身心健康发展,不良习惯则会对学生成长产生不利的影响。基于多年的实践和经验总结,接下来本文就初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提出几点建议。
  一、 初中生应具备的良好学习习惯
  初中阶段是学生自身素质发展正处于过度时期,一方面他们已经脱离了童年的幼稚进入到青春期,且形成一定的思想;另一方面由于学生知识基础薄弱、生活经验不足,自制能力不强,这就需要班主任在德育中提高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自制能力的重视,这对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初中生应具备的良好学习习惯主要包含几个方面内容:一是自主学习的习惯。学生应该形成主动预习、主动学习、主动提出问题和主动巩固知识等方面的好习惯,更好的理解知识,提高自身学习能力。二是专心听课的学习习惯。学生在课堂上应紧跟教师讲课思路,教师提出问题时主动回答,以此达到把握教学重难点的作用,更好地突破教学重难点。三是运用知识的良好习惯。学习主要目的在于学以致用。因此笔者在课堂上加强理实结合,加强与生活的联系,解决生活问题时合理利用课堂知识,从而更好的应用所学的知识,实现学以致用的目标。四是敢于质疑的良好学习习惯。学生在学习中要敢于对学习内容产生质疑,并在质疑中认真引导学生思考,打破传统的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把握教学重难点,改变传统的学习被动学习局面,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五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学习的过程中思考是相当重要的,但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同样不可忽视。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时要互帮互助,以遇到的问题为依据展开相应的讨论,从而互相取长补短,实现预期的目标。
  二、初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策略
  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明确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
  终身学习是每个人都应该树立的意识,其与终身体育锻炼是一个道理。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前提就是培养学生终身学生观念,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可以深刻体会学习的必要性,从而调动学生学习自觉性和学习主动性。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想实现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就必须明确教学目标,立足具体的案例对学生进行引导,增强学生对知识重要性的理解。比如笔者在课堂上给学生播放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经济落后得不到有效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高的教学视频。而改革开放后随着知识分子越来越多,在专家们的共同努力下各个领域均得到有效发展,不仅人们生活水平得到现在提高,社会经济取得较大的發展。如此,学生在课堂上更清晰地了解命运可以依靠知识改变,使学生在学习中可以自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终身学习习惯的目标。
  (二)加强思辨教学,提高学生思考能力
  学习的过程中除了需要接受知识之外还是思考和探究的过程。无论学生要想学好哪一门学科都必须掌握良好的自我学习的能力。为了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考和探究积极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笔者加强思辨教学,使学生在学习中更好的发挥自身能动性,增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了解。为此,笔者在教学中结合案例引导学生思辨。
  在《西游记》的阅读学习中,我提出一个问题:唐三藏是一个怎样的人?一开始,很多学生认为唐三藏是一个胆小怕事,婆婆妈妈的人。他手无缚鸡之力,当困难发生的时候,总是束手无策,坐待外援。他为人虽然善良仁慈,却不能够明辨是非,反而屡屡听信猪八戒的挑拨,误会能识破妖魔诡计的孙悟空。
  在笔者引导下,学生提出了不同意见。认为唐三藏是一个有恒心有毅力的人,不畏艰险,西天取经。虽遇到妖魔鬼怪,仍坚持不懈。他也是慈悲心很强的人。就是因为善良,所以经常被骗。
  学生在思辨中学会了分析,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形成乐于思考的良好习惯,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发散自身思维,为其自身展开探究奠定基础。
  (三)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学以致用习惯
  学习知识后用所学知识服务于生活是教育的终极目标,这一定程度上对提高生活水平起到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在德育课上不仅要给学生传授基础的理论知识,而且要主动给学生提供更多参与实践的平台,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合理应用所学的知识,这是实现预期的培养学生学以致用良好习惯的目标的关键。比如笔者在德育教学中合理利用一切可用的资源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比如组织学生到孤儿院、敬老院,使学生深入到这些环境中,在听取别人故事中增强对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了解,不仅让学生的学习活动更丰富,而且拓宽学生知识面,使学生在学习中可以围绕相关的社会问题进行思考研究,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对推动学生德育素质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四)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习惯
  社会快速发展背景下教育方式也发生较大的变化,合作是当前阶段广大教育者重点研究的话题,这是因为合作在工作中对工作内容的发展起到较大的推动作用,而在学习中合作对学生而言为其营造了互助、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以此达到帮助学生探究知识的作用。因此,笔者在德育工作中借助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加强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合作学习习惯,为学生日后的学习乃至工作奠定基础,这对学生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笔者在德育工作中开展了小组讨论活动,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给每个小组提供不同的学习任务,其次让小组成员内分析、讨论与总结,在此基础上探索解决社会问题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之后各个小组汇报本小组的讨论结果,最后由笔者给学生总结。如此,德育课堂内容丰富,且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养成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这对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习惯犹如一根缆绳,若每天给其绕上一股新的所索,在不久之后它就变得牢不可破。良好的习惯离不开持之以恒的坚持。初中阶段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要想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很有必要培养学生这种坚持不懈的习惯。所以,初中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要加大探索力度,在渗透思想道德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这样才能对学生终身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杨保斌. 德育教育下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J]. 神州(上旬刊), 2020(12):69,71.
