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cl-6和Ki-67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来源 :白血病·淋巴瘤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e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bcl-6和Ki-67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90例DLBCL标本中bcl-6和Ki-67的表达情况.以20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RH)标本作为对照.结果 bcl-6在DLBCL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54.44%(49/90),在RH组织中为15.00 %(3/2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214,P=0.001);其表达与临床分期、乳酸脱氢酶水平、B症状及Hans分型相关(x2值分别为5.257、5.257、4.704、16.024,均P<0.05).Ki-67在DLBCL组织中的高表达率为80.00%(72/90),而在RH组织中为20.00 %(4/2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7.585,P=0.000),其表达与临床分期、国际预后指数(IPI)及近期疗效相关(x2值分别为5.889、6.451、6.024,均P<0.05).结论 bcl-6和Ki-67的异常表达与DLBCL的临床分期、IPI及Hans分型等相关,可为其临床治疗及预后判断等提供参考依据.
其他文献
以寒地车用LPG的关键技术为研究对象,综合地研究了在寒带地区LPG组分与发动机性能优化匹配的技术方法,详细地分析了不同组分LPG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的发动机台架性能试验以及行
对家蚕品种"932"、"7532"、芙蓉、湘晖等的原种,"932"×芙蓉、"7532"×湘晖的杂交原种,("932"×芙蓉)×("7532"×湘晖)F1杂交种进行RAPD分子标记纯度检测筛选,经过180个随机
封面拼印属于制作性的工艺技巧,相拼封面必须具备色彩、用纸、印数、幅面等内容的匹配条件.结合实际,从封面拼印的本质特征和结构方式分析了拼印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和处理
单源最大可解线性网络编码可以提高网络容量,但没有考虑边失效或点失效的情况.为此,利用贪心算法,基于启发式规则,提出一种静态最大可解网络编码的构造方法.该方法在每次迭代
以注塑机机筒加热和机筒内物料的塑化过程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分析感应加热温升过程和特点,研究螺杆转速变化对感应加热和电阻加热下注塑机产量和比能耗的影响。
近些年随着各国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普及以及医疗救治水平的不断提高,更多的早产儿得以存活,随之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发病率也不断提高,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目前发病机制
目的 研究环境雌激素双酚A (bisphenol A,BPA)通过G蛋白偶联受体30 (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30,GPR30)对小鼠精原细胞系GC-1细胞的影响及发生机制.方法 (1)对GC-1细胞分
目的:探讨采用口外弓单侧推磨牙向远中矫治安氏Ⅱ类亚类错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恒牙列早期安氏Ⅱ类亚类错(牙合)病例15例.年龄9~12岁,上颌第二磨牙尚未萌出,头影测量大致正
病例:患者女,46岁,因"右腰部间断疼痛半年余,逐渐加重2个月",拟诊"肾脏占位"人我院.B超提示右肾中上部有一略高回声团.CT示右肾占位,考虑肾癌(见图1);右下肺多发性结节影.各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实施死亡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如何将死亡教育真正落实在医学教育中并在全民中普及,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死亡教育体系和死亡服务模式亟须探索与实践.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