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思与存在——简析犁痕诗歌中的“黑夜”意象

来源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remea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黑夜"意象所表征的并不只是黑夜本身,它还涵括了为黑夜所牵扯的、居于黑夜之中的人和物及人之精神内蕴。在犁痕的诗歌中,"黑夜"意象是静态与动态之统一体。相对于白天的喧嚣而言,夜是深沉的,它显示了自身宁静的面目。然而,正是这种深沉与宁静给予了黑夜及黑夜中的思想以高度的、充满着动态旋律的活力。在这样一股活力中,本质的诗与思的对话被开启,存在的真理也被开启。
其他文献
思维与语言密切相关。本文通过对比分析,阐速了中西思维模式的差异及其在语言中的表现特征,进而揭示这种差异对汉英语篇翻译的影响,并探讨了消除思维模式消极干扰的有效途径。
《番汉合时掌中珠》是西夏文和汉文双解通俗语汇辞书,对西夏学研究有重要贡献。自成书之日起,它经过数次版本流变,目前所见《番汉合时掌中珠》是史金波等人在诸本基础上综合整理
迟子建小说蕴含着一种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其浪漫主义精神主要体现在寻找心灵的憩困、构筑幻想的迷宫、燃烧生命的激情、超越自我的苦难等几个方面。从中我们可以发现迟子建浪
车载移动变电站可在紧急情况下迅速替代某一个常规变电站并迅速恢复供电;可在在高负荷时期投入运行以缓解区域供电容量不足;在电力需求高速增长而超出预先电力建设规划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