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布什对台政策端倪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ro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要“民主”,不要“台独”,这是小布什政府对台政策的新风向标。
  2月19日,美日安全磋商委员会会议将涉及中国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国家安全的台湾问题列入其发表的共同声明中,中国方面对此表示了严重关切和坚决反对。
  实际上,布什新任期开始前后,美国对台政策就已经历一些转变,“台独”分子未必能从上述声明中得到什么好处。去年12月台湾“立法院”委员选举,泛蓝阵营以114席微弱多数过半,这中间美方态度就起了重要作用。因为美国不愿民进党一党独大,为此打压绿营,扶持泛蓝阵营。
  自陈水扁“一边一国论”出台以来,美国曾多次通过非正常渠道,如以特使、信使或其他名义,向台湾当局发出“弦外之音”。据美国媒体透露,早在2003年底,布什就曾派当时白宫官员赴台北会见陈水扁,并面交布什私函,信中说,他担忧台湾当局的激进言行可能让大陆方面感到被挑衅而做出不符合美台利益的举动;美国反对台湾任何可能导致改变现状的片面行动,要求陈水扁降温。去年下半年台湾“立法院”选举之前,美国官员、学者与资深议员,又穿梭美台,传达类似讯息。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在华访问时也指出,“台湾不是一个主权国家”,“美国不支持‘台独’”。布什在APEC会议期间对胡锦涛主席说,“台独”打上海的企图,简直是“蚂蚁撼大象”。
  种种迹象表明,美国对台政策正在发生一些转变,与2000年时极力助陈水扁当选有了较大区别。那么,陈水扁当局与美国利益出现了哪些分歧?这些变化又源于何处?
  
  不愿民进党一党独大
  
  美国在台湾长远利益是扶植美式民主。若一党既获总统、又获“立法院”多数,必然危及民主制衡原则,破坏美国长远大计。美国需要岛内出现能够具有足够抗衡力量的反对党,必须“扶弱抑强”。2000年时美国打压台湾军方助陈水扁当选即是此心理作崇。此次为防绿营坐大,美转而产生“扶蓝”倾向。这是根本原因。除此以外,美国对陈水扁善变特质渐生怀疑。陈水扁为了拉抬选情,不顾美国多次私下警告,不惜孤注一掷,在选举期间大炒“统独”问题,煽动“台独”情绪,且接二连三抛出诸如“公投”、“正名”议题,都未与美方事前沟通,仅在事后进行“抚慰”和“解释”,令美国十分担心由此危害美国在台湾根本利益。今后若台湾在陈水扁“政府”的带领下走偏路、出怪招,令美国“出其不意”,必将使美国陷于不利境地。
  绿营过半的局面,过去并不是没有出现过。2001年11月,由民进党、台联党人及支持民进党的“党外人士”以及国民党叛将组成的“泛绿”立委就已超过半数。当时,陈水扁在狂喜之下,改变策略,将“立法院”作为民意代表,代替“总统”推至“台独”第一线,同时辅以“以台湾名义进入联合国”、“护照上明确印上台湾字样”以及“钞票、硬币一律用台湾字眼”三项议案。然而,这些“举措”均未与美国及时沟通。其间陈水扁推出的“一边一国论”等议题,对美方采取的态度也是“事先虚应”、“事后救火”的“沟通”方式,令美国着实恼怒,美国对陈水扁信任度因此大打折扣。有了这一前车之鉴,此次美国对绿营可能过半明显持打压态度。
  
  卖军火,但不为“台独”做担保
  
  美国在台湾最大现实利益是军购。表面上,6108亿元新台币军购在台湾“立法院”频遭阻击,不能通过,美国在台协会前任主席夏馨还特意访问“立法院长”王金平,促请“军购”通过。但实际上,蓝绿两营骨子里均深知,军购攸关台美关系,是双方实质性关系的重要维系手段,台湾不得不购。因此,蓝绿任何一营过半,都不会从根本上阻挠军购,6108亿迟早会落入美国囊中。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并不担心蓝绿任何一家过半。问题在于,“军购”这份特大号礼品究竟由哪个阵营送出?在这个问题上,两个阵营纷纷“邀功”、“争宠”,吵闹不休,形成“府”“院”之争一道独特风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台湾是央求美国出售武器的急先锋,在拉拢军火游说集团方面不遗余力,倒是美国迫于压力往往不愿满足。小布什政府上台后,改变了这一策略,敞开口子向台湾出售军火,并且列出了超过150亿美元的武器清单,可台湾经济发展停滞,财政状况不佳,于是形势就出现了逆转。过去是台热美不敢热,现在是美热台不敢热,致使美国多次抱怨台湾“胃口太小,吃得太慢”,甚至指责台湾在安全上只想依赖美国,不肯自己掏钱,是想做“免费乘客”。过去,美国将“军售”与美对台防卫承诺挂钩,军售越多,美护台卫台决心就越大,台方购买武器的兴趣也就越大。布什政府上台后对台政策却是军售与保卫台湾利益未必相联。近期,美方高官的谈话表明,美“协防”台湾必须以“台湾不会单方面破坏现状”为前提。美国既然“不支持‘台独’”,自然也不支持由“台独”而引发的战争。这样一来,陈水扁就有苦说不出了,因为正是陈水扁政府一直叫嚣军购,视其为“台独”的“担保”。现在美国态度的转变给陈水扁当头一棒。军购不仅使台湾背上巨额的财政包袱,惹怒民意,还不能换来美国的所谓“安全保障”。陈水扁在军购问题上处于上任以来最尴尬的境地。
  
