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鞭子”原理投掷实心球优势的探讨

来源 :体育师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ming4636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省市考试中心都在高考体育术科考试中增加了原地投掷实心球这个项目。相对于以前以力量为主的原地推铅球,原地投掷实心球更加注重了投掷技巧和身体的柔韧、协调性。然而,很多人觉得在高中阶段让学生掌握复杂的技术,需要更长时间,得不偿失,从而选择了简单的教学方法,这样成绩的提高幅度就会较小。其实不然,在一定时间里学习更合理的技术显得更加重要,比如原地投掷实心球时采取“鞭子”原理的投掷方法就更能提高成绩。
  关键词:“鞭子“原理;高考;实心球;体育术科考试
  中图分类号:G808.1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4.04.009
  一、名词解释
  “鞭子”原理投掷实心球:投掷者投掷实心球前,双脚左右开立,约于肩同宽,通过身体背弓屈膝,发力鞭打实心球的一种投掷方法。在鞭打过程中,下肢如同“鞭杆”,髋如同“鞭根”,整个身体如同“鞭条”,实心球如同“鞭梢” 。当鞭杆通过屈膝蹬升快速发力时,鞭杆产生的动能迅速传到鞭根,然后迅速制动,这时鞭根的力量通过鞭条迅速地传向鞭梢,鞭梢便获得和鞭根一样的动量,把实心球“鞭打”出去。
  二、研究对象与分组原则
  (一)研究对象
  1.清远市华侨中学2008届入学体育训练生120名(包括特长生和转入训练的文化生)。
  2.筛选20名身高、体重、100米成绩接近的体育训练生,最好是以前未学习过投掷实心球的。
  (二)分组及原则
  1.通过测试实心球成绩进行分组,把成绩分成10个档次,每一个档次由两个成绩A和B组成,并且相对应分成A组和B组,求出A组和B组的平均成绩A平和B平。
  2.很多人在采取原地投掷实心球的教学方法时,开始习惯让学生前后脚站立,本人设定该种站位为A组,以“鞭子”原理投掷实心球的设定为B组。
  3.同一个教师分组分开指导训练,每周训练时间为两课时。测试结果如下:
  三、实验测试结果
  1.从该表格可以看出,两组训练的学生都随着训练的时间增加,投掷的成绩越来越远。
  2.训练的前三个月,前后脚站立的A组学生投掷实心球的成绩要好于B组,特别是刚开始一到两周;但随着练习时间的增长,B组成绩的增长幅度要大于A组,特别是半年过后,在术科考试前后优势更加明显。
  四、分析与讨论
  由于前后脚站立,刚开始向前投掷时,下肢支撑有力,符合人的手臂发力习惯,只要能掌握发挥手臂和上身的力量就可以很快提高成绩,这也是开始时A组成绩增长较快的原因。但是练习时间一长,A组学生很难最大限度地发挥身体其他部位的力量了,特别是下肢和腰腹的力量。这是由于前后脚开立,使得人体骨骼很难在前后方向大幅度移动,虽然稳定,但幅度太小,这也是A组学生成绩提高的幅度不大的主要原因。而左右脚站立时,身体的上下肢、腰腹如同一个鞭子一样,活动的幅度非常大。虽然开始练习时,身体的稳定性不好掌握,对身体协调性要求也高,所以很难用上力,这也是B组学生开始练习时成绩提高幅度较小的原因,但是随着练习时间和次数的增加,学生慢慢控制好了身体的稳定性,提高了协调性,从而掌握了“鞭子”鞭打的技巧,这样就更能发挥整个身体的全部力量,这也是为什么B组最后成绩提高得那么快的重要原因。
  五、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短时间练习实心球时(如三个月内),前后脚站立姿势更好。
  2.长时间练习实心球时(如超过三个月),左右脚站立,用“鞭子”原理投掷实心球更好。
  (二)建议
  在练习时,腰部受伤的同学中,B组明显多于A组,特别是前六个月,但随着练习时间的增长,这种现象就不明显了。虽然如此,但前期的腰伤也会阻碍学生的训练,特别是身体素质的练习,从而影响整个高考成绩。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建议如下:
  1.增加腰腹背的力量练习。主要是每周至少通过一节腰腹背力量课的练习来体现。练习时主要以仰卧起坐(或负重),背后两头起,双杠支撑摆追逐(两个同学一组)等等。在练习过程中,切忌肌肉过于紧张,绷得太紧,练习后,一定要放松,所以最好安排在一次训练课的最后部分中进行。
  2.增加柔韧协调性练习。相对于体育术科考试中其它项目,原地投掷实心球对身体的柔韧、协调性要求较高,特别是以“鞭子”原理投掷实心球时,要求更高,所以在平时的训练中,一定要设计好练习方法以及训练量。以静止状态下的练习为主,增加运动中的柔韧、协调性的练习。
  3.减少两公斤实心球投掷次数。特别是训练前期,除了指导学生持球的教学外,最好不用两公斤的,直接用一公斤的,或更轻的球类。这是因为,更轻的实心球或其它轻的球类更能让学生掌握身体“鞭打”的技巧,而且会减少腰部受伤的机会。
  此外,在练习这种“鞭打”动作的过程中,要记住三个“切忌”。一、切忌无提臀,只有提臀才可以更好地把下肢的力量转化到上身去;二、切忌前臂带动上臂,一定要理解身体的发力顺序:双脚—膝关节—髋部—腰部—肩部—上臂—前臂—腕—手指,不要习惯性地前臂带动上臂,结合鞭子的发力顺序来体会身体的发力顺序;三、切忌出手点过低,开始投掷实心球时很多同学出球点都在额头前半臂距离,就如同鞭子鞭打时,鞭子中间的力量没有鞭梢的力量大,所以,出手点最好在额头前上方一臂的距离等等。
  参考文献:
  [1] 周国戈.关于提高原地投掷实心球出手初速度的技术讨论
  [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06
  [2] 赵醒球.鞭打动作是提高投掷实心球成绩的关键.广东省
  2009年普通教师职务培训,2009-12-15
  (广东省清远市华侨中学511538)
其他文献
体育课堂常规是体育教学得以顺利实施的有力保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其执行力如何不仅关系到师生的安危,还将直接影响我们的课堂教学质量。笔者在此谈谈几点认识,与各位同仁商榷。  一、宜身先垂范,忌师生有别  体育课堂常规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对学生都是必须共同遵守的一种要求,所以作为教师来说,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要做到,不能一味地要求学生该如何如何。比如我们要求学生穿运动装、运动鞋上体育课,作为体育教师来说
文章讨论了我国市县层面“多规合一”改革中的进展和问题,认为目前的症结在于政府事权划分不清。要继续推进“多规合一”改革,就必须实现空间事权在横向职能部门之间和纵向各级
摘 要:通过文献资料、逻辑推理、电话咨询等方法,结合笔者的网络教学实践及网络教学的特点,对我国高校篮球网络教学的发展现状与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和看法。   关键词:高等院校;篮球;网络教学  网络教学具有资源共享、交互性、灵活多样性等特点,随着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的日臻成熟, 教学的网络化、多媒体化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一大特征, 多媒体与网络教学代表了现代教育的一个发展
企业的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格式是设计资料的门面,它的规范性、统一性、完整性,直接关系到设计员的使用、资料员及其相关人员的识别和管理.自从设计采用计算机编写文件和绘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