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曹光彪,一位令人感佩的爱国企业家

来源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m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华大学110周年校庆,收到一份情深意重的礼物。据报道,著名爱国爱港企业家、香港永新企业有限公司创始人曹光彪先生将自己名下的财产全部捐赠给清华大学,助力清华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清华大学经慎重研究,决定将曹光彪遗赠的这笔资金,用于在清华教育基金会设立“清华大学曹光彪先生纪念基金”,支持清华重大的教育教学改革、科技创新以及延请世界知名学者来校任教等工作。
  曹光彪,生前低调务实,也许不少人并不知道他的名字,但他一生传奇,在香港实业界举足轻重。他是第一位去欧洲开拓毛纺市场的中国人,被誉为“世界毛纺大王”;他是改革开放初期首批赴内地投资办厂的港商之一,带动大批港商到内地投资。由于他在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早在1999年,编号为4566号小行星就被命名为“曹光彪星”……
  曹光彪为人称道,除了实业成就,还与他对内地教育倾尽心血有关。比如,曹先生多次向清华大学捐资。从设立“清华大学曹光彪高科技发展基金”到帮助清华大学建成全国第一套远程教育系统,从捐建曹光彪综合体育馆到设立“清华大学曹光彪讲席教授基金”,曹光彪全身心支持清华发展,令人感佩。正如清华教育基金会对曹先生的评价:“只要是清华发展、祖国急需的项目,他都果断决策,并不遗余力地给予支持,表现了一位爱国老人对祖国教育事业的赤诚之爱,体现了作为一名杰出企业家超凡的战略眼光和魄力。”
  由此,不能不提曹先生身上最醒目、最直抵人心的标签:爱国。曹先生是香港企业家,无论在香港回归前还是在回归后,都对祖国一往情深。如果没有对国家的真挚感情,不可能勇做改革开放后第一批赴内地投资兴业的港商;如果不是希望祖国繁荣富强,不会花那么大心力,帮助内地高校提升教育质量。
  一个生动的例证是,曹先生曾投资收购宁波光学仪器厂,改名宁波永新光学股份有限公司。据报道,宁波永新光学已经成为全国光学细分行业的龙头企业,公司生产的光学镜头曾运用于“嫦娥”二号、三号和四号等航天工程。“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曹先生在20多年前,就在科技创新上舍得投入,是富有远见的体现,也是爱国的体现。因为他深深知道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离不开教育和科技。
  曹先生并非最富有的香港企业家,但一定是最爱国爱港的企业家之一。由此,不能不提财富品质。一个人拥有了大笔财富,如何支配是他的权利,旁人不宜置喙。但是,如果将财富用在推动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上,显然更能彰显财富的品质,也更有丰富而深刻的时代价值。
  从霍英东到曾宪梓,从曹光彪到伍淑清……这些香港企业家有个共同点,“有能力就要回报祖国”。以“美心大小姐”伍淑清为例,2019年9月10日,她与何超琼现身瑞士日内瓦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例会,以非政府组织代表的身份,向世界介绍“真实的香港情况”,令人动容。无论曹光彪还是伍淑清,他们爱国并不是标榜,更没有功利,就是希望国家越来越好,香港越来越好,“希望为国家做点有用的、力所能及的事”。
  被问及一生中做过的最有意义的事情时,曹光彪说:“如果要说我这一辈子做过什么有意义的事,我自己认为,开办香洲毛纺厂,参与国家的改革开放,是我一生中做过的最重要、最有意义的事。”朴实无华的话语,却有打动人心的力量,因为洋溢其中的是爱国情愫,是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融为一体的担当。