  视“台独”为“战争之源”
  
  陈水扁叫嚣“台独”,不加收敛,美国则不愿改变现状,于是美国对陈水扁拖美参战有极大担忧。美方担心,陈水扁政府若获“立法院”护航,将“挟民意以‘台独’”,无疑将令中美关系这一美国重大国家利益受损,还可能招致战争。自陈水扁抛出“一边一国论”以来,其主要策略就在于:丑化大陆形象,散布“军事威胁论”,冷冻两岸关系;美化台湾与美国关系,称美必“协防”台湾,欺骗台湾选民;夸大中美矛盾,在中美之间打楔子、搬是非,为“台独”营造空间。但很明显,美国已经看穿陈水扁的这一用心。小布什不会长期受制于陈水扁当局意欲将中美两大国绑上“台独”战车的伎俩。更深一层原因是,目前,美国军事当务之急是“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在伊拉克问题、中东和平进程问题、朝核问题尚未解决的时候,美国不愿挑起全球作战的危险。只要上述危机不缓解,美国就不会默许“台独”挑起危机。目前,大陆对“台独”动武的决心很大,一旦陈水扁越滑越远,美国就可能被“台独”拖入一场与中国这个核大国的战争,而美国是不愿为“台独”冒这个风险的。
  
  对“急独”保持警惕
  
  陈水扁喊出了以2008年为上限的“急独”时间表,而美国对此并不欢迎。随着美国全球战略的铺开,美国“民主西进”运动态势已经十分明显:在前苏联地区,美国大力扶植代理人,投资反对派,抹黑普京国际形象,打压俄势力范围,在格鲁吉亚、乌克兰等地搞“天鹅绒革命”,甚至将“黑手”直接伸入俄罗斯国内;在中东,美花大力气改造中东,企图在伊拉克战争之后,以不流血的方式获得亲美政权。由于伊拉克重建、巴以和平以及反恐等多项问题的存在,美无法分心。亚洲目前尚不是美国“民主西进”的重心,但巩固台湾民主,扩展香港民主,培植大陆民主,一向是美国在亚洲的如意小算盘,也是美国“民主霸权”的特殊扩张方式。这至少让美国在“逼”台湾接受“一国”架构时有数年的弹性空间,美为其“全球民主”大棋局考虑,将尽力约束陈水扁独立野心,以防搅局之乱。要“民主”,不要“台独”,这已是小布什政府对台政策的新风向标。回头看小布什2001年甫一上任即声称的“协防台湾”一语,是布什政府一系列对台战略清晰的开始。布什政府一方面给台鼓气,使台湾的民主不至于在武力之后退缩;另一方面,又提出“反对台独”,“台湾不是一个主权国家”,“应由两岸人民来解决”等话语,明确表示不愿卷入战争。
  总之,美国从对陈水扁的全力支持,到现在的不信任,亦经历了一个政策转变的过程。美国从自身国家利益出发,与陈水扁阵营的立场并不一致。美国要民主,不要“急独”;要利润,不要战争;要忠心耿耿的“岛内美国利益代理人”,不喜多变善变见缝插针的拖美国下水的政治派别。
其他文献
谁在幕后?——朝鲜问题的潜在影响因素    Michael Horowitz(哈佛大学政府系博士)  《华盛顿季刊》  2004年冬季刊  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出版  要影响朝鲜的战略决策,美国除了军事威胁或求助中国外,还应有更广泛的选择。在文化—政治层面,中国对朝影响力有所下降,而韩国对朝影响力则超乎预想;军事层面,美国的军事力量依然具有潜在影响力,不可避免地会被用作解除朝核计划的谈判筹码
期刊
施罗德是怎样在羊棚里长大的    俗话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德国总理施罗德的人生正是这句话的最佳证明。  1944年,施罗德出生于德国一个小镇的工人家庭。出生后三天,当兵的父亲就死在二战的战场上。母亲被迫当了清洁工,全家靠着微薄的社会福利金糊口。此时的施罗德一家搬到了破落不堪的羊棚中。这个羊棚被分成四户,每户有两间屋子,一共住了约20人。小时候的施罗德与其他家庭成员共八人一起住在两间屋子里。
期刊
