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县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bby9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结合枞阳县的农业面源污染情况,从化学农药使用方式不合理、化学肥料施用方式不合理、大量作物秸秆未有效处理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以期为该县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提供借鉴。
  关键词 农业面源污染;现状;防治对策;安徽枞阳
  中图分类号 X5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2-0170-02
  目前,在广大农村地区,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的重要因素为农业面源污染[1-2]。其主要指一些分散的污染源(包括农药、废弃物等)对生态系统(包括大气、湖泊、水层等)造成的污染,具有较大随机性,污染范围广泛且不容易被有效监测到,很难对其进行量化计量,因而难以控制。我国农业面源污染近年来越来越严重,对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发展产生明显的制约作用。因此,保护环境、健全农业面源污染的监管机制并进行有效治理刻不容缓。枞阳县地处安徽省中南部地区,境内四季分明,气候湿润,光照条件充足,降水量丰富,主要農作物有水稻、油菜、小麦、玉米、棉花、蔬菜等。化肥施用方式主要为撒施,在达到作物产量增加、农户收入提高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危害人们的健康,需要采取综合治理的方式,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1 农业面源污染现状
  1.1 化学农药使用方式不合理
  在农业病虫草害的防治上,主要采取化学药剂防治的方式[3]。据调查,2001年、2006年枞阳县种植业管理中施用的化学药剂量分别为1 000、1 800 t左右,折合平均单位面积施用量分别为24、43 kg/hm2,5年的时间增长了近80%。2007年后,全县种植业中使用的化学药剂总量逐年增加,超过20%的药剂随着流水、风等流失,对水源、土壤等造成污染。不少农户忽视病害的防治而比较重视虫害的防治,或者在不适合的时间喷药,遇到下雨马上补喷;或有些农户为取得更好的杀虫效果而自行加大药剂配比,导致害虫的抗药性大大增强;当防治效果不理想时,甚至认为是药剂量不够所致,再次提高药剂的配比;还有些农户对药剂使用中的间隔期不关注,易造成中毒事故发生。此外,在广大农村地区,还存在不少将药剂用完的空瓶子、包装袋等扔到河中、田边等,造成水体、土壤的严重污染。
  1.2 化学肥料施用方式不合理
  据统计,2006年、2010年枞阳县耕地的单位面积化肥使用折合量分别为498、653 kg/hm2,而美国对此制定的安全上限不可超过225 kg/hm2,2010年全县平均值是此安全上限的近2倍。全县耕地上各种肥料的使用比例也不协调,以2011年为例,当年纯N、P2O5、K2O、三元复合肥的施用量分别为223、171、188、71 kg/hm2左右,比例不够合理。全县化肥施用方式主要为撒施,利用率不高。根据测定,氮肥面施时,作物吸收近30%,散发到空气中的占30%、流入水体中的占30%,如果遇到气候较为干旱或者大雨天气,则流失到水体或者散发到空气中的比例更高。目前,市场上不少磷肥中残留有比例不等的重金属,包括铅、镉等,其在土壤中会长期残留,对土壤造成不可逆的污染。此外,不少农户一直以来大量施用氮肥,大大增加了土壤的酸性,加重土壤中病害的发生;蔬菜如果施用氮肥量过多,则会使蔬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增加,降低蔬菜品质,人们长期食用这类蔬菜,大大增加胃癌等疾病的发生概率。
  1.3 大量的作物秸秆未有效处理
  经过调查,2013年枞阳县分别收获水稻、小麦、油菜8.5万、1.0万、2.0万t左右,折合产生的秸秆总量达到65万t左右,除了10万t左右用于还田外,55万t左右的秸秆未得到有效利用,均采取露天焚烧的方式,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粉尘等,在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危害的同时,也不利于交通安全。
  2 防治对策
  2.1 依法执行,做到奖罚分明
  依照2015年农业部发布的《关于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和2016年实施的《枞阳县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为依据,明确防治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等,要加大落实的力度。同时,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做好生态农业发展的规划,找到适合该县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方法。对于采取农作物秸秆粉碎还田等农户,政府应加大奖补力度;对于在公路上晾晒作物的农户,应给予一定处罚,确保治理面源污染时做到有法可依和奖罚分明。
  2.2 进行综合防治
