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观---关于中国艺术的当代性呈现的实验

来源 :东方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d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人通过从“认识何为手卷与册页,了解其观赏方式;美术馆的作品呈现方式与人的关系”两个方面探析“观”展览,从而引发尝鲜与具有真正的价值的本质区别的思索:我们所建构的这种方式与惯常美术馆的空间分配、氛围营造以及欣赏方式的区别是否真正有利于观者对作品的理解,则是判定其价值的关键。“观”对中国艺术传统欣赏方式的回归实质上是对中国艺术精神与审美理念的回归。从在美术馆平台可实施性的实验到常规化的过程,是美术馆对展现中国本土艺术精髓的实践性推展。从而在全面、深入地研究中国艺术的创作、呈现、观看、传播等方面问题的基础上,是否有可能逐步建构具有中国艺术特色的、自成体系的中国的美术馆展示方式,成为这一实验引发的深层问题。 I personally understand the style of appreciation and appreciation of the way of appreciation from the hand-scroll and the album,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ways of presenting the works and the human beings in the museum. Difference Thinking: Whether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way we construct and the usual art museum’s space allocation, atmosphere creation and appreciation way really helps the viewer’s understanding of the works is the key to judge the value. “View ” The retur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rt appreciation is essentially a return to the Chinese artistic spirit and aesthetic ideas. From the experiments that can be implemented on the platform of the art museum to the process of normalization, it is a practical promotion of the art museum to show the essence of Chinese local art. Based on the comprehensive and in-depth study of the creation, presentation, viewing and dissemination of Chinese art, it is possible to gradually construct a self-contained gallery of Chinese art galleries with Chinese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Deep-rooted problems.
其他文献
朴素的画面,浓烈的色彩,真实的故事,深厚的情感,一幅幅画作远道而来,一片片真情献给新疆,一个个故事引人深省,一个个名字令人遐思……从600多幅阿瓦提县维吾尔族农民画家手中精选出
依目前发展趋势来看.“数字艺术”会在未来成为艺术的主要表现语言之一。数字技术对人类现有认知体系、信息传递和知识创新的重大挑战。
水彩画莅本质上是一种实验性的艺术,更多的是和艺术家的个人经验、个人趣味相互关联。它可以引导艺术家回归创作中最本真、最原初状态,并耐心地体会心灵与心灵的对话,是心灵的艺
1982年,纽约现代美术馆史无前例地为一位女性艺术家举办回顾展,这位艺术家即是路易斯·布尔茹瓦(LouiseBourgeois 1911—2010)。这次展览之后,她的作品震撼了欧洲评论界,自此
“心迹——邵岩水墨艺术展”于2012年4月21日在北京今日美术馆展出。研讨会就邵岩作品从形式、形态以及精神等层面展开了讨论。邵岩的书法从少字书慢慢走向了抽象以及其他一
中国先锋艺术思想史首先是一种文化史,其次是一种社会史,再次是一种精神史,最后是一种观念史。它探究艺术作品中的思想事件。这指作品内部戏剧性地发生的一切,包括艺术家不同的信
(商业)外展与美术馆之间的关系足亟待关注的问题之一,对于商业运营的火型外展,我们首先需耍做的是将展览本身与商业运营剥离开来讨论,商业运营的层次有高有低,而艺术本身没有变化。
区分“当代中国艺术”和“来自中国的当代艺术”虽然很细微,却十分必要的。后者是一种“去民族化”的视角。这种视角对于当今的中国十分重要。
21世纪最初十年的中国当代绘画,不再像20世纪80年代要去追求艺术家的英雄主义与天才神话,也不再像20世纪90年代要去硬性寻找中国绘画在全球艺坛上的位置,而是试图再塑绘画的
荟萃当代中国最具影响力的35位艺术名家约160件精美作品的“伦敦2012·中国艺术展”于2012年7月30日晚在英国皇家艺术学院揭幕,中国文化部、中国驻英国使馆、英国国家旅游局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