胡锦涛:绝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    台湾问题事关中国的核心利益问题,绝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无论在2005年元旦发表题为《共同创造人类的美好未来》的新年献辞中,还是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发表的重要讲话上,胡锦涛都无一例外地讲到台湾问题。胡锦涛强调指出:“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坚持贯彻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和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
期刊
顶尖组合,精心打造《金大班的最后一夜》    演出时间:2005年1月29日—2月2日  演出地点:北京·保利剧院  小说《金大班的最后一夜》写于1968年,是当代华文文学中的重要作品之一。根据它改编的同名电影曾经轰动海内外,作品着重表现上海滩十里洋场的繁华和奢靡,成为“海上旧梦”追忆的一个缩影,叙述的是上世纪40~60年代从上海“百乐门”到台北“夜巴黎”的一段风花雪月的故事,讲述了一位风华绝代的
期刊
美国发出临时禁令中国纺织品意外获得休整期    美国国际贸易法院法官理查德·戈德堡日前已发出临时禁令,对布什政府以市场受到“威胁”为由考虑限制进口的权力提出质疑,要求中止考虑纺织品和服装制造商提出的对中国出口产品采取新限制性措施的请求。  美国国际贸易法院是专门就国际贸易案件进行审理和裁决的司法机构。它的裁决意味着在整个案件审结之前,中国纺织品不必因为美国纺织行业的“恐慌”而受到出口受限的“不公正
期刊
2005年1月6日,中国人口达到13亿。我国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21%,是欧洲总人口的1.8倍,美国的4.3倍,日本的10倍,英国或法国的22倍。  人口更多了,我们的生活水平则提高了,这至少说明人口问题并不一定随着人口增长而继续恶化。这是因为,我国转化人口影响力的正向社会机制更强大了。这一事实提醒我们,在一个更加有效和公正的社会经济制度中,我们需要重新思考人口中的“人”与“口”的关系。  如果说
期刊
在前三轮六方会谈中,朝鲜在核问题上的立场既有延续性,也有伸缩性。  第一轮(2003年8月27日至29日,北京,朝鲜由金永日副外相率团)  在此轮会谈中,朝方表明自己的总目标是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并愿意通过对话和平解决核问题,但前提是美国必须彻底放弃对朝敌视政策。为此,朝方团长金永日对美方提出的要求是:朝美缔结互不侵犯条约;两国建立外交关系;美国要保证朝日、朝韩实现经济合作;赔偿因拖延提供轻水反应
期刊
有些美国人仍在抱着“冷战思维”跟中国打交道。如果不信,就让———    “空中女妖”    20世纪90年代以色列自行研制了一种无人驾驶飞机叫“哈比”(以下简称“哈比机”),因其外形漂亮,具有神秘色彩,又被称为“空中女妖”。它主要用于对付敌方雷达,也就是当敌方雷达的电波一照到它时,传感器马上会引导无人机攻击敌方雷达,因此此机又被称为“雷达杀手”。这种无人机翼长2米、身长2.3米,自重135公斤。此
期刊
伊斯兰是土耳其的主体文化,但它并不是建构国家的根基,它和欧洲能找到更多的共同语言。  欧盟更是一种价值观和文化体系,土耳其必须融进三个欧洲的形象之中。  当中东欧十国已经一起在去年成为欧盟成员,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也将在2007加入时,土耳其仍在欧盟门口眼巴巴地苦苦等待。尽管土耳其早就定下了脱亚入欧的目标,尽管1963年土耳其就和新生的欧共体签署了联系国协定,尽管1987年就提交了入盟申请,但土耳其
期刊
震惊和恐惧的局限:美国在中东    Augustus Richard Norton(美国波士顿大学国际关系学教授)  Farhad Kazemi(美国纽约大学政治学教授,凯沃基恩近东研究中心主任)  《现代史:当代世界事务杂志》  2005年1月刊  美国费城现代史公司出版  布什第二任期面临的主要挑战很可能来自中东。自2001年以来,美国就史无前例地在中东展开了根本和巨大的改造计划。但在伊拉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