  爱国是近代以来我国优秀企业家的光荣传统。那些对国家、对民族怀有崇高使命感和强烈责任感的企业家,那些把企业发展同国家繁荣、民族兴盛、人民幸福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企业家,那些主动为国担当、为国分忧的企业家,永远被人们记住,并彪炳史册。曹光彪的人生谢幕了,但他对内地教育和科技的贡献不会消失,他对祖国发展的奉献不会消失,他的爱国精神更不会消失。
  适用主题:爱国;标榜与低调;财富与人格;铭记;眼光与魄力……
  文本解读:海南省西南大学东方实验中学 王龙伟
  角度一:爱国不是一句口号。
  真正的爱国者从来只用行动践行信念。从改革开放后作为首批赴内地投资兴业的港商,带动大批港商到内地投资;到对清华大学的援建与资助,设立各种基金会推动清华的发展;再到收购宁波光学仪器厂,加大科创投入,使之成为光学细分行业龙头。无不浸透着曹光彪的赤诚爱国心。
  角度二:财富品质与人格魅力。
  财富可以为一个人带来声望,但如何支配使用财富却能彰显一个人的人格魅力。拥有巨额财富的曹光彪没有用于自身的享用与挥霍。而是用于推动国家的发展、民族科技的振兴。这种卓越的眼光与无畏的魄力和巨大的财富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让财富具有了深刻的时代价值,而曹光彪的人格魅力也凸显其中。
  角度三:谢幕与铭记。
  人生可以谢幕,精神却可永被铭记。当被问及一生中做过的最有意义的事情时,曹光彪出语朴素,朴实无华却最易动人,因为其中蕴含有深沉的家国情怀。曹光彪的人生虽然已经谢幕,但其对家国的责任与奉献,对教育科技的推动与贡献将被后人铭记,其精神将润泽后人,彪炳后世。
  学生运用示例
  爱国,从来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不是被简单书写在纸上的文字。爱国,是曹光彪开办毛纺厂,带领港商到内地投资推动发展:爱国,是曹光彪进行科创巨投,让宁波光学仪器厂成为行业龙头:爱国,是曹光彪一次次向清华捐资,设立基金会、援建综合体育馆。从实业到教育,从物质到精神,一次次行动,深刻地诠释了什么是爱国。爱国,是一个动词,他用行动丰富拓展着其内涵,用行动彰显着其伟大与崇高。——西南大学东方实验中学王宁善《爱国,是一个动词》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或许人生过于短暂,有人总想做些什么以望千古不朽。所以,有了将相帝王的寻仙问道,有了文人雅士的炼药服食,但结果如何?滚滚长江东逝水,尔曹身与名俱灭。有另外一种人,他们不寄望于现世的长生,他们追求人生的价值,而这种价值却使他们获得了永生。曹光彪一生财富,几多捐赠。他的进取开拓为他赢得了物质财富,他的无偿捐赠让他获得精神长存。得财富,是他的眼界与智慧;舍钱财,是他的胸襟与魄力。得失之间,延展了他生命的广度,犁出了他精神的深度。——西南大學东方实验中学文俊茹《得失寸心知》
  (编辑:于智博)
其他文献
青年、国家、时代,是形影相随的铁三角、彼此助推的浪涛。或许你会说,历史都是过去,遍地黄金的日子过去了,低垂的果子已经没了,“风口”都是父辈们的。不可否认,高强度竞争、快节奏生活、攀升的房价,是面透镜,會放大焦虑,会矮化梦想。但反过来看,祖辈父辈的逐梦路上,饭盒里何来“超级稻”,绿皮车哪能开到“350”,日记本里何曾有过“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更别说人人都有“麦克风”。凡是过往、皆为序章。上一辈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当前世界充满了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通常情况下,确定性作为一种稳定状态,能够给人们带来走向远方的希望、自信、力量和坚毅。当然,也会带来惰性、安逸、不思进取、抱残守缺。  不确定性作为一种多变状态,带来的是无处不在的风险、危机,以及无所适从的不安甚至畏惧。当然,也有稍纵即逝的机遇和柳暗花明的惊喜。  如何在充满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世界中茁壮成长呢?  请综合以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融”既有融化、消溶的意思,也有融合、融通的意思,还有和乐的意思……当今是多元发展的时代,文化部和国家旅游局合并为文化和旅游部,手机公司已不只是手机公司,新闻传播提出实现资源、技术、人才、生产等各个方面融合共生的融媒体,还有融创、融心、融梦以及融梗这些鲜活的词语……融,无所不在。  写作指导  材料围绕着“融”这个关键词,“融”有动词和形容词
