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高辛早期干预对低氧诱导肺动脉高压大鼠肺血管重构的影响及其机制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iryl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地高辛早期干预对低氧诱导肺动脉高压(PAH)大鼠肺血管重构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48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均分为4组并分别进行如下处理:(1)常氧对照组,(2)常氧+地高辛组,(3)低氧对照组,(4)低氧+地高辛组.常氧干预大鼠正常氧浓度(21%)仓内饲养,低氧干预大鼠则置于低氧仓内,氧浓度控制(10.5±0.5)%范围内,每日间断低氧8h(8:00~16:00);地高辛干预大鼠每次入仓前腹腔注射地高辛注射液1.0 mg·kg-1·d-1,对照组大鼠每次入仓前腹腔注射等体积注射用水.21 d后测定各组大鼠肺动脉平均压(mPAP),计算右室肥厚指数[RV/(LV+S)],测定管壁厚度占血管外径的百分比(WT%)和管壁面积占血管总面积的百分比(WA%).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培养采用组织贴块法,细胞增殖及迁移检测分别采用噻唑蓝比色法和Transwell小室法.肺动脉平滑肌细胞收缩表型标志物α肌动蛋白、调宁蛋白和肌动蛋白相关蛋白mRNA水平检测采用实时定量PCR法.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分泌水平检测采用Western印迹法.结果 低氧对照组大鼠mPAP、RV/(LV+S)、WT%、WA%均显著高于常氧对照组[(38.5±2.3)比(21.0±1.5)mmHg(1 mmHg =0.133 kPa)、(42.8±2.6)%比(26.7±1.5)%、(39.3±2.0)%比(17.5±3.3)%、(79.5±5.7)%比(45.7±4.9)%,均P<0.05].而低氧+地高辛组大鼠上述指标均显著低于低氧对照组[(27.3±2.7)比(38.5 ±2.3)mmHg、(30.9±3.3)%比(42.8 ±2.6)%、(21.7±3.6)%比(39.3±2.0)%、(56.3±4.7)%比(79.5±5.7)%,均P<0.05].地高辛(100 nmol/L)显著抑制低氧诱导的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吸光度值:0.575±0.030比0.747±0.039,P<0.05),减少低氧诱导的肺动脉平滑肌细胞迁移31.9% (P <0.05),并抑制低氧引起的收缩表型标志物mRNA表达的下降和MMP-2、MMP-9蛋白表达的升高.结论 地高辛早期应用可延缓低氧诱导的大鼠PAH形成及肺血管重构,该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迁移、表型转换和MMPs分泌而起作用.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和一切生物都是“太阳之子”——一切动物的食料均来自植物或以植物为食的动物,而植物的生长全赖于光合作用。是谓“万物生长靠太阳”。生命者,乃是典型的“阳光产品”。没有阳光,也就没有生命,没有人类。阳光——阳气乃是生命的由来,生命的动力,生命的瑰宝,不可须臾暂缺。阳气让生命之树常青。  没有阳光,世界将是一片死寂;没有阳气,人体就成为一个冰冷僵硬的肉团。《黄帝内经》中说:“阳气者,若天
世界排名第一的通信应用半导体供应商杰尔系统(Agers Systems,纽约证券交易所:AGR.A)与微软公司(Microsoft Corp.,纳斯达克:MSFT)密切合作,为新推出的Windows XP操作系统推
清嘉庆年间有一位著名的医家叫陆丸芝,在他的著作《世补斋医书》里面谈到了大司天的问题。司天是运气里的一个特有的概念,司天、在泉,也就是《内经》里面谈到的“年之所加,气之盛衰”。一个司天、一个在泉,还有主气、客气等等,这些概念基本上是指一年的干支里面的气运变化。除了这个普通的司天之外,还有一个大司天,它掌管整个六十甲子里面的气运变化。前三十年司天管,后三十年在泉管。  按照大司天来推算,刚好张仲景所讲
期刊
0.8μm高压BCD(Bipolar-CMOS-DMOS)电路存在漏电失效,其失效原因是IMD(Inter-Metal Dielectric)平坦化不良,造成金属2残留短路.通过SOG(spin-on-glass)二次平坦化工艺,大幅改
目的探讨骨髓多能造血干细胞中独立生长因子1(Gfi-1)的表达与细胞凋亡和增殖间的关系,观察Gfi-1及其突变型对骨髓多能造血干细胞的不同效应,进一步研究Gfi-1对造血干细胞的调节机制。方法用质粒转导技术使正常小鼠骨髓多能造血干细胞(32D细胞)高表达Gfi-1基因及其突变型(N382S),以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以Western印迹检测细胞中Gfi-1、凋亡途径信号分子Bax、信号转导子和
在南方炎热地区,比如广东地区,能否广泛使用辛温药呢?对这个问题,过去我也有疑惑,四十年前,也就是七十年代初吧,我在南京也同样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当时我在江苏新中医学院负芨深造。南京是温病学重要的发祥地之一,温病学派在那里影响很大,根深蒂固。无论是医者还是病者,所接受的都是清热除湿的药物多,纯粹的用辛温药行不行?  通过三年多的实践探索,我治疗了好多病人,证实了这个问题,并且也得到了南京中医界的认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