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美滋补干贝菜肴r(三)

来源 :食品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rchwoods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镶白玉rn原料:大干贝8~10粒,嫩豆腐500 ~ 600 克, 高汤 250 ~ 300 毫升,料酒、精盐、水淀粉各适量.rn做法:rn? 干贝用冷水略洗一下,倒入200毫升开水,浸泡40分钟,加少许料酒,用保鲜膜封好碗口,上笼大火蒸40分钟,取出,备用;rn? 豆腐切成5厘米长、3.5厘米宽、1厘米厚的块,数量与干贝相同,摊在平盘内,中间挖一个约0.6厘米深的洞;rn? 将干贝嵌入豆腐中,灌入150毫升高汤,上笼用大火蒸8~10分钟,滗去汤汁,备用;rn? 锅内倒入干贝汁和高汤煮开,加准调料,少许水淀粉勾芡,烧开,淋上熟油,浇在干贝豆腐上,即可上席.
其他文献
在南方长大的我,儿时对北京小吃陌生又熟悉,家里人喜欢相声,便时常从中听闻不少.早年,郭德纲提到过的“京八件”是最为人熟知的糕点,也有炸三角、麒麟酥、枣卷果这些炸物,还有豆泡汤、羊霜肠一类的流食,更有外地人吃不得的豆汁儿.
期刊
我的老家是浙江省的一个小县城——嵊州.嵊州小吃很丰富,但以前都以“杭州小吃”为名,行走大江南北,最近几年经过市政府的大力推广,才让人慢慢开始对“嵊州小吃”有了一点印象.不过,外地人说起来,可能也就一个嵊州炒麻糍有点特别之处.
期刊
每当庭院里的蜡梅暗香浮动的时候,寒冬腊月便到了.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随着一年一度最有仪式感的年节——春节的临近,在外游子的思乡之情便如这空气中的蜡梅花香般,一日浓过一日,满溢在生活的角角落落.
期刊
日文“もつ煮”翻译成中文是“炖杂烩”.“もつ”指牲畜内脏,“もつ煮”则属于日本菜中很重要的煮物类.井荻居酒屋的炖杂烩用味噌炖,是大冈老板常年当家菜,方圆几里都有客人为此菜慕名而来.要做好一道菜,食材与烹调是两个重要因素,在我国,若食材在两者中的比重占60%,那么在日本,食材的比重可能占80%,甚至100%.
期刊
虎年春节来临,许多人在慨叹,现在过年,年味越来越淡了.rn为何年味淡了?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原因很简单,因为对许多中国人而言,春节就是美食节.尤其在物资短缺的时代,食油、白糖、花生、瓜子、肉、蛋、禽、鱼、虾、蟹等要凭票供应,上海市民每人每月250毫升油、500克肉、500克鸡蛋,这点食材放到现在,人多的话,几顿就可以吃光.临近春节,一些食材供应量会增加些.一到除夕,家家户户奏响锅碗瓢盆交响曲,弄堂里弥漫着诱人的香味,爆竹轰鸣,小孩子穿着新衣服,口袋里鼓鼓囊囊地塞满长生果、小核桃、拷扁橄榄,人人脸上喜气洋
期刊
在20世纪60年代,父亲常带着年少的我去桂林公园游玩,桂花香味令我们心旷神怡.离开公园前,父亲总会买一束桂花带回家给家人分享,这也令我从少年时代开始就对桂花有所研究.rn桂花主要有四个品种,金桂品种群秋季开花,为柠檬黄或金黄色,有“大花金桂”“大叶黄”“晚金桂”“圆叶金桂”“金球桂”等品种;银桂品种群 秋季开花,花色纯白、乳白、黄白色、浅黄色,有“九龙桂”“早银桂”“晚银桂”等品种;丹桂品种群 秋季开花,花色较深,橙黄、橙红、朱红色,有“大花丹桂”“齿丹桂”“朱砂丹桂”“宽叶红”等品种;月桂 秋季开花,雌
期刊
马介休(葡语“Bacalhau”的音译),这是一个古怪的名字,不是人名,是菜名,更确切地说,是一种食材名.第一次结缘马介休是在澳门的一家葡式餐厅,那还是30多年前.友人翻开菜单,点了一份马介休炒饭.因为名字古怪,我十分好奇.端上桌的炒饭似乎与别的炒饭大同小异,呈金黄色,中间有多种食材相伴,颇感丰盛.品尝一口,米粒中夹杂着一些鲜嫩鱼肉颗粒,吃口顺滑,咸中带鲜.哦,这就是马介休,一种又鲜又咸的鱼肉.
期刊
上一期讲到,笔者和另一位留学生组建“梦之旅人恶(二)人组”踏上了用自行车征服日本九州岛的光辉旅程,并在云仙岛吃了正宗的炭火烤生蚝.伴随着天色渐黑,二人终于在云仙岛上物色到一家正经的餐馆了.它就是今天的主角,一家真正的鲜花餐厅.rn这家餐厅有多特别,正所谓“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在平平无奇的大马路边上,偏偏“长”出来一家单独的精致庭院,房屋为焦黑的小型木屋别墅,门口则几乎全部做成了碎石停车场,只留了一小块土地种着精美的植物,婆娑的样子让屋内景致若隐若现.南门前可以看见阔气的两扇大落地玻璃窗,里面透出昏黄的光
期刊
台式卤肉饭再普通不过,是市井的吃食,却让人久久不能忘怀.rn我记忆中最早对于卤肉饭的印象就是上海溧阳路天水路口的那家叫“台湾美食街”的店了.和它的缘分倒是与爱情有关,那时的女友住在邢家桥路,与美食街只相隔200米.每天接她下班已是深夜,我们就会在美食街吃点东西,坐一会儿.那时年轻,经济拮据,我总是点没什么浇头的担仔面,几根豆芽和韭菜落在黄色的鸡蛋面上,当然还有能数清数量的卤肉燥.
期刊
厚烧吐司rn某日,长居日本东京的闺蜜发了组吐司的照片给我,说那里开了家“厚烧吐司专卖店”,没想到火得一塌糊涂,用“门庭若市”来形容再恰当不过.我边看边兀自嘴硬:这种很简单的,我也能做.那天正好约了几个朋友小聚,巧了,还真有送我一大堆某“网红”吐司的:小巧且内含乾坤的“飓风土司”、硕壮松软的“生吐司”,都叫我心生无限欢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