曾瞥见床脚有一块亮亮的光斑,在黑暗中无声地引诱。我这种懒人是不轻易下床的,但居然在辗转多时后仍无法入眠:是不是我之前丢失的项链?一遍遍描摹光斑的形状,竟愈发觉得相似,最终还是打开床头灯下床去——到底只是一块硬币而已。  人在黑暗中对光有病态的执念和渴望,这或许是生理趋向。但我们往往在执念中注入主观的期待,使其成为偏执。而我们是否又对这种偏执无条件地接受,甚至认为是理所应当呢?  我们在平凡甚至枯燥
最近,活跃在视频中的“美食博主”李子柒有了新身份,她在广西柳州建螺蛳粉工厂当老板了。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知道,建了螺螄粉厂,就意味着她要跳出在镜头前展示手艺活的舒适圈,亲力亲为,投身到产品研发、品质把控等实体事务运营中去。  事实上,根据相关数据,李子柒已经年收入过亿元。按一般逻辑,她已经完成了财富积累,可以享受生活了。所以,很多人认为她不应该给自己找麻烦,不应该野心太大。不只李子柒,几乎每个
庚子开年疫情传,海量信息共解读。2020年高考来袭,如何选择鲜活、理性、有思想、正能量的抗疫素材,官媒时评文应是论述文写作的备考首选,如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官媒发文,既尊重事实代表了社会良心,又秉持操守奏响了时代强音。所以,按主题分类、整合,“盘活”好抗疫素材,借鉴官媒时评文,并有意识地提升临考写作思维,这将是“以不变应万变”的极好对策。  备考对策一:求多·训练思维的灵活性  拿到高考作文题,首先
何为骨气?骨气是一个人的骨,是隐藏在膝盖中的傲气。骨气是一个人的根,是流淌在血液中的志气。一个有骨气的人,从他的内在里散发出一种让人敬畏的气质,有着个人独特的人格魅力。中华民族是一个有骨气、讲气节的民族。  近几年高考作文试题命题的突出特点是紧扣“一点四面”原则。“一点”,即引导考生立德树人,继承并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面”,即在选题中体现传统文化、依法治国、创新精神、核心价值四个方面。“骨
作为一线高中语文教师,我在作文阅卷时经常发现,不少考生在考场写作中使用某些素材的频率过高,让阅卷老师审美疲劳。究其根源,网络上一些所谓的高频素材层出不穷,高中生因学习任务繁重,也很少能抽出时间去自己积累和挑选素材,因此,这些素材就成了考生制胜考场作文的法宝:在使用时,要么一字不漏地照搬照抄;要么寻章摘句,不得要领;要么游离主旨,牵强附会;要么随意改编,生搬硬套……高频素材看似实用,但若考生频繁地使
孙舒旸是一个特别善于动脑的女孩。在语文学习中,她注意从源头上入手,通过多阅读、勤积累来夯实根基、提升素养。与现在为数众多的死读书的学生不同,她有的是灵气,这一点在她的作文中表现得非常显著。她绝少写那类充斤着常理、公理、大道理的所谓“议论”文,而常常把思维的触角探向日常生活。她的兴趣爱好也相当广泛,音乐、电影及多项体育活动,她都是忠实的“发烧友”或最积极的参与者。  最近在看侯孝贤的电影,观影时总觉
倾盆大雨终于停歇,天空洁净,大地潮润,闪闪发光——世间的一切在大雨留下的凉爽中欣欣向荣,生活重新变得澄明。大雨给每一个灵魂提供了蓝天,为每一个心胸提供了新鲜。  无论喜欢还是不喜欢,我们都是这一刻所有形式和色彩的奴隶,是天空和大地的臣民。我们对周围的一切漫不经心也好,感怀至深也好,下雨的时候一如放晴的时候,心境都不会固守不变。  只要一下雨,或者雨一停,难以察觉的变化便会发生,也许只存在于内心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