  采取综合治理方式[3-4],主要从以下几点着手:一是大范围推广可降解的地膜、育秧盘等。二是在农村地区推广沼气,利用农村的人畜禽的粪尿用于沼气生产,沼渣还可以作为肥料用于种植业中,实现废物利用的同时还改善了农村的环境。三是实行测土配方施肥,结合枞阳县土肥站对当地土壤中养分含量的测定数据、作物自身的需肥特点等,确定肥料的施用量及基肥、追肥等的比例。四是开发出高效的生物肥料,推广作物秸秆还田。近2年来,枞阳县政府积极鼓励农户综合利用秸秆,综合利用率较以前大大提高,利用方式主要以“五化”利用为主,此外还包括编织加工及收储等。五是提高农户的综合素质,增强其环境保护的意识,在防治效果提高的基础上尽量降低污染源,并重视不同药剂的安全间隔期,保证产品上市的安全性。
  2.3 多方面筹措资金,将责任落实到个人
  县政府要积极争取项目及资金的支持,制定相关政策适当地提高年度提取的比例。此外,還需要从多个方面筹措资金,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政策有效落实。县、乡镇等都要成立领导小组,对农业面源污染的监测和控制进行管理,其中总负责人由县长担任,包括农委、环保、财政等部门的主要领导担任副组长,成员包括卫生部门、村级领导小组、派出所等有关领导。
  2.4 结合社会化服务发展农村基础设施
  一是在农村建设中需要提前做好规划。结合其他地方新农村建设的经验,对居民点建房、路网、绿化、供水、照明等设施统一做好规划,且在建设的过程中加强督导,严格按照规划及设计的要求进行。二是对农村面源污染进行治理的同时,可结合养殖业污染及工业污染等开展综合治理。治理中坚持的原则为“谁污染,谁治理”,建立标准对整改后的收排情况进行监测。在对农村的环境进行治理时,需要结合当地实际建立相关服务组织,从城市的管理中吸取经验,对于固体垃圾可分别进行回收,并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后重新利用。四是对于农村面源污染,需要及时建立合适的监测制度,并将监测的结果作为考核的重要标准,与绩效等密切挂钩。
  3 参考文献
  [1] 田文才.综合治理种植业“六大”面源污染措施[J].安徽农学通报,2014(5):99-100.
  [2] 赵学正.枞阳县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推广应用调查与思考[J].当代农机,2015(5):67-69.
  [3] 汪质刚,刘玉虎.枞阳县生物多样性现状与保护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2010,16(21):104-105.
  [4] 朱兆良,孙波,杨林章,等.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控制政策和措施[J].科技导报,2005,23(4):47-51.
其他文献
“三农”问题的形成并不是偶然的,它是在外因和内因共同作用的基础上形成并日益凸显的。必须把“三农”问题放在同其他事物的联系中,全面考察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出路。“三农”
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公众协同配合,积极行动.广西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对策有:通过政策引导循环经济的发展;争取法律手段和制度建设促进循环经济的
自主创新必须作为我国金融业发展的主导战略.本文比较了金融业模仿创新与自主创新两类模式,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分析了我国金融业模仿创新的成因,从客观、主观、本质三方面分析
促进我国服务业的发展、提升国际服务贸易竞争能力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本文对如何利用外资促进我国服务和服务贸易的发展进行了思考和探索,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中国养蜂学会讯]2009年5月7日~8日,农业部再次在京召开全国蜂业发展规划座谈会。会议由农业部畜牧业司谢双红处长主持,全国养蜂生产、管理、研究、教学、社团等领域共16位专家
文章选取1999—2004年期间发生再融资的495家上市公司作为分析样本,为消除行业、规模、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参考功效系数法构造了上市公司再融资的绩效评价体系。通过实证分析
客户知识是企业最重要的知识来源,本文研究客户知识的概念、构成和基本理念,进一步研究了客户知识管理的概念和实现过程,构建客户知识发现和获取模型以及客户知识智能化实现模型
为了适应高职院校教育事业的发展,高职院校需要深化对财务管理的改革。要明确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改革的指导思想,建立财务管理机制、运行机制、防范风险机制,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保
当今社会,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使得企业只能通过合作才能增强自身的竞争优势,我国企业必须要全面加强电子商务的建设和发展,不断提高自身在合作中的讨价还价能力,同时加强合作伙
近年来,中国与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在知识产权领域里纠纷不断,极大的影响了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本文拟从分析中国与发达国家知识产权纠纷对贸易的影响中得到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