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融合·发展

来源 :幼儿教育·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ran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0年7月。我园开始了学习与借鉴蒙台梭利教育法的探索。八年来,我园坚持“以我为主,他为我用”的基本思路,走吸收、融合、发展之路,经过启动、调整和突破三个阶段,历经多次尝试、修正和调整,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教师在探索和实践中获得了专业上的成长,幼儿也在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培育下更加富有个性地成长和发展。
  
  一
  
  1.派骨干教师参加培训
  2000年7月,在蒙台梭利教育法实践探索启动之前,我园选派四名骨干教师前往北京师范大学参加蒙台梭利教育法培训。他们一边理解、吸收蒙台梭利教育法的精髓,一边结合教育教学实践积极思考相关问题。通过200课时的体验式、参与式培训,他们在获得蒙台梭利教师资格证书的同时。对蒙台梭利教育法的框架和要点有了基本的了解,为我园启动蒙台梭利教育法实践探索提供了一定的条件。
  
  2.开设蒙台梭利实验班
  2000年9月,我园承担教育部“九五”课题“借鉴蒙台梭利教育法,全面提高幼儿素质”。在北京师范大学专家的指导下,我园两个蒙台梭利实验班如期开设。我们在暑期精心创设“有准备的环境”,同时着力转变教师角色,将教师的主要任务落在“引起兴趣、支持探究、观察研究和为成功喝彩”上,使教师成为儿童的引导者、支持者、研究者和喝彩者。为了有效地开展个别教育和小组活动,我们在实验班实行“三教制”,即每个班配备三名教师。全新的教学模式与混龄编班的形式给实验班教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他们迎难而上,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为幼儿创设“有准备的环境”,建立蒙台梭利混龄班一日常规,实现个别、小组和集体活动形式的有机整合。在蒙台梭利教室里,幼儿开始在我们精心提供的环境中自由自在地探究与学习。
  
  3.在专家指引下驶入正轨
  虽然我园教师全力以赴,但仍然面临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蒙台梭利教育法强调“导师”要引导幼儿在“有准备的环境”中自由、自主地“工作”,这与以往以教师为主讲授和组织活动的直接教学方式不同。教师虽然明白这个道理。但在为幼儿提供“有准备的环境”时,在准备幼儿的“工作材料”时,在安排幼儿一日活动时,在一对一指导幼儿“工作”时,仍会不自觉地偏离。甚至越是优秀教师,越是急于把“正确答案”告诉探究中的幼儿。这时。专家持续深入课程实施现场,一方面作为“内部人员”亲身体验实验班教师面临的困难,从一点一滴做起,不厌其烦地为实验班教师示范并帮助教师强化和巩固;另一方面,专家作为“外部来客”客观分析、解答实验班教师的疑问,帮助教师将对蒙台梭利教育法的理解转化为具体的教育行为。引导我园蒙台梭利教育法实践工作驶入正轨。
  
  二
  
  1.充实、扩展活动区域
  在启动阶段,我们设置了日常生活、感官、语言、数学、科学与文化、历史与地理以及艺术表现七大活动区,其中科学与文化、历史与地理以及艺术表现这三大活动区相对较弱。在调整阶段,我们着力充实上述三个区域的探究材料。特别融入了具有中华文化特色和深圳地域特色的元素。2003年,我们开始学习和吸收多元智能理论。其多彩光谱方案将儿童学习领域分为八大中心,分别是运动、语言、数学、自然科学、社会理解、视觉艺术、音乐和机械建构。对照原有的活动区域,我们发现社会理解和机械建构领域的活动正是我园所欠缺的。由此,我们在幼儿园一个200多平方米的公共区域里开辟了机械建构区和社会理解区,让幼儿在亲身体验中获得社会性发展和相关探究经验。
  
  2.丰富、发展活动区工作材料
  进入调整阶段,我园始终紧扣《纲要》精神,以蒙台梭利教育法为基础推进幼儿园课程的开发与研究。2001年暑假,我园请国际认可的蒙台梭利教师培训师带领全园教师在真实情境中进行了20天的培训。培训的重点是如何为幼儿提供“有准备的环境”以及如何丰富、发展活动区工作材料。在启动阶段,我们偏重于对经典工作材料的模仿和拓展,思路不够开阔,提供的材料范围窄、数量少。在20天的参与式、演练式培训后,我们和专家一起在课程实施中分析现有的每一种工作材料,从材料的探究性、引导性、层次性与丰富性等方面去发展创新……几年下来,我园教师已经基本能根据幼儿不同的兴趣特点、年龄特征、发展层次和学习节奏提供相应的工作材料,有效推动了幼儿充分而富有个性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一批研究型、反思型教师脱颖而出,教师从模仿走向创新,课程在借鉴中创出了特色。
  
