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低中段诗歌教学策略研究

来源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luojishu08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在小学阶段是一门比较重要的教学科目,主要的教学目标是强化学生的语文能力,实现对优秀文化的传承,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诗歌就成为了教学中的重点项目。诗歌对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精神认知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篇文章分析了小学语文诗歌教学的发展状况,提出了开展小学语文低中段诗歌教学的具体策略,为有关人士带来了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中段;诗歌教学;策略
  引言
  在小学语文低中段诗歌教学过程中,学生会存在难以理解的问题,大多数小学语文教师往往只注重把知识教给学生,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接受情况。所以,诗歌学习也只是为了完成教师交代的任务,并没有真正理解诗歌学习的内涵。与此同时,一些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往往会觉得课堂枯燥无味,造成一些学生对诗歌的学习失去兴趣。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及时考虑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要不断反思自身的不足之处,要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热爱诗歌的学习,帮助学生不断提升欣赏诗歌的能力和水平。
  一、不断改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学习兴趣
  兴趣能帮助学生更投入的进行学习,如果小学语文教师在讲解诗歌的过程中只会照本宣科,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没有采取新颖的教学方法,学生就很难对诗歌产生兴趣,课堂的效率也就得不到提高。因此,要想提高小学语文课的教学效率,要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要引导学生把诗歌转化为一些生动有趣的画面,帮助学生用已经学习的知识去理解诗歌的内容,这样就能让学生对诗歌的学习产生欲望,能更投入的进行学习,感受诗歌的魅力。[1]
  比如说,在讲解《山村》这首古诗时,教师就可以用一些数字作为课堂导入,让学生的兴趣有所提升,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向学生讲解这首诗的内涵,就可以描述一下诗中的意境。通过这种数字的导入,学生就能够产生继续学习的欲望,就能了解到诗歌所要表达的意思,让学生增强对这首诗歌的记忆,让学生掌握一些诗歌中和日常生活相联系的情景,同时给学生一些自主想象的空间,让学生有自己的情感体验。
  二、加强学生的朗诵训练,帮助学生掌握诗歌的韵律
  诗歌通常都具有三个比较明显的特征,就是节奏美、韵律美和意境美,能够给人读起来顺口的感觉。在小学语文诗歌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重视朗读的作用,在学生了解诗歌的句子之后,教师就可以要求学生要反复诵读,把握阅读的节奏,体会诗歌中表达的意境。教师可以让学生掌握一些诵读的方法,比如说,个人朗诵、自由朗诵、小组朗诵等,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和作者产生思想上的共鸣,体会到作者描绘出的意境,帮助学生加深对这首诗歌的印象。
  比如说,教师在教学生《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的扮演,可以让学生进入送别的意境中,体会作者描述的离别情绪,这样就能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多进行诵读,学生就能对诗歌中的内容有所感悟,学生要想收获更多,教师就要给学生更多学习的空间,让学生能增强感性的理解,提高自己的发散性思维进行思考,进一步体会作者想要传达的情感。
  三、要对诗歌中的字词进行反复推敲,掌握诗歌的主要思想
  准确的用词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感,能让学生对诗歌的记忆更加深刻,诗歌中的一些关键词也能帮助学生更全面的理解一首诗歌的思想。小学阶段的学生要想真正懂得诗歌的内容是比较困难的,这就要求教师要重视字词的教学,要让学生先掌握一些基本字词的学习,这样才能让学生从字词着手,分析每句诗歌的含义,让诗歌的学习变得更加简单。
  比如说,教师在进行《泊船瓜洲》这首诗歌时,教师首先应该让出一些时间给学生进行自主诵读,之后告诉学生其中有一个词在诗歌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用法非常绝妙,这样就能让学生产生探索的好奇心。[2]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自由的讨论,无论是以小组的方式还是借助工具书都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教师就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看法,找出真正的关键字“绿”。找出这个关键字之后,教师就可以问学生是否能把这个字换成其他字,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理由,这样就能加深这首诗歌在学生脑海中的印象,就能让学生明白每个词表达的含义都不同,体现的美感也会有所不同,会代表作者不同的观点和想法。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就会深入的进行思考,就会尝试用诗歌中的词去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让教师的讲解变得更加方便。
  四、结束语
  诗歌是小学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小学低中年级的语文教师,教师要把握好这一阶段学生的接收能力,要有针对性的制定一些教学计划,考虑到教学的实际情况,这样才能让自己的教学方法满足学生的需求,也能让诗歌教学的开展更加顺利。只有这样,小学语文诗歌教学的发展才能更加便捷,学生才能学到更多知识,也能讓学生在小学这一重要阶段掌握诗歌学习的方法。
  参考文献:
  [1]代雨萌小学语文教材诗歌教学策略研究].新课程(上),2017(1):52-52
  [2]徐连新.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方法研究D神州,2017(25)[3]海宁.小学语文诗歌教学策略研究D].北方文学:中,2012(11):146-147
其他文献
摘要:在大学教学的时候,物理成为了重要的课程。其中蕴含了十分丰富的知识内容,需要教师对学生进一步进行学习的引导。教师只有通过新颖的教学形式,转变学生对大学物理学习的态度,才会让大学物理教学上升到新的层面。在互联网+背景下,为大学物理教学带来了十分广阔的空间,从本质上让学生获得了学习的途径。教师借助网络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效果得到全面提升。所以,教师借助互联网+模式,为大学
期刊
