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评估

来源 :临床心电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l99062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心率变异性、心率减速力对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合并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评估及预防作用。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我院老年代谢综合征合并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患者90例作为试验组,对照组有90例年龄匹配的单纯性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24小时动态心电图作为分析患者心率减速力(Heart rate deceleration force, DC)和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 HRV)的工具,其中心率变异性包括的指标有5min 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RR间期总体标准差(SDNN)、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相差大于50ms的相邻RR间期占RR间期总数的百分比(PNN50)。由此评估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状态,从而帮助临床预防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恶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心率减速力和心率变异性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试验组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和心率减速力与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P均<0.05)。以SDNN≤90ms、SDANN≤75ms、PNN50≤5ms、RMSSD≤20ms为阳性;以DC≤3ms为阳性,试验组患者心率变异性指标、心率减速力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率变异性、心率减速力可以有效预测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的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情况,上述指标降低提示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受损。通过加强心率变异性、心率减速力的监测,可有效预防恶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且上述指标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因此,心率变异性、心率减速力在评估和预防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合并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方面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可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加强大学生历史观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在传承历史文化中坚定文化自信、在培养历史思维中抵御历史虚无主义、在增强历史主动精神中激发社会责任担当。但大学生历史观教育中教学内容系统性不足、教学形式多样化不够、部分教育者历史素养不强、社会思潮复杂化的现实因素也深刻影响着历史观教育的深入性、参与性、透彻性和有序性。基于这一现状可以从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学主渠道作用、全面创新大学生历史观教育形式、着力提升历史观教育的师资
期刊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数字化转型是顺应数字化趋势、培育时代新人的必然选择。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促进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的创新发展,助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走向精准、高效,为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生态提供了契机。目前高校思政课数字化建设面临着数据获取难度大、信息茧房阻碍大、数字治理保障难等现实困境。数字化赋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可以通过健全推进数字思政的体制机制、
期刊
背景:心率变异性生物反馈是采用共振频率下的深慢呼吸方式在心血管系统中引起有节奏的高幅度振荡,从而刺激和锻炼自主神经反射及压力反射的一种呼吸训练方式。然而,目前的研究尚未系统综述心率变异性生物反馈是如何调节自主神经功能并产生作用的。研究者们对心率变异性生物反馈的机制缺乏全面认识,且对其应用进展及方案尚不完全清楚。目的:对国内外现有的心率变异性生物反馈对不同人群症状影响的试验研究进行梳理,介绍心率变异
期刊
报纸
目的 观察射频电极刃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20年12月张北县中医院康复疼痛科诊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椎间盘突出症和椎体骨质增生症状较重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温针灸组60例辨证选穴行温针灸治疗,射频电极刃针组60例行射频电极刃针松解与热效应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3周后、治疗6个月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压力位
期刊
文章基于近年来小麦赤霉病在我国小麦种植过程中发生概率较高,对其成病原因以及防控措施进行了分析。在小麦种植过程中,需结合气候因素等环境变化、耕种制度以及小麦品种的抗病菌性特征进行深度分析,挖掘小麦赤霉病的成灾原因,进而提出相应的防控策略,以有效改善现有的小麦种植水平,满足绿色防控的种植需求。
期刊
通过P92钢的在650℃不同应力水平下单轴蠕变试验,基于连续损伤力学理论,建立了P92钢非均匀损伤的K-R本构方程并通过非线性拟合的方法获得了其参数。通过自行编制用户子程序UMAT,实现了在ABAQUS中对非均匀损伤的K-R本构的模拟,并计算了单轴蠕变试样的损伤发展情况。
会议
研究目的:制备锶离子功能化的纳米羟基磷灰石(nHA)/壳聚糖(CS)复合水凝胶微球,分别检测其体外细胞相容性、成骨诱导活性和促进成血管的活性,最终探究其在体内通过促进缺损部位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向分化和内皮细胞生成血管,从而促进骨缺损处的骨再生。研究方法:1、利用微流控技术和直接碱诱导凝胶法制备具有仿细胞外基质纳米纤维结构的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复合水凝胶微球,通过聚多巴胺对微球表面进行修饰,同时利用
学位
开展了T91钢在不同高温及不同应力水平下的蠕变实验,探讨其在高温下的蠕变力学性能和失效寿命,进而拟合得到耦合损伤的蠕变本构模型。基于微观力学,在蠕变本构方程中引入均匀化损伤理论,得到耦合损伤的蠕变本构方程。通过对实验数据的拟合,确定本构模型的材料参数,进而对T91钢在不同温度和不同应力水平下的蠕变行为进行预测。之后,与不考虑损伤的蠕变本构模型预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耦合损伤蠕变模型能较为合理地
期刊
当今软件开发呈现一些新特点:团队并行开发,基于模型的软件开发,迭代增量开发等。开发过程是如此复杂,融合软件开发与管理支持的环境成为必要。文章认为开发与管理集成的关键是:环境提供对元模型的支持,以UML为基础的软件产品标准化,多种开发工具的数据集成和良好的数据管理机制。文章介绍了将开发与管理融为一体的集成化环境UML_IDME,集中讨论环境如何提供和协调过程模型,产品模型,组织模型和开发工具集合来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