  3.尝试以多种形式开展主题活动
  在蒙台梭利教育法中。区域活动和主题活动是相互联系、互为补充的。我园在实践探索中曾偏重区域活动而忽视主题活动,也曾对区域活动与主题活动怎样结合产生困惑。面对困惑,我们邀请专家来到课程实施现场。引导实验班教师围绕如何开展主题活动、如何合理安排幼儿一日活动进行深度剖析和重新规划。经过多次碰撞,反复琢磨,不断实践,我们认为。主题活动的本质是教师引导幼儿并和幼儿合作进行的以问题为导向的综合探究活动,让幼儿和教师围绕一个问题。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合作探究,让幼儿的情绪情感、合作能力、交流能力和表现能力等得到有效发展。在对主题活动本质及其实现形式的讨论与实践中,在对区域活动和主题活动的规划、衔接和搭配过程中,我园教师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课程审议”,通过设计、开展各种主题活动。基本消除了区域活动与主题活动割裂的局面。
  
  三
  
  1.提供三个层次的工作材料
  幼儿在兴趣爱好、擅长领域、工作风格、学习节奏、发展水平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个体差异。《纲要》要求我们“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由此,我园自2005年就开始思考如何为幼儿提供更为个性化的探究材料。我们尝试将活动区和工作材料分为三个板块:一是基本区,提供符合大多数幼儿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并与幼儿的发展需要相适应的基本材料,这是幼儿的“必修区”。二是拓展区,为部分幼儿提供满足其发展水平、学习节奏和兴趣爱好需要,难度高于基本材料的拓展材料,这是幼儿的“选修区”。三是特别研究区,这是幼儿针对自己生成的、感兴趣的“课题”进行“专题”研究的区域。是幼儿的“个性化探究区域”。
  
  2.实现区域活动和主题活动的紧密连接
  随着实践探索的深入。我们尝试从探究性、操作性、生活性出发,实现主题活动与区域活动的真正对接。一方面。我们努力实现从主题活动到区域活动的延续,如在开展“我和幼儿园”“我爱我家”“神奇的身体”“美的世界”等主题活动时,我们分别在生活区、语言区、科学区与历史区提供相应材料;在开展“车”“快乐的夏天”等主题活动时。为了进一步满足部分幼儿的探究兴趣。我们开辟了拓展区和特别研究区,为他们提供各种各样的模型车和扇子,实现了区域活动与主题活动的结合。另一方面,我们也努力尝试从区域活动到主题活动的延续,如由一份地理区“世界地图嵌板”引发“世界真奇妙”的主题活动,并由此延伸出“世界知多少”“周游列国”“七大洲之旅”“世界大巡游”等系列主题活动。
  
