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要注意避免伤膝盖

来源 :家庭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rklie1980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登山时膝关节需要在负担全身重量的情况下进行弯曲动作。有关数据显示,人体在下山的时候,软骨面之间的受力强度可达自身体重的3倍多,此时髌骨、半月板、关节面的摩擦加剧,可能使健康受到损害。虽然人体有自我恢复的功能,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调节的机能会逐渐退化。一旦软骨之间磨损过重,则可能导致严重的软骨损害和韧带老化,各种骨关节疾病便会找上门来。因此,在登山的时候要注意做好保护措施,以免伤害膝盖。
  为了减少爬山给膝关节带来的损伤,爬山时,不要选择坡度太陡的山,尽量选择路程不太远的小山、坡度较缓的地段,量力而行,切勿运动过量。另外,下山比上山对膝关节造成的冲击更大,因此,下山时不要太快,缓缓而行。
  (摘自《新快报》文/林恒华)
  冬日给头部添个保暖帽
  在严寒的冬天,一些老年人为了防寒保暖都知道添加衣服,但却往往忽视了戴顶帽子。其实,戴帽保暖效果并不比添衣差。民间早有“头上戴顶帽,胜穿小棉袄”之说。
  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头部是六阳脉汇聚之处,但也是阳气容易散发的部位。“热从头上散”是有一定科学根据的。人的头部是大脑神经中枢的所在地,每天都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但是人体头部皮肤薄、血管粗、毛发及汗腺多,热量散发量特别大。据研究证实,当气温为15℃左右时,头部消耗的热量约为人体热量的三分之一;气温在4℃左右时,头部消耗的热量增至二分之一;气温在0℃时,头部消耗的热量达到五分之三;气温在零下10℃左右时,四分之三的人体热量从头部消耗。
  因此,老年人尤其是体弱多病者如果头部不注意保暖,血管遇冷收缩,可能会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同时还易受风寒侵袭而患感冒等疾病,严重的甚至可导致中风。因此,老年人冬天保暖应该从头开始。最简单且有效的办法是:冬季外出时,根据天气情况选戴一顶保暖性能好的帽子。还要注意的是,外出时如冷风比较大,除了戴好帽子外,最好再围上一条围巾,做好颈部的保暖工作。
  (摘自《中国中医药报》文/陈日益)
  找对穴位降血压
  一般来说,肝火炽盛证和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证是高血压病最常见的证型。肝火炽盛证患者多表现为头晕、头胀,或头痛剧烈、面红目赤、口苦口干、急躁易怒、小便黄、大便秘结等。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证的患者常表现为头晕耳鸣、头目胀痛、急躁易怒、口苦咽干、腰膝酸软、耳鸣如蝉、失眠等。针对这两型患者,我们可以选用太冲穴和百会穴进行穴位按摩。
  穴位選择:1.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交叉处,可以通过两耳角直上连线中点来简易取穴。2.太冲穴,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拇趾、次趾夹缝向脚背方向二横指,即是太冲穴。
  按摩方法:力度由轻到重,循序渐进,以局部出现酸、麻、胀、痛和(或)发热为准。每穴每次按揉5分钟,每日早晚各1次。
  需要提醒的是,高血压患者可以按摩穴位辅助治疗,但千万不要擅自停药。此外,在情绪激动或者身体不适、漏服降压药等情况下,一些患者血压会突然升高,常伴随头晕、头胀痛,有的可能还会出现恶心、胸闷等症状。这时不论是高血压患者还是家属都会比较紧张,反复地量血压,殊不知,紧张的情绪会导致血压居高不下或越量越高。一般建议的是,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时间测量血压是正确的。如果血压在160/100毫米汞柱以下,大可不必紧张,尽量放松,在床上静卧休息,按摩上述穴位,多数情况血压会逐渐降下来。如果血压超160/100毫米汞柱,建议口服降压药,然后静卧休息并进行穴位按摩。如果血压超过180/100毫米汞柱,出现恶心呕吐或胸痛、喘憋等症状时,应马上就医。
  (摘自《中国老年报》文/佚名)
其他文献
>>本期主持专家  董协良  主任医师、教授。现任全国政协委员、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委员,中国性学会性医学专委会副主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男科分会常委,中华中医药学会男科分会常委,陕西协同生殖医学研究所所长,西安协同医院院长。    韩甲立  国务院有突出贡献的泌尿外科专家,中国中医药西北男性学会顾问,中西医结合陕西男性学会名誉主任委员,从事泌尿外科临床及科研工作数十年,有6项科研成果问世,擅长前列腺