摘要:随着核心素养理念在地理教学中的不断深化和改革,教师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要注重,构建高效型的地理教学课堂引导学生学会主动的分析和探究。教师也要在教学引导时,多与学生沟通和交流,将地理知识结合实际生活问题,开拓学生的学习视野。帮助学生主动的融入到地理学习中,提高地理教学的高效性完善学生的学习能力。所以本文就以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地理高效课堂构建策略来进行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地理,高效
期刊
摘要:实施有效阅读教学对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阅读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有着非常重的分量,教师有必要积极寻找有效的方法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在此,笔者将从语文教育的现状以及提升高中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相关策略对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进行思考。  关键词:高中语文 阅读教学 有效性  语文学习的目的一方面在于提升学生对语言的运用能力,一方面在于能够有效帮助学生运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标的全面实施,在初中物理教学当中,培养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已经是目前教师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它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的身心始终都投入到物理知识的研究当中,并认真进行物理知识的钻研,从而不断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效果。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当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能力水平,并采用创新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物理教学,以此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本文以自身教学经验为例,对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的策略
期刊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尤其是对低年级学生而言,图片发挥着重要作用。传统教学模式是“以图辅文”,未能充分发挥插图在课文中的价值。“读图时代”的到来,进一步说明了图片在语文教育中的重要性,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必须灵活运用图片,培养学生语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读图时代;图片教学;  图片作为一种文本材料,形式较为特殊,但是课文中的插图绝对不是毫无价值,其存在的意义与文字同样重要。随着教育方式的不断
期刊
摘要:物理思维贯穿于认识物理学科、学习物理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始终。甚至在物理学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也有其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有意识地对学生讲解物理思维,传达正确的物理观念是极为必要的。文章基于对高中物理教学中一线的实际情况,主要分析了物理思维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意义及其方式。  关键词:物理思维 高中物理 意义及其方式  物理学是一门研究物质世界……的运动规律及其使用的实验手段和思维方式的自然学科
期刊
【摘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学校教育也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学校教育不仅仅要上好一堂课,还要给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那么如何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如何体现学校的教育理念与特色发展呢,校园文化就是最好的展现方式。校园文化建设也成为后勤管理者重要的工作内容。  【关键词】时代发展 后勤管理 校园文化  当今社会迅速发展,教育也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学校教育不仅仅要上好一堂课,还要给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
期刊
摘要:参与式教学模式是新课标实施下出现的新型的教学模式,它以学生的参与为中心,强调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这完全符合新课改对数学课堂的要求。所以,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情感和态度,教师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就要发挥学生的个性,设计参与式数学课堂,使课堂能够迸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 参与式 设计  新課标实施的关键和核心就是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并且,新课标倡导具有“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交
期刊
一、教学设计  (1)教学内容解析。二项式定理是初中乘法公式的推广,是排列组合知识的具体运用,是学习概率的重要基础.这部分知识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和思维训练价值.中学教材中的二项式定理主要包括:定理本身,通项公式,杨辉三角,二项式系数的性质等。  通过二项式定理的学习应该让学生掌握有关知识,同时在求展开式、其通项、证恒等式、近似计算等方面形成技能或技巧;进一步体会过程分析与特殊化方法等等的运用;重视学
期刊
摘要:读写结合是提升学生阅读与写作综合能力的有效教学途径。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在语文教学中通过教材文本阅读教学与写作融会贯通,有机结合,能有效丰富学生的阅读与习作体验,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本文将读与写有效结合,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探究如何实现读写结合有效性,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读写结合 有效策略  素质教育推进读写结合深入发展,教师在语文教学中通过以文字为载体,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