  3.实现发展过程可视化
  为了研究每个幼儿学习和发展的过程与特点,我们力求将幼儿学习和发展过程转化为“可视化”的“工作记录”,让幼儿、教师和家长都能看到反映幼儿成长轨迹的“工作成果”。此外。我们为每个幼儿建立成长档案袋。将幼儿的“工作成果”收藏其中。我们在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评价过程中加深了对幼儿学习和发展状况的了解,为进一步修正和调整教学策略以及进行有效的家园沟通收集依据:幼儿也在参与制作、收藏和展示档案袋的过程中向同伴和家长展示自己的经验。由此引发的回忆、联想和反思能使他们产生新的理解并萌发新的学习欲望;家长也可以从档案袋中真实地了解幼儿的学习和发展过程,为幼儿的发展、家庭教育方法的改进以及家园合作提供有力的支持。
  在八年的探索历程中。我们不断产生困惑,又不断觉悟和调整。每一次调整都是一个新的起点,而每一次困惑都是一次改革的契机。走到今天,我们的体会是:只有真正吸收一种教育模式的精髓,并融合其他优秀的教育模式。加以不断的发展和完善,才能创造出最适宜本园幼儿发展的教育模式。
其他文献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新浪网对3115名公众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1.1%的公众认为学前教育收费“非常高”,26.2%的人觉得“比较高”,合计比率高达97.3%。   调查中,67.2%的人觉得学前教育收费高是因为“政府对学前教育投入太少”,52.0%的人认为,高收费是“政府对学前教育投入的资源分配不均”造成的。   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冯晓霞教授指出,长期以来,我国的幼教经费一直只占整个教
幼儿园数学活动区活动是数学教学活动的补充和延伸,它对幼儿获得丰富的数经验。主动建构数概念有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发现在投放活动区材料时。教师除了要考虑材料与教育目标、幼儿的认知特点及实际水平的适切性外,还要对幼儿操作过程进行观察、反思,这有助于教师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育策略,完善操作材料,最终达成教育目的。  中班第一学期快结束时,我发现幼儿对于数字的认、读、写表现出较浓的兴趣,他们常常聚在图书角研究
在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也许常常会依照新的儿童观告诉自己:幼儿是主动学习者。但是,当幼儿表现出“退缩”“萎靡”或情绪和行为“失控”时,教师又不得不这样说服自己:幼儿是“不成熟”的学习者;或干脆依照心理治疗理论安慰自己:这些幼儿可能是“问题”儿童。然而、教师往往又不能解释:为什么同样的幼儿在另外一些集体教学活动中又表现出“进取”“热情”或“专注”的状态呢?  实际上,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和静止的,
樊瑞,中山大学附属中学三水实验学校校长,中学语文高级教师,第五届全国“百名优秀校长”,中国民办教育“最具创新力榜样人物”,第三届全国“专家型”校长,北京师范大学兼职研究员,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家培养对象”。怀抱理想,深研教改,在全国各地作课程改革及学校管理报告百余场,有数十篇教学教研和管理论文见诸各大教育期刊。  关于读书,有两句著名的话。一句是海伦·凯勒说的:美好的书籍是一艘船,带领我们离开狭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在2019年国庆集会演讲上特别回顾了新加坡的社会发展历史:“几个世纪以来,来自不同地方的人们,带有不同的身份、文化和信仰以及他们的希望和梦想来到新加坡这片土地。慢慢地,带有不同文化印记的人们融合交织在一起,成为新加坡人,并建立了今天的新加坡。”[1]李总理指出了新加坡鲜明的社会特点即移民性,这使得新加坡领导人清醒地认识到形塑共同的文化价值观,进行国家认同教育至关重要。因此,兼顾国家
当今社会上,无论是工作中还是生活中都有作秀现象。这是责任心不强、贪图虚荣和哗众取宠的思想在作怪。令人惊讶和难以容忍的是,在一向被人们认为充满科学性、严肃性、纯洁性的教育科研领域,竟也存在着作秀现象。  课题的确立缺乏价值和新意,有的研究内容早已是有人论述、成为定论的东西,对这样的课题,多是拾人牙慧,或是不必要的重复劳动;教育科研过程也不严谨,观察与调查不够扎实、全面,推理与论证也就缺乏合理性。这样
在幼儿园综合课程的框架内,数学学科有时很难被整合进去,因而数学教育在学前课程中有被弱化的危险,这从目前一些幼儿园课程参考用书中数学教育内容比重下降可见一斑。在这种背景下,数学活动区活动在幼儿数学学习中的作用日益凸现。那么如何有效地发挥数学活动区活动的教育作用呢?在幼儿园综合课程中,我们把教师预设的数学教学活动与幼儿自主选择的数学活动区活动联系起来,不仅使教师在设计和指导数学教学活动时更有方向。而且
【一封来信】  心理老师:  您好!一直以来,我都被一个问题困扰着,特别希望您能够帮助我解决。我很苦恼于跟父母的关系,和他们似乎总是很疏远。每当看到同学跟父母打电话时无话不说的亲密样,我就会觉得很心酸。为什么我与父母不能有那样亲密的关系呢?平日我跟妈妈经常吵架,因为无论我做什么事情,总是会招来她的百般挑剔。  放假回家,我想跟朋友玩,我妈会说我玩心太重;当我屈从于她的要求,宁肯对朋友爽约而呆在家,
每次旅行时,我们总喜欢手持地图一路探险,体验旅途中的乐趣,觉得只要自己具有解读地图的能力。就可以行遍天下。由此。我们认为发展幼儿的读地图能力对他们的生活很有帮助。在小班时,孩子们透过拼搭积木展现出了对空间位置的最初理解。但还不能清楚地表达空间位置之间的关系;到了中班。他们能运用自己的想象再加上对图形空间的理解来设计迷宫,但仍不清楚文字或抽象符号所代表的意义;进入大班,他们已经具备了基本的方向概念,
学前教育公平呼唤国家责任  在首届广州少儿教育博览会上,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朱家雄教授疾呼学前教育的公平。他拿出两张图,第一张是扩资两亿元、装修得富丽堂皇的某重点幼儿园;第二张是田埂边满脸泥巴的学龄前农村娃。朱教授尖锐地说:“中国的幼儿园是全世界建得最好的!”他到美国访问,发现有些著名的幼儿园是建在地下室的。但是,在学前教育“超前”发展的中国,有2/3左右的家庭无法让幼儿接受一年以上的学前教