一提到运动,人们往往会想到长跑、打拳、舞剑。而我则足不出户,在家锻炼,举手投足亦养生。一日之中任你安排时间进行,更可以化整为零见缝插针地锻炼。久而久之,可以起到平衡阴阳、调节气血、祛病健身的目的。  梳头 每天2~3次,每次3~5分钟,可疏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调节神经功能。  抓背部 人的背部,特别是脊柱,是中医所称“督脉”经循行区,有许多穴位。由于抓背的上下左右运动,能触及多个穴位,并促使
几乎每天,各个城市三级甲等医院的心内科门诊,人山人海,气势堪比春运。医生患者都如临大敌,严阵以待。那么是不是每天真有这么多严重的心脏病患者非看不可呢?实际上是一半以上的就诊患者根本就没什么心脏病,而是“心理疾病”。  我们也会经常听到患者抱怨:“医生,我看了很多家医院,做了好多项检查,可是我得的病怎么就没查出来呢?”  女性,40、50岁,这样的患者居多,手里拿着厚厚的一打各个医院的各种检查报告单
“秋冬进补,来年打虎”,为了进补,有的人自行购买人参、鹿茸等大补之品;有的到醫院找中医望闻问切后,量体进补;有的选择各种膏方进补……但有些人却越补越“虚”,出现腹胀、腹痛、上火、恶心等症状,即中医所说的“虚不受补”。  “虚不受补”最早见于清代陈士铎著《本草新编》,“愈补愈虚者,乃虚不受补,非虚不可补也,故补之法亦宜变。补中而增消导之品,补内而用制伏之法,不必全补而补之,更佳也。”这句话狭义上是指
芦荟醋液治慢性咽炎  取3年以上芦荟叶2片,冰糖150克,米醋500毫升。把芦荟叶洗净后切成小块,与冰糖、米醋一并装入瓶中,密封浸泡24小时后即可服用。服用时,先把芦荟醋含在口中1~2分钟,再慢慢吞咽,每日数次,一般连用3瓶可治愈。  四川彭州 胡佑志  成都中医药大学副研究员蒲昭和点评:  慢性咽炎属中医“喉痹”范畴,其主要表现是咽部充血、干涩、痛痒,或感咽部出现异物感、多痰等。  芦荟,又名卢
“开心穴”主要包括人体上的心包经、膻中穴、风池以及合谷穴,只要感觉疲劳、紧张或者焦虑时都可以按揉一下,每个穴位按摩 2~3 分钟,力度以感到稍微有痛感就行。揉按心包经时如果觉得找穴位太麻烦,也可以直接沿着经络一点一点地直接拍打过去,对疏通气机非常有作用。  另外,中医认为当内脏有火时,也容易导致抑郁、烦躁、悲伤等不良情绪。小麦味甘微寒,有很好的调养心阴以安神志的作用,上班族平常不妨多吃点。其中,甘
围绝经期综合征又称更年期综合征,指女性绝经前后出现性激素波动或减少所致的一系列以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主,伴有精神心理症状的一组症候群。据相关资料统计,此症候群高达100多种表现。  其中,最典型的症状是潮热、潮红、烦躁、失眠、头晕、疲惫乏力、情绪波动等。每个女性症状表现不一样。更年期综合征多发生于45~55岁,这个年龄段90%的女性可出现轻重不等的症状,有人在绝经过渡期症状已开始出现,持续到绝经
盆腔疾病,自检八髎  八髎(liáo),经穴上髎、次髎、中髎、下髎的合称,具体部位相当于骶骨上的4对骶后孔。八髎是支配盆腔内脏器官的神经血管会聚之处。  当我们用力点按八髎时,能感觉穴位处有明显的骨性凹陷,穴位局部会出现酸胀感。可以把捏后腰尾骶部的感觉,分别与按嘴唇、鼻尖、额头的感觉对比。如果与嘴唇柔软度相似就是柔软,与按鼻尖感觉类似叫做韧,与额头感觉类似就是硬。如果有韧或硬的感觉,代表盆腔内器官
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会刺激人的感官,产生不同的感觉,食物也不例外。最近发表在希腊《地铁》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人能够本能地将黄色与喜悦的感情联系在一起,在吃黄色食物时会释放出高水平的幸福激素,从而产生幸福的感觉。  心理学家认为,人与颜色的关系从很小的时候就有,其中黄色可以刺激大腦左侧即逻辑层面,因此左脑往往会将黄色理解为温暖而又快乐的东西。对此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问卷调查,在1000位各种不同年龄的
从1958年第一台心脏起搏器植入人体以来,起搏器制造技术和工艺快速发展,功能日趋完善。在应用起搏器成功地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挽救了成千上万患者生命的同时,起搏器也开始应用到快速性心律失常及非心电性疾病,如预防阵发性房性快速心律失常、颈动脉窦晕厥、双室同步治疗药物难治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几十年来,我国心律失常治疗方式走过了从传统起搏器到核磁兼容起搏器,再到蓝牙功能起搏器等不同阶段。如今全球体积最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