  [2] 曾繁思. 初中德育中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措施探究[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6(23):68.
  [3] 李春涛. 探究初中德育中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J]. 读书文摘:青年版, 2014(3):98-98.
  [4] 薛雪. 浅论初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J]. 考试周刊, 2012(5):181-181.
  [5] 高虹. 初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教育探究[J]. 西藏教育, 2012(8):53-53.
  [6] 周怡兰. 浅谈核心素养与初中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J]. 科普童话, 2020(19).
  [7] 李云龙. 初中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J]. 新课程, 2015.
其他文献
时光匆匆,一眨眼我已入学六载,毕业在即心中有万般的不舍,舍不得这群可爱的朋友,舍不得和蔼可亲的老师,更舍不得这让我魂牵梦绕的校园,如果说学校是一棵参天大树,那么安全就是滋养这棵大树的土壤;如果说学校是一只翱翔蓝天的雄鹰,那么安全便是煽动这只雄鹰的翅膀;如果说学校是一片激情澎湃的大海,那么安全便是涌出这片大海的源泉。  瞧,我们校园门口有闭路监控设备,有值班的保安叔叔,他们穿上警服多么威武,令不良分
期刊
呼伦贝尔,以草原的名义欢歌  光降落在莫尔格勒河弯曲的水面上  像神圣的事物抵达心中的河流  时光在这里变得缓慢  比时光更缓慢的是平静的生活  草原上所有道路都通向虚无  白色的羊群在虚无中来回走动  有时会像浪花一般迎面而来  万籁俱寂,青草的生长富于秩序  而远处的马头琴声填补着都市的苍白  呼倫贝尔,草原之上星群疯长  草原的夜晚像情人的眼眸般神秘  蒙古包里,生命被反复赞美  远方的游客
期刊
摘 要: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到来,使得教师更加关注如何进行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有机整合,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信息技术背景下的教研能更好地帮助青年教師专业成长,提高专业水平,端正专业态度,增加新的知识,更好地备课以及提高课堂效率也能更好地反馈和评价课堂,这都能更好地帮助教师的专业成长。  关键词:信息技术;数学课程;教学研究 ;专业成长  一、问题的提出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基本理念
期刊
摘 要:掌握一定数量文言字词的意义,对增强文言文阅读能力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高三文言文字词复习的过程中,如何让方法内化为学生的能力,如何落实他们的积累,从而提高复习的效率,是授课者要反复思考和钻研的一个问题。  关键词:高三;文言字词复习;效率;思考钻研  在高三文言字词复习过程中,我们许多老师都按部就班地将相关的考点逐一落实。但是,何为落实?是将每个考点的知识点过一遍,然后完成相应的配套练习,再
期刊
摘 要:在初中新课标的指引下英语教学区别于传统以教师为主的教育,在传统教学中英语教师因过于重视考试成绩而导致将教育重点仅放在语言语法知识层面,对于文章的独特背景文化内涵较为忽视,使得初中生的英语教育仅停留在语言本层,无法理解其中内涵,这种教育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跨文化的学习意识,语言与文化本就是一体不可分割,在初中生学习语言知识实践中教师应将其蕴含的文化加以科普教育,进而提升整体的英语教学质量。  
期刊
摘 要:近几年,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提出以及科学技术不断的发展,小学时期的教育、教学设备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根据当前的教学现状来讲,互联网技术以及多媒体电子设备已经广泛的被应用到数学活动中。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需要根据实际的数学教学情况,充分探索微课教学内容以及模式,将所探究到的教学资源运用到课堂中,这样不仅能够让教学内容更加丰富,还能让学生的记忆能力和理解能力得到增强,从而实现提高学生数学成绩
期刊
摘 要:现如今,小学阶段各个学校的授课形式依旧以传统的讲授式为主,数学课也是如此。这样的课堂比较呆板,老师与学生的互动性较少,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微课则是以视频的形式在教学过程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某一个知识点,帮助教师有效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本文将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通过微课运用与传统教学进行对比,探究微课资源运用在小學数学课堂上的优势及应用方法。  关键词:微课;小学数学;应用
期刊
作者简介:   陈进怀,硕士研究生,毕业于江汉大学美术学院,师从画家陶兴琳、彭燃教授,湖北首届油画高级研修班結业,现担任广州市番禺区恒润实验学校初中美术教师。
期刊
摘 要: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是一项需要大量时间的复杂工作,这是时代、是国家给予心理专职教师的间距任务,也是每个有责任心的教育工作者应该关注的热点内容。初中生处于身心快速成长的关键阶段,他们对情感的了解不深、对情绪的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出现反差较大的两种极端,悲观、消极、压抑就好似阴影中的魔鬼般静静蛰伏以蓄势待发吞没光明,而在应试教育模式下,家长与教师最关心的还是学生的从成绩多少,对于心理健康问题
期刊
摘 要: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是化学核心素养,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五项内容之一。新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要求,特别是在对学生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的培养当中,我们作为教师应该深入的挖掘教材,要学会利用教材当中的有效资源来对同学们进行发展的挖掘和再创造,而且还要给同学们更多的课外学习和拓展视野的机会,以此来有效地对同学们的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加以培养。  关键词: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科学态度;社会责任